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招聘中如何考察候选人和组织的匹配度? [打印本页]

作者: 站在HR的边缘    时间: 2016-7-12 14:36
标题: 招聘中如何考察候选人和组织的匹配度?
我们是一家去年新成立的快消品生产销售企业,由于产品独特,一投入市场就获得了大批量的订单。随着业务量的激增,我们的物流产生的很大问题,迫切需要一位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我们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对该岗位的要求进行了招聘,招来了一位在业内业绩突出、享有盛名的王先生担任物流部经理,期待他能为公司解决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

但是,三个星期之后,我们却意外的收到了王先生的辞职信。经过了解,王先生的离职原因如下:

1、思想活跃、喜欢创新和挑战的王先生与保守稳重的直接上级——生产副总多次因意见不统一而发生冲突;
2、王先生在A公司物流部面对一群“素质不高”的同事,经常产生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感;
3、王先生无法适应一个各项制度不健全、管理流程混乱的企业,认为在这样的企业,自己的能力无从施展。

在这里特别想请教一下各位大虾,在招聘中该如何考察候选人和组织的匹配度?


非常感谢中人网家人们的精彩分享,本话题内容经编辑于2016年07月13日推荐在中人网官方微信(微信号:HR90000)上,于2016年07月14日推荐在中人网首页人力资源栏目位置。中人网家人sdkjrzb、lgdhs、yellowyong的精彩回答已被编辑推荐到头条内容里。希望以后继续参与我们的社区话题讨论。

文章链接:http://www.chinahrd.net/blog/374/1130175/373675.html

作者: sdkjrzb    时间: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像是,同样是一位美女,最终却选择嫁给了一位才貌并不出众的小伙子一样的道理。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专业、经历并不是最重要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当我们向主管或者直接用人上级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多半他们的答案会出奇的一致:踏实、肯干。我们做招聘工作,往往会注重这个人什么学历、工作经验怎么怎么丰富。但是呢,只有这个人进入公司过了试用期之后就像王先生一样,走人了。所以,在这一点上,充分分析公司所处的行业、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环境、直接上司的工作习性等等,往往会决定这个新入职人员能不能适应公司,留存下来。
2、直接上司的态度很重要。直接上司是新入职人员来到公司后天长地久工作在一起的,经过一段我们俗称的磨合期,就会正式走马上任了。这就要求人力资源招聘主管充分与该上司深入沟通,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抑或并非是他在需求申请表上书面表达的呢。
3、公司的人文环境。这可以相对容易的理解为公司的企业文化,但又不全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组织有官面的企业文化,同时还有另一种非官面的组织文化,我们姑且叫做小团体文化,人力资源部应该对此进行充分调研了解,才能在招聘中做到有的放矢。
4、公司真的需要招聘人吗?在正常情况下,往往惯性思维就是走了一个招聘进一个,但是,我们人力资源部有没有哦与公司的实际用人部门沟通了解情况?是从内部提拔或者将他原来的工作拆分或许更好呢。再者,我们每一个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因人设岗的情况,这虽然不适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但是确实是中国国情。只有充分分析的这些情况后,再行招聘不迟。
5、招聘主管以上人员时,最好能够做到有备无患。怎么有备无患,就是言情剧里常说的“备胎”。做到有备无患,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觉得,以上几点是我们在日常招聘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并作思考的问题。
作者: yellowyong    时间: 2016-7-12 16:10
其实我很喜欢把招聘工作与择偶放在一起比较,并加上"理想与现实"的大标题。理想与现实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怎么让这两者去匹配,可能要放上一个意味深长的词语,“合适”。招聘的时候基础的工作是将这个岗位的任职标签,对象人群初步筛选出来,但是当这个岗位投入市场去招聘,就需要匹配上环境和待遇这一类客观因素。薪酬很难改变,但是环境确是可以思考的。
作者: 日月星地    时间: 2016-7-13 08:26
这个问题问的就有问题,如果是我的话,就让这个人来做副总。有能力、有个性、有创新思维的人是不适合做下属的,一定要给他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这样才不会压制他的才华,充分发挥他的工作激情,带领一个狼性团队,与新开公司同进步。
作者: lgdhs    时间: 2016-7-13 08:33
这个事例很常见,也是很好的一个话题,我所在的公司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空降兵“水土不服”而黯然离职,就本事例中所聘物流公司经理,是一个中层的岗位,这个岗位是很容易出现类似问题的。
   就中层岗位来讲,在HR甄选外聘的侯选人时,可将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各分差、中、强进行十安交叉分析,两头的(均差、均强)一般不选择或这样的人较少,我们一般会选择强与一般相结合的中间人选,就本案例来说,可能选择的人选是业务能力强而管理能力差的侯选人,从而最后出现了管理能力出现的沟通困难而辞职的情况。
    我们一般讲以内部提拔为主,外部聘任为辅,但内部素质不到位的情况下,只能外聘,甄选侯选人固然重要,但后续的工作也一定要跟进的。就本事例中的物流经理,到位后,HR与物流的主管领导也一定要给予后续的支持与帮助,助其打开局面,关键在于人事协调与沟通,这叫“扶上马”,生产经理与物流经理在公司流程上肯定有很多配合和协调的方面,这方面出问题,物流经理无法开展工作,公司内部又没有相应的帮助力理存在,那离职也就成为必然。
我个人认为:一是侯选人的选择重要,二是针对侯选人的特质,后续的帮助方案也应跟上,否则,再好的侯选人可能也会出现“水土不服”。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7-13 09:14
欢迎 大家参与讨论啊
作者: xianrui2010    时间: 2016-7-13 09:28
软性能力的考察一定要去公司的文化相匹配,要跟职位的需求相匹配,要跟公司的现状相匹配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7-13 09:30
sdkjrzb 发表于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感谢sdkjrzb版主精彩分享啊
作者: ly166    时间: 2016-7-13 09:30
人岗匹配,不一定最好的就是最适合公司的。一定要找最适合公司的候选人,当然这个候选人可能不是最优秀的。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7-13 09:30
yellowyong 发表于 2016-7-12 16:10
其实我很喜欢把招聘工作与择偶放在一起比较,并加上"理想与现实"的大标题。理想与现实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

感谢参与讨论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7-13 09:30
日月星地 发表于 2016-7-13 08:26
这个问题问的就有问题,如果是我的话,就让这个人来做副总。有能力、有个性、有创新思维的人是不适合做下属 ...

感谢参与讨论哦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7-13 09:31
lgdhs 发表于 2016-7-13 08:33
这个事例很常见,也是很好的一个话题,我所在的公司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空降兵“水土不服”而黯然离职, ...

感谢lgdhs亲的精彩分享啊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7-13 09:34
xianrui2010 发表于 2016-7-13 09:28
软性能力的考察一定要去公司的文化相匹配,要跟职位的需求相匹配,要跟公司的现状相匹配 ...

所言极是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7-13 09:36
ly166 发表于 2016-7-13 09:30
人岗匹配,不一定最好的就是最适合公司的。一定要找最适合公司的候选人,当然这个候选人可能不是最优秀的。 ...

感谢参与讨论啊
作者: 花小满    时间: 2016-7-13 09:39
ly166 发表于 2016-7-13 09:30
人岗匹配,不一定最好的就是最适合公司的。一定要找最适合公司的候选人,当然这个候选人可能不是最优秀的。 ...

只能针对具体客观因素进行判断和甄别,选择相对合适的人选
作者: 花小满    时间: 2016-7-13 09:40
sdkjrzb 发表于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说的有道理,有备无患,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Jeweler    时间: 2016-7-13 09:42
以能力和素质看岗位匹配度
作者: Gordonr    时间: 2016-7-13 09:46
招聘选择用什么人的时候,就是在不停的博弈过程
作者: 王包子    时间: 2016-7-13 09:52
很典型的案例,学习了
作者: 辣薄荷    时间: 2016-7-13 10:02
有时候用人需求定位不准确也会影响岗位匹配度
作者: 辣薄荷    时间: 2016-7-13 10:05
sdkjrzb 发表于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分享的很全面啊
作者: cgbhy    时间: 2016-7-13 10:15
中层管理人才很多这样的问题,各种不适应
作者: xinren001    时间: 2016-7-13 10:35
招一个合适的人,考虑的方面好多
作者: 天使哭泣    时间: 2016-7-13 10:40
这个问题也是企业经常发生的问题,做不到匹配就是人才流失,不管是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都要做到人岗匹配,这就要在招聘过程中考虑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内部培养也要观察内部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
作者: cici20    时间: 2016-7-13 10:44
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人员素质评估
作者: 左岸烟逝    时间: 2016-7-13 11:06
这个其实不容易考察啊,来学习一下。
作者: EBamboo    时间: 2016-7-13 11:08
工作要讲效率懂方法,干得好还要干得巧。
作者: EBamboo    时间: 2016-7-13 11:09
sdkjrzb 发表于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思路好清晰的说
作者: 爆炸的荷兰豆    时间: 2016-7-13 11:11
对于顶级人才来说,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作者: wasxdt    时间: 2016-7-13 11:14
对于招聘来说,是否准确地将企业文化及其特点阐述给候选人,是否确保候选人与企业文化的匹配性是比较高的?
作者: wasxdt    时间: 2016-7-13 11:15
日月星地 发表于 2016-7-13 08:26
这个问题问的就有问题,如果是我的话,就让这个人来做副总。有能力、有个性、有创新思维的人是不适合做下属 ...

尽情施展才华
作者: 职场大BOSS    时间: 2016-7-13 11:16
招聘工作不能急,特别是对这种高级核心人才。
作者: wasxdt    时间: 2016-7-13 11:16
日月星地 发表于 2016-7-13 08:26
这个问题问的就有问题,如果是我的话,就让这个人来做副总。有能力、有个性、有创新思维的人是不适合做下属 ...

但实际是各种受限
作者: 椒盐鱼虾面    时间: 2016-7-13 11:23
个人觉得当员工提出辞职时,也应该想办法挽留,到底是那些环节出了错
作者: 假装不在    时间: 2016-7-13 11:24
sdkjrzb 发表于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好认真的解答呀
作者: 假装不在    时间: 2016-7-13 11:25
招聘难度越来越大,有很多问题不能直接解决
作者: 站在HR的边缘    时间: 2016-7-13 13:39
sdkjrzb 发表于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感谢分享,很有用,确实忽略了很多东西。
作者: 站在HR的边缘    时间: 2016-7-13 13:39
yellowyong 发表于 2016-7-12 16:10
其实我很喜欢把招聘工作与择偶放在一起比较,并加上"理想与现实"的大标题。理想与现实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

非常形象的比喻
作者: 咬文嚼字    时间: 2016-7-13 13:39
根据岗位说明书和职位评估系统归纳总结岗位关键胜任要素,形成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框架
作者: 站在HR的边缘    时间: 2016-7-13 13:40
lgdhs 发表于 2016-7-13 08:33
这个事例很常见,也是很好的一个话题,我所在的公司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空降兵“水土不服”而黯然离职, ...

学习了,选人合适更重要。
作者: ♂兩年の约定♀    时间: 2016-7-13 13:41
需求决定定位,沟通达成共识
作者: 爱吃泡菜    时间: 2016-7-13 13:42
明确用人需求是做好招聘的第一步
作者: 爱吃泡菜    时间: 2016-7-13 13:47
sdkjrzb 发表于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很经典的分享
作者: tonyzhao123    时间: 2016-7-13 13:50
主要看素质,看能力,凭感觉
作者: zmt_336    时间: 2016-7-13 13:54
岗位报酬与员工需要、动机相匹配激励员工行为是关键
作者: shaobao0512    时间: 2016-7-13 14:16
招聘本来就是一个双方选择与适应的过程与结果。
这个案例也暴露出这么几个问题
1.公司对于物流经理的业务,管理,协调,专业定位不够清晰。你的企业是初创,那么对于物流经理的要求就会不很规范,如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和HR部门,就需要在找人的时候,有一个预期,这很重要。
你对他的期望越高,可能人家的业务水平确实很高,但不认同你的环境,也是掰。
2.公司包括高管,人资,与入职者深入沟通与交流,主要是在适应阶段,处理的不好。
其实咱们也能理解,就是当一个人刚到新环境,会遇到各种问题,由于是新人,会不知所措,放开手脚吧,有些造次,畏手畏脚吧,人家又会评价你没有能力与魄力,这个时候,有一个缓冲,也就是高管与人资,及时跟进,给与必要的引导,会更容易的进入角色。
3.阶段性的评价与考核,应该有规矩,而不是副总与新人吵架,这也暴露出,副总是个业务高手但不是一个管理高手。
4.王经理本人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成熟的经理而是一个业务人才。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7-13 14:41
感谢shaobao总精彩分享啊
作者: 月光摇曳树影    时间: 2016-7-13 14:46
既考虑其专长,又考虑其气质类型和兴趣特征与岗位的适合性
作者: 犬人昔    时间: 2016-7-13 15:13
首先,在招聘的过程中,要认准企业发展需要怎么样的人才,把人放在其合理的位置,便成了人才。如问题中所说的,王先生是一位业内业绩突出的人才,单单以候选人以往的工作履历来判定是否符合企业需求,是不合理的。且王先生在团队协作方面,思想也有一些奇特,认为同事都“素质不高”,这其实应该都在面试时进行简单的询问排查。
作者: pzhhk    时间: 2016-7-13 15:59
除了一些特殊岗位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大部分岗位未必要求员工一定要有针对性的专业背景。这种情况下,一些软性能力特质能否与岗位匹配很重要,比如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
作者: 超逸绝尘    时间: 2016-7-13 23:41
sdkjrzb 发表于 2016-7-12 15:20
在实施招聘时,并非能力越高、质量越好就认为是越匹配。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企业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我很赞同。
作者: kevinpan    时间: 2016-7-14 09:24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中人网上讨论过这个话题。用度娘一搜,果然有。详情请看:http://www.chinahrd.net/article/2011/04-02/16542-1.html
简而言之,人与组织匹配度可以从个人价值观、行事管理风格、意愿、规划定位等角度去考察是否与公司匹配,而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问题。
作者: 一生一会    时间: 2016-7-14 09:37
管理风格蛮重要的,我们需要的不是最优秀的人而是最合适的人。
作者: 成长的HR    时间: 2016-7-14 21:00
人才的匹配性真的很重要吧
作者: 诚信互通大玉儿    时间: 2016-7-15 12:59

全国HR交流群
群号:569225234
群内会定期举办HR免费在线培训,希望大家都来参与
作者: 要去路尽头的路    时间: 2016-7-16 09:07
尽管想尽力做到人岗匹配,但老板却往往不是这样想的,总想把最优秀的人才收入囊中,但是又不能为己所用,最后就成了人事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沟通也无效,是不是意味着该考虑换个老板了?很不甘心啊
作者: a1106010143    时间: 2016-8-3 11:08
人岗的匹配性很重要,合适最重要。
作者: sungy03    时间: 2016-8-3 20:05
匹配度是招聘从业者永远的命题。
1、企业文化:创业期的激情、奉献、草莽、义气,是否与外资企业规范化、职业化有差异?
2、业务能力:略过
3、管理能力:管理幅度和难度,管理10个知识型员工的秀才和10个兵匪差别太大,要么变成兵匪头子,比如让子弹飞的张麻子;要么变成能够关上城门破釜沉舟的刘谦
4、团队适应:是互补还是一致,主要基于直接主管的,希特勒式管理者,新人则偏执行型;如需互补,直接主管好激进,新人则偏稳重;团队过于年轻化,新人则偏成熟稳重教练型;
5、性格态度:软性要素最重要,逆商、情商、韧性,能够忍耐和影响直接主管的保守、也能够换位思考成为素质不高员工的老大哥,喝喝酒、吹吹牛;对于不健全制度和混乱现状,在入职前就应该有预判,正式因为不规范、甚至混乱,才是职业经理人最大价值所在。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