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29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威望
- 2017
- 金钱
- 6528
- 贡献
- 74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286
- 日志
- 92
- 记录
- 0
- 帖子
- 287
- 主题
- 226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最后登录
- 2019-1-29
- 积分
- 9286
- 精华
- 3
- 主题
- 226
- 帖子
- 287
|
本文版权属 郝志强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郝志强-(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6997)
作者:@培训师郝志强+ `# X* H/ P+ l: E6 T5 C
8 Y9 F a) \" e8 _ 你这个讲师,你这个培训经理,你这个培训助教,在课程开始前,让学员保持空杯心态吗?你认为你的学员能做到吗?你这个学员,在培训课程开始前,把自己搞成空杯,来接受讲师的观点吗?2 N y \3 t! `2 Q! ?
! x* n+ r; N6 }4 w! g9 D
空杯心态说的是个故事:“某人找大师请教,大师给他倒茶。已经满了,大师还继续倒。那人提醒大师,说杯子已经满了,不用倒了。大师说,对呀,杯子满,就装不进去了,你看你来时,就满了,我还能教你什么呢?”从这里得出一个结论,你在学东西时,要放空自己,要空杯心态,才能学到更多,这个道理对吗?1 j/ v+ K4 o1 z6 ~9 ]0 ]) @) h
& ?$ h4 D3 h! V; ]- G5 T; M: {
当学员质疑讲师时,当学员反对讲师的观点时,讲师就用这个空杯,来反驳。你看你,质疑我了吧,你反对我了吧,你没有空杯呀,得,讲师永远是对的!如果讲师有错误,请参见第一条。讲师在这样强盗逻辑的支持下,营造了一个,以讲师为中心的培训现场,讲师给学员大贴标签。凡是同意讲师的,都是好学员。凡是反对讲师的,都没有空杯。
) q% O* h# x- D8 i- h/ T e. H9 {' a/ m/ [' s
显然讲师上课,强调要让学员空杯,讲师把自己放在绝对真理的位置上。因为我是对的,因为你要接受我的观点,而不是质疑,所以你要空杯。倡导“空杯心态”的讲师,想让学员盲从他的观点。让学员不经过大脑,直接吸收,像2岁的婴儿,接受父母的观点一样。这个讲师,有精神控制的嫌疑!
( P2 a* h* ]; d+ p3 s* |
$ R2 ?* m \1 g3 R( z 学员是做不到空杯的,学员都是成人,他们对工作、对社会、对生活,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不是无知无实的婴儿。培训经理和讲师再强调空杯,也是没有用处的,反而会引起学员的反感。就像西施姑娘,从你老公对面走来,你老公能不看她吗?能不留口水吗?嘿嘿,将心比心呀。他要是做到了,还是个男人吗!包括学员上课要喝水,有的培训经理也不允许,这些都是瞎管!7个习惯说,要关注控制圈,对吧?* l! R& {1 m# S" s0 U) M
. J7 m( K2 ~: {: N; @ 知识只有经过思考,经过辩论,才能在学员头脑中建构,案例讨论就是这个目的呀!学员的经验,对培训很有价值,讨论和辩驳,就是在学员心中,重新建构的过程。没有经过思考和辩论的知识,都是浮云,很快被学员遗忘!就像你吃了猪肉,经过消化和吸收,你长出来了人肉,而不是猪肉吧?我们中国人也说了,学习要博学之、明辨之、慎思之、审问之、才能笃行之呀!和学员过往知识体系脱离的知识,和学员过往经验脱离的知识,这些知识是
/ e, ^" q+ k; R) j5 J" M) y7 `* ~! x& D8 P, w+ a+ Y
从逻辑上来说,那些要求学员“空杯心态”的讲师,自己还“满杯”。他们认为学员不空杯,怎么有资格要求学员“空杯”?他们要学建构心理学原理!将建构心理学说,每个人都是靠自己的认知,来评价这个世界。不同的盲人,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就认为大象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他们都是对的。学员带着经验来上课,学员带着情绪来上课,学员带着问题来上课,学员带着“砖头”来上课,都很正常!
. A' }" b6 t8 w2 \& t' l: z5 k$ Z* m1 x: |/ n$ o% M
讲师上课前,要知道学员的“已知”,知道学员带着什么“砖头”,“盾牌”,什么问题来上课。在课中,用引导或讲授的手法,化解之,让学员有收获,这才是讲师价值。而不是动不动让学员空杯,不信,你自己空杯试试,你能做到吗?傻子可以!) ^$ f$ P. j3 I
|
-
总评分: 金钱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