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一)童年求学之路
终于提笔写到我的求学之路了,当然这里只限于小学的篇幅。我基本上没有上幼儿园(上了一学期就去兰州的)。幼儿园离家很近,步行只不过3-5分钟的路程。上学的路上最怕一点,在村尾的一家养了一个很厉害的公鸡,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怕这个家伙,躲的远远的,甚至为了这个公鸡,我们迟到了好几次。当然即便没有公鸡,我们仍然经常迟到,只知道我们上午快要放学了,还有同学来上课。
由于以前的各种条件都比较差,整个小学在两个学校才完成。相当于“孟母两迁”。只是两迁的原因是当时没有一个学校可以从一年级一直上到六年级。
今生都无法忘记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旗杆小学—— 第一个小学,虽说教学条件很差,但是测评方式还是挺先进的,即上课前来了个摸底考试。
首先考的是语文,我很辛苦的在试卷上写下了9个字母,然后就一直撑到了铃声响。三姐在窗外拼命的教我怎么写,我愣是眼巴巴的看着一个字也没有动。其次考的是算术,很顺利地考完了。成绩很快公布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收拾好东西,回去叫你爸妈来学校一趟吧!”时任班主任的陈明书老师对我说道。“嗯”我象征性的答应了。
“妈妈,我语文考了9分,老师让你去学校一下”我显得很开心。也不知道我父母什么时候去的学校。后来,我就莫名其妙地被带到了校长办公室。直到这个时候,从他们的对话中我才知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由于我的语文太差了,而且按正常改考卷,每写一个字母只能得半分,由于我只写了9个字母,后面全部白卷,老师才给了我一分一个。老师认为我不能上一年级,妈妈就找了学校的校长也是我的数学老师(校长刚好和我姑姑家住一个地方)。校长看在我的数学是第一名的份上,留下了我。
不懂人情世故的我,懵懂地想明白一个事情:为什么校长说我可以上就可以上了呢?
没想到,我的数学成绩是出奇的好(有点夸张的嫌疑啊),记得最低分是99分,而且我考试的时间非常短。居然有次期末考试考得我睡着了。平时的家庭作业也是的,以至于我的作业本总是提前烂掉,因为经常被伙伴们拿出抄袭或对答案。很遗憾我学习根本一点不用功,每天只是象征性的完成作业。更别提语文了,背诵课文成了我小学六年的恶魔其实一直延续到初中,到高中才对语文开始感兴趣。
同村的伙伴是语文组长(我是数学组长),每次放学前要到他那背完课程可以回家,当然这个规定是我语文老师景老师的规定。可是我经常是花好长时间才断断续续地背完,经常影响他回家。后来,我和我的数学组长协商,协商的结果——背书对我几乎就是走个场子。
就像校长兼着数学教学、体育教学一样,景老师不仅教我们语文,还担任音乐、美术课程,最主要的他是班主任。由于我天生喜欢唱歌,自上学就被伙伴们推着唱歌并被封为歌王(自鸣得意一下),自然景老师也很喜欢我。
那是九零年的一次人口普查,我非常荣幸地被班主任定为普查代表,景老师给了我手臂上戴一个红袖子,我忘记里面是什么字样了。景老师给了我一张手绘的表格,交代我先拿草稿纸记录,然后再誊写。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是人口普查,只知道是挨家挨户的搞登记,应该说我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景老师奖励我两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这也是我记忆当中最早的一次奖励。
也许这次奖励是很难得的,也许这次奖励是注定的,难得的是就那么一两个名额,注定的是我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自己却浑然不觉)。我忽然觉得上下学途中,别人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确实,这次奖励激励了我,激励了一个语文只考9分的我,我完全自信了。
景老师,我感谢您!也许是您的用心良苦。
又一项新的奖励政策在全校公布了——写字比赛(现在称之为书法比赛),具体的奖励是比赛的前三名可以用钢笔写字(一直以来,学校规定写字只能用铅笔,不允许用钢笔)。命运有时就是说不清,好事连连,我居然获得了第一名。学校奖励了我一支钢笔,钢笔!钢笔!我也可以用钢笔写字了。对我来说,无疑是想都不敢想的东西,那时一年的学费也就十一元钱。
四年过去了,我得换学校了——永福小学,我上的第二所小学,五六年级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这个学校离我的住处远了好多。由于家境较差,没有交通工具,只有步行上学。每天五六点钟的样子我就会起床,自己下个面条,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吃饱了就出发。
也许大家会发现种现象,就是公司招聘的人才都是住的比较远的,称之为:“招远不招近”,当然这不是有意的,而是无疑的。这样一种现象用在我上学的路途上很合适。我总是很早就到学校了,基本上是前几名。而且,小伙伴们都会天天比谁先到学校。
如果说鲁迅的三味书屋里的早“字”是学生时代的写实,那么我想说我们每个童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一点也不为过,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早”字刻完了每张桌子,特别是在学了这篇文章之后。分割线——课桌上的38线,成为我们小学时代的“烙印”。每张桌子都会被平均分成两半,关系好的好不说,关系不好的,可不能越雷池半步啊。如果越了这线,爆发的虽然不是“抗美援朝”,也是“拳击职业联赛”。儿童时代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乐趣。
上学路上,狂叫一声“偷东西了!”,然后飞到地理去摘蚕豆、挖红薯、挖萝卜。
放学途中,轻踢一脚“看谁先到家”,然后几个伙伴疯了似的一口气跑回家,那可是几十里路啊。
在永福小学最有记忆的是两次考试。第一是五年级的一次历史考试,要实行全市通考,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出考卷的老师就是我村上的张老师。只能说:不得了了,张老师一家都比较喜欢我。结果我提前看到了试卷,当然不是真的试卷,是知道了部分考题。无奈,考了个高分。第二次是一次期末考试,为了防止作弊,我们学校和另外一个学校的老师调剂监考,很严。给我们监考的是位年轻的女教师,我坐第一排,她刚好就坐我的对面。她很快的把考卷做了一遍,我的语文一向很差,特别是到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我几乎答不出什么。女教师,指了指我的其中的题目,我知道她的意思是我那道题目答错了,可是我不知道正确的答案啊,只能拼命的用橡皮擦, 最后,女教师无奈,居然把她的试卷故意给我看得到,可是我啊,太木讷了,就是不敢看。应该说从小就养成了实事求是的作风,结果,成绩 72分。同学们都在80分以上。
整个小学我的学习成绩除了数学比较优秀,其他的都很平庸,考初中的那次是我成绩最好的一次了,语文79,数学100。我从小就喜欢整理东西,可能是受我妈妈影响, 在整理试卷的时候,我总是把最高分放在最上面,依次下去就......要是现在整理,我肯定会反过来整理了。
下转 第二章 我的童年——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