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5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职场:为什么被数落的总是毕业生2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4

听众

194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11-4
最后登录
2008-12-19
积分
1949
精华
1
主题
436
帖子
10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12:3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更有一家鼎鼎大名的手机制造商在校园里面贴出了大幅海报招聘。当诸多学子冒着寒风赶到现场时,却发现属于社会招聘,而非校园招聘,那场声势浩大的宣传不过是做秀。在“骡马大会”上,一些知名企业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然而私下一打听才知道,招谁早就内定了,今天来不过走个过场。而另外一家通信公司则在签署了三方协议之后,单方面毁约,导致这些同学错过了许多机会。   面对这些骗局和陷阱,即使我们能够识别,又能怎么样呢?更何况有些是知名企业,签署的还是三方协议?除了发发牢骚,我们就没有任何舆论支持和法律保护吗?   媒体一报道就业难,我们毕业生就要被数落,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科学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两个同等条件的同学,毕业后一个去了外企,一个去了国企。10年后,哪个人发展更好?    每年到了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老师总会举这个例子。毫无疑问,起初外企的收入高、升职快,国企收入低,熬年头。可是10年后,外企的只是个碌碌无为的打工仔,而国企的已经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负责人。这个例子是教育我们“风物常宜放眼量”,不要计较蝇头小利,而要看重工作性质和前景。   其实,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明白。谁愿意当一辈子的打工仔?谁会计较几百块钱的薪水差距?谁不知道国企工资低福利高?可是,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当我们满怀希望冲向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的时候,他们是否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呢?有些大型国企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一家单位要求应聘者学历在硕士研究生以上,而年龄却在25周岁以下;另外一家则在招聘会现场吹着风凉话:“爱来不来,我们自己的子弟都安排不完呢!”;一家国有银行甚至在面试时问求职者女友的薪水,理由是“北方男人都大男子主义,肯定不希望自己挣得比老婆少。我们单位的工资并不高,你肯定不愿意来。”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知名外企,彬彬有礼的待人接物,公开严格的招聘程序,这一切都让人如沐春风,即使拒绝也会发一封委婉的拒信,而不是石沉大海。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生选择知名外企就情有可原,而并非外界想像的见钱眼开。   因此,一旦出现就业难的新闻报道,一些专家在说过大话空话之后,就开始数落我们毕业生。   “罪状”之一就是期望值太高。什么叫做期望值太高?从小学到研究生,我上了17年的学,花费了如此之大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难道期望值应该很低吗?先不说国家为此投入的资金,光是我的父母也花了不少钱,难道我毕业就应该找低薪工作?固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可是我们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谁愿意远离父母,到一个完全陌生偏远的地方?   “罪状”之二就是盲目。今年的公务员报考就是例证之一。看,当我们都来报考公务员时,没有人指责我们只盯着外企了,反而说我们盲目投机,官本位思想严重。一些媒体则把目光聚集在“热”字上,说什么比高考比例还高。   其实今年国家公务员有三分之一的职务是留给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的,那么说报名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学生。况且,媒体热炒的几个数字都是未经审核的报名人数,等到通过审核、参加考试的时候,人数已经减少了许多。况且报考公务员和官本位思想有直接的联系吗?我们只是把它当作就业的选择之一,毕竟这种大规模、公开的招考机会十分难得。难道这也有错吗?   “罪状”之三就是眼高手低。经常看到媒体说,一些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都没有。说话不懂文明礼貌,不注重仪表姿态。眼里没有活儿,看到一把倒地的扫帚不知道把它扶起来,结果失去了机会。相比这些技巧,我们更需要的是科学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因为找工作不仅是一场拉锯战,更是一场心理战。这是我们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的第一道关卡。在这期间,我们经历痛苦、品尝失败,前途尽管光明,道路异常曲折。这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能力,更需要健康的心理素质。   我们多么希望报纸不要再刊登耸人听闻的就业新闻,增加我们的压力;希望外界不要对我们横加指责,而是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希望大家互相安慰、互相鼓励,顺利做好人生第一道难题,找到心仪的工作,交出满意的答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