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产绩效管理
( S2 C3 |! [- H/ V! B$ k" R" d 绩效从字面意义上看,“绩” 是指员工的业绩,即工作结果,“效" 是指员工的工作效率,即工作过程。对制造型企业而言,绩效是指生产部门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提高生产率的过程和结果。当对绩效进行管理时,既要考虑投入行为,也要考虑产出结果。因此,绩效管理包括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两个方面。 ' q! ?; W% b9 b1 @8 h* F) d
对制造型企业而言,生产绩效管理是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案、流程和制度,对生产部门所有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分析、有效管控及优化,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员工士气、降低成本、保证交期并促进安全生产。
; A2 c1 S( [6 G0 w8 n![]()
0 E2 K* ~" l9 x / D& L& Z# k% l9 D
生产绩效管理有什么用* r7 j. t3 E# e
生产绩效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效率化,它以生产作业的过程为重点,针对生产资源(人员、设备、物料、作业方法等)有效的运用,如制作模具生产工作站的效率达到95%以上;另-方面是生产效能化、它以生产作业的结果为重点,主要针对通过绩效管理所产生的成果目标的完成程度,生产企业常以产量、质量、成本、交期、安全、士气等作为衡量指标。 ; ~( u+ r. j2 I
1.生产效率化
6 F! V( ^& V- L9 k# E7 f" A+ { 生产效率化,是将生产部门有限的生产资源经过规划,做到最佳的配置与运用,使资源的功能最大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8 E) P3 p$ k5 V& ], h+ v. y- T (1)人力资源的效率化。可通过人力计划与配置、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等方法促进人力资源的效率化。
9 Y) ~/ d) x0 E1 }8 A# e5 g& G" R (2)设备资源的效率化。可通过设备自动化、人机配合、提高设备运转率等方法促进设备资源的效率化。8 h8 f9 S2 q. Y& k# F e
(3)物料资源的效率化。可通过减少损耗量、利用余料、提高物料使用率等方法促进物料资源的效率化。+ L* Y( w5 M" f% Y3 r+ @8 {
(4)作业方法的效率化。可通过简化流程、制订作业标准等方法促进作业方法的效率化。
. F, k5 v( Y- S+ e/ y" C: G - a. y! X x1 a8 h: z) X
5 O, a# s! V! ~: C3 W 2.生产效能化
9 [/ g, m* f2 }6 h% q+ I 生产效能化,是生产部门人员整合所有生产资源,确保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通常情况下,可用以下六个方面的效能化作为衡量指标。 - B' ~1 ^) |$ |6 L5 S
(1)产量效能化。对各生产要素(人员、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核,确保产能利用率最大化。
5 o$ ?. ~! ^+ i, T# x* Z7 y8 u (2)质量效能化。通过质量管理和控制,完成预期的品管效益。
T$ v2 W( p: G, h6 X! w (3)成本效能化。通过成本管控,降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效能。
7 @# Z! a( I+ Q- i' g& H (4)交期效能化。准时送达所需数量的产品或服务的效能。
% O/ _ S' B$ L# o# i (5)安全效能化。安全进行生产的效能。
2 \& E4 U0 z' ]' h+ B% _* N (6)士气效能化。确保高昂的员工士气的效能。 5 a9 b9 N* L* i4 A8 F. r
生产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并对员工是否成功达成目标进行考核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生产绩效水平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通过以上具体阐述,便能初步地理解什么是生产绩效管理。总之,只有在正确理解生产绩效管理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才能通过生产绩效管理帮助员工“挖掘”出绩效,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0 j8 f9 f# c8 b2 q# `2 {9 P
6 _& i6 j( U5 l
, w }' k; y. [( D
! z# a, F;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