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7-2
- 注册时间
- 2010-6-8
- 威望
- 119
- 金钱
- 35273
- 贡献
- 33472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8864
- 日志
- 7
- 记录
- 0
- 帖子
- 0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0-6-8
- 最后登录
- 2025-7-2
- 积分
- 68864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0
|
随着这些有着明显时代特征的“80后”员工的加盟,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挖掘、了解并归纳这些员工的个性与工作表现,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更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管理对策。
一、 个性根源
任何一个人的个性的生成,都不可避免的带着很深的年代的烙印,80年代的员工也是一样,他们生长在4+2+1构成的家庭下,家中四个老人以及父母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一直在被鼓励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希望得到表扬同时也缺少一定得挫折和磨练。他们,是以自我实现为追求、以快乐为导向的新新人类。
二、 个性特征:
(一) 更自我
1、 “80后”员工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常常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追求和决定取舍;
2、 “80后”员工缺乏换位思考能力,在工作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而不能从组织的角度进行整体性思考,从而对企业缺乏忠诚;
3、 “80后”员工缺乏尊重和理解,沟通社交能力不足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
(二) 更现实;
“80后”员工对功利具有较强的价值趋向,更物质化、更注重结果;
(三) 更敢干
“80后”员工具有敢想敢做的特点,思维简单,遇到问题时喜欢冒险,很少听从别人的建议,往往凭着主观判断做出处理。
三、 工作表现
(一) 合作性差
“80后”员工在工作中,更自我的个性导致他缺乏换位思考以及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功利与现实,不去克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想委曲自己,导致其与领导及其他员工之间的合作困难。
(二) 流动性强
“80后”员工在工作中,更现实的个性导致更关注我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能为企业付出什么,不是先付出,而是先考虑能得到什么之后再付出。他们不去主动适应企业环境,简单的认为企业不适合自己发展,流动性强;
(三) 创新性强
“80后”员工在工作中,更敢干的个性让他们能敢想敢要,敢于表达自己想法,能够很快跟上时代,有创新意识。但是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激励否则一贯的生活顺境,容易使得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与毅力。
四、 HR“见招拆招”
(一) 挖掘表像:
HR必须面对现实,用更多的耐心,多了解他们的喜好、家庭以及行为背后反映出来的东西,扬长避短,帮助他们适应企业,心理辅导;
(二) 针对性的培训:
进行有针对的培训,如:针对沟通技巧的培训帮助他们理解他人;
(三) 管理方式突破:
由于“80后”员工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喜欢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喜欢沟通和交流,渴望自身能力的提高,这要求在管理的风格和方式上要有所突破,达到既满足企业需求又有利于员工发展和工作的要求;
(四) 文化创新:
为了更好的发挥“80后”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其更好的工作,企业应该在价值观体系中体现以下几项内容:(1)相信和尊重员工;(2)依靠团队精神来达成共同的目标;(3)鼓励灵活性和创新性;(4)提倡快乐、年轻化的文化特质。
(五) 引导期望:
让他们对自己进一步了解(告诉他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引导他们对企业和他人的期望,提高其满意度。
总之,对于“80后”员工需要在“知彼”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管理时可以根据其独特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为此,企业可以根据“80后”员工的特点和所拥有的知识的战略价值和专用性,对其进行分类,以此来采取分层分类的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才会赢在“80后”员工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