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简历很多,因为招聘的主要是电视编导和后期制作的岗位,做后期的人的简历大部分还不错,设计的比较精美,有一些附上了一些设计作品的图片或者视频,有的是整个简历的版面设计很美观;很多应聘电视编导的求职者所学专业五花八门。
通过最近的简历筛选工作,发现了很多简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只写所学专业,不写学校、学历
如今,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是赶时髦,新闻专业遍地开花,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科院校,甚至是一些农林类的学校都“与时俱进”地开了新闻、编导这样的专业。但是,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全国领先的媒体,显然是希望候选人的专业水准比较高,自然也就倾向于选择学科设置比较早、专业程度高的院校了,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学校。所以,看到只写所学专业,不写学校、学历的很纠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HR,我自然不愿意“草菅人命”式的筛选简历,但这显然就是给我自己增加了工作量啊。
2、简历和求职信错位
求职信这个东西其实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当年我毕业的时候也还傻傻地在简历前面附上求职信,如今,自己从事HR工作若干年后,在实际筛选简历的时候其实也是基本不看求职信的,偶尔也只是一扫而过,在大量简历待处理的情况下,谁还会愿意认真看求职信?
今天看到一个求职者居然把求职信放在了简历的后面;还有一个人,明明是求职信,题目却写成了“个人简历”,然后后面真正简历的部分呢,则没有任何标题,汗!
3、实习、兼职、工作经历混淆
我不知道是这些求职者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但从他们提供的简历上实在看不出来到底是在校期间的实习、打工兼职,还是真正的全职工作,因为有的人连教育经历中的时间也没写,根本没办法通过教育经历与工作经历的结合来判断,只好与当事人进行电话沟通。
4、在求职网站上下载的简历不调整格式
其后果就是字符错位、分行、对齐有很多问题,我自己只好再对部分简历进行格式调整,最后提供给老总的东西总不能出现格式问题这样的低级错误吧。这样的求职者,不客气地说,真的是态度有问题,显然他们并不是很看重这个岗位,那又何必乱投简历呢?这不是在浪费企业HR的精力吗?这是否也属于缺乏公德的一种表现呢?
我不敢标榜自己是一个多么负责的HR,我也不能保证每个HR在筛选简历时都能够尽职,所以,真诚地奉劝广大求职者:在投出简历之前,请务必认真检查一下,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备?信息是否有歧义?是否有错别字?……否则,就别老郁闷为什么投了很多简历总是石沉大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