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63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产品研发人员离职分析和思考

[复制链接]

2

主题

10

听众

11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19-4-15
最后登录
2022-9-6
积分
114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08:29: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现有新品由蓝海走向红海的竞争,全国400条胶膜产线的同时,客户也用手上的胶/薄膜技术+市场需求扶持更多的替代者,促进低门槛互杀的格局。如何提高新品的利润率,和新品转化为量产的速度,是摆脱红海到死海竞争中的关键办法之一。
   目前,研发人员离职率较高,我考虑了下,两大原因:
1. 做事不顺,干得不开心,如何把产品做成精品,把流程梳理通畅,让工作本身成为激励的因素?
一、 立项初预期的投入-硬件,时间和资源不足,规划的时间和研发资金投入和实际的新品研发需求不匹配。常常造成初始过于乐观,规划的设备和环境并不适合这个新品。
二、 客户的新品细分要求不明,没有新品的大客户直接对接,优先客户要改善什么,找到对手的样品,对手的样品现是什么标准,客户对对手改进的要求。
三、 缺专业技能人员,专业分工不明,不同角色的作用考核没到位,没有查实打样失败的原因?在关键的问题解决上,一而再的拖延,没有有效的反馈到领导,协调公司的资源应、对关键的分析和调整。对研发风险抵押金制度,研发人员按照项目结点的按时完成情况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没有达成予以扣除提成留作风险抵押金。
四、 生产设备和工艺改进迟缓,造成样品达不到送样评测的要求,反映出这块的短板。
五、 测试分析的设备缺乏,和不精确,如光伏组件实验室关键设备-IV功率测试仪缺,PID老化设备缺,电池和玻璃缺造成PID老化停滞1月以上;分光光度计测试不准确,楼上和楼下DSC测试结果不一样。
六、 新品开发的各部门配合人员,对新品的中试和评测没有给到新品的重视程度。
另一个原因,人才的激励,培养,休假各方面都没有,导致研发人员频繁离职。
2. 缺乏短期激励的手段和方式,一方面缺少短期的激励措施和实施,不用等到产品量产的长周期;另一方面缺少长期留人的薪资待遇和制度,对签订3年或以上的合同,满足1年工作时间,额外增加对涉密和机密开发人员的工资补助。我建议,硕士每月增加2千/月,本科每月增加1千元/月,予以自动的薪资上调;如果考核业绩更高,给与更高的薪资增加,减少涉密/机密人员在工资上的跳槽。
3. 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专业上的培训,培养;建议研发负责人的人员列出必选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的培训课程,让年轻人得到更多的培训指导。
4. 缺乏给研发人员的休息年假,和更灵活的休假方式,如婚假等。我建议,工作满10个月考虑7天年假,工作满2年的考虑9天年假,以后每增加1年增加1天的年假。
5. 缺乏对硕士,本科人的政府人才,租房和购房补贴支持,政策关注/补缴社保来增加新入职人,获政府补贴的几率;缺乏对研发人员评定职称的支持,如报销评定职称费(3~6百元)和推进中,高级职称申报的支持。
; l; @$ V) M- V9 J0 @! F/ a$ f9 K

2

主题

10

听众

11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19-4-15
最后登录
2022-9-6
积分
114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13
沙发
发表于 2021-5-8 08:33:5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大家看看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建议的呢,因为很多方面,很多公司都会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在现有饿死同行,搞死自己的死海竞争格局上,中国确实没法有几个能真正做好研发和市场有效转化的公司。华为,小米,万华等公司屈指可数,更多的企业还是停留在制造OEM向智造转变的道路上,这势必带来研发和其它环节的严重不匹配,另一方面研发也是赔本花钱的部门,不像销售和生产的KPI和绩效容易考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