- 最后登录
- 2006-1-17
- 注册时间
- 2005-2-26
- 威望
- 0
- 金钱
- 490
- 贡献
- 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49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7
- 主题
- 56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2-26
- 最后登录
- 2006-1-17
- 积分
- 491
- 精华
- 0
- 主题
- 56
- 帖子
- 67
|
沙发
发表于 2005-4-11 12:3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如何度量和重塑企业文化?
(2)利益型组织:低度和睦交往,高度团结一致 , A4 H3 H/ f, [; x& t; A u
利益型组织很少有在门厅里聚会恳谈的现象,大家都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企业内几乎所有的交流沟通都是针对商务问题,员工们将工作与生活明显区分开来,并且通常不能容忍低劣的工作绩效。这种高度团结一致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能够对出现的市场机会或威胁作出迅速、一致的反应,保证企业抓住机会,避免危机。
1 E F7 P: ?7 E4 F: V 但是,利益型社团也有其不足之处。一心追逐特定目标的员工们往往应强制性要求才去进行协作、分享信息、交流新的想法。而做到这些又会使人分心,因此,目标不一致的单位之间的协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 @2 U8 C* L1 K# Y! l/ Y2 R
根据利益型组织的特点,当企业所处竞争环境清晰,企业目标明确且可度量,或企业经营环境发生迅速而剧烈的变化时,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文化方式。
7 {# L) a' _9 K' `0 M (3)分裂型组织:低度和睦交往,低度团结一致
+ A- Z) _! ] ^( g M) C/ P- i3 l* K 分裂型组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员工表现出较低的组织成员意识,如大学教授和外科医生,他们通常认为只是在为自己工作,或者他们只认同职业团体--通常是专业团体;在工作行为上,分裂组织成员多喜欢独自闭门工作,与同事之间的交往极少;相互之间很少就组织目标、成功的关键要素以及工作绩效标准达成共识,组织内和睦程度很低。
* Z# w; Q+ U" X1 ] 分裂型组织听起来像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办公场所,管理人员都不愿意为一个分裂型组织工作,但是,的确存在着要求建立这种文化甚至是受益于这种文化的情况。 1 _ d8 Y& O8 {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分裂型组织能够成功运作:在高度依赖付酬换取外部计件工作的制造企业中;在专业组织,如咨询机构、法律事务机构中,因为那些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具有独特的工作风格;在那些已经虚化了组织形式的组织中,如在家办公、移动办公等。概括起来,这些情况具有以下特点:工作本身几乎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工作主要由个人而不是小组完成,通过控制投入就能达标,个人之间几乎没有互相学习的机会等。 4 Q5 x, T% q) ]; c& h
(4)公社型组织:高度和睦交往,高度团结一致 ) E8 j2 a9 I1 c
在公社型组织中,员工都表现出强烈的组织意识和成员意识,如在苹果公司初创时,员工们欣然将自己视为"苹果人"。这种企业的组织生命不时被具有强烈宗教仪式意义的社会活动所强化;员工们往往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且对竞争的认识非常清晰。 4 a# j U1 K$ J$ ~1 e8 h
在企业初创阶段,由于人们目标一致程度非常高,比较容易表现出公社型文化;在成熟企业中,员工们共事多年建立了友谊和共同的利益目标,也可能建立起公社型文化。事实上,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发展为公社型文化。
+ u7 m1 u" ]# B/ l, F" N1 @ 许多管理人员将公社型文化视为理想。但是,高度和睦与高度团结并不一定能产生最佳效果,在和睦交往与团结一致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固定的张力,它使得公社型企业有一种天生的不稳定性。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互相学习时,比较适于公社型组织,如信息技术、电信以及药物等部门的创新活动。
/ j; s1 C5 D. m. u+ b: s5 z 从上文可知,四种类型的文化并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它们各有优劣,因此也各有各的适应场所。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关键是要弄清楚自己的企业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需要建立起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果当前的企业文化类型与面临的经营环境不适应,那么就应该想办法破旧立新。
) s9 }2 k2 j8 O+ B$ \4 u [ 【重塑企业文化】
3 u1 t a2 I$ c 事实上,管理人员一直面临着调整其企业文化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挑战。我们的研究表明,过去10多年里,迫于竞争的压力,许多具有强大的忠诚与共同奋斗传统的规范的大企业已经被迫由网络型文化变成利益型文化。
# c- i, u3 Z- y8 _/ x, D" N 既然面对变化的环境,需要不断调整企业的文化,那么,怎样才能在不遭受太多损失的情况下完成企业文化类型的转变呢?管理人员如何调节和睦或一致的程度呢?我们的研究表明,要提高和睦程度,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 H4 E8 H# b4 N (1)通过招募兼容性强的人(那种看起来很可能自然地成为朋友的人)来提高分享思想、利益以及感情的程度;
$ F; H' ~9 c3 J, E2 `6 { (2)通过组织办公室内外的比较随意的聚会活动,比如晚会、远足甚至读书俱乐部等等,来增进员工之间的社会接触;
' y. O z3 }& [3 t/ ? (3)减少员工之间的繁文缛节; $ V$ F6 ^4 a, ~6 w4 b4 I5 \
(4)缩小等级差别; m2 M. [# \! R" b9 u1 u& I
(5)管理人员对员工要像对朋友一样,关心有困难的员工,树立一种和蔼亲切的榜样形象。
3 A( H9 r X5 t) @% ]$ } 要提高一致程度,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 G1 G# \1 n# s; F3 x; V9 i
(1)通过简报、通信、录像带、备忘录、电子邮件等,启发员工对竞争对手的认识; * z% T3 t$ y' [4 W
(2)创建一种紧迫感; 8 {/ p. U4 K h V7 L/ |% `
(3)激发员工必胜的斗志; 7 O/ x1 m0 D. H
(4)鼓励员工为共同的企业目标而献身。
) }* A/ X2 N7 e5 a5 j' }" N: ^4 \ 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调整和睦交往程度以及团结一致程度,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