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6-21
- 注册时间
- 2006-6-15
- 威望
- 0
- 金钱
- 25
- 贡献
- 3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2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4
- 主题
- 3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6-15
- 最后登录
- 2006-6-21
- 积分
- 28
- 精华
- 0
- 主题
- 32
- 帖子
- 34
|
对员工上网行为监视的“间谍游戏”是工作效率的真正杀手 7 V6 \% b4 B& ^; i7 g% \
% \) l. z4 Y" y( t% k! E% X. m
朋友A经过在上海几年的打拼,业务终于做得顺风顺水了。一天,我致电给他,请他出席我公司一款新产品开发的研讨会。电话那头他显得很无奈:“我抽不开身,因为我离开后员工上网行为没法控制,导致公司资源浪费啊!”对A的缺席,我并没有半点责怪他的意思,站在他的角度,我当然理解他的良苦用意:他担心员工对公司网络资源的滥用,会蚕食他的企业整体竞争力。
) Y+ y, o" }4 B. s
0 [1 a% E4 Q. E' S 隐患重重 8 P" ~- @" K- @, B8 Y; m& v! S0 z0 ]
2 a) G" l" w0 k0 D
前段时间,员工上网管理方案供应商Websence发布的“全球网络安全调查”结果让我深感意外:8个国家和地区内有83%的受访员工在办公时间内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中国员工每周多花7.6小时来使用IM、玩游戏、P2P或流动媒体;员工上网下载音乐方面比拉美高16%;上网进入聊天室和玩在线游戏两方面分别比其他国家高约8%和12%;在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只有26%员工上网浏览个人信件,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60%!
& b" t" r4 ]0 F0 F) o9 P
" _8 |: Z/ B- Q! P- V: K3 N- \& h 员工的桌面办公系统就像一个后门,没有经过管理和控制的内部上网行为,会给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灾难。这并非危言耸听,员工在办公时间内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正使企业在很多方面遭受威胁:
2 b: i. N0 U: a( z/ o3 _
* j! ~1 p: V- F; t5 M$ q7 w+ e B ●安全方面:如果某个员工上了有病毒的网站,有可能导致整个内部网络瘫痪,甚至可能导致重要文件的损坏和丢失;
% L) G+ `5 i7 M( }" M) o5 i" ]$ o
●资源方面:员工大量下载音乐、电影,会造成带宽紧张和网络塞车现象,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营;
6 y& t3 L8 o! M+ w
2 N7 x8 P" f4 Q) R$ t ●法律方面:如果某员工对企业不满,在网站发布对企业和领导不利的言论,或者通过企业网络访问一些反动网站,发布反动言论,就会把企业拖入法律困境。
: v' z# w$ \7 V: H/ A0 U3 f; U* r/ ?/ B& V8 I# m
失效的威慑力 / z$ U4 K' A; x* c5 H
- Z+ x2 h/ {- B2 ~
事实上,对员工上网的不良行为形成的隐患,很多企业老板已经深感紧张,并有意识地想办法,以有效管理公司的网络资源。譬如不惜巨资,安装能监视员工网络上一举一动的软件,利用该软件查询员工上网时间和浏览网站,甚至利用特殊软件提供的密码,查询是否有员工利用网络申请其他公司的职务,或是未经允许递传机密文件给非相关人士。员工网上行为一旦超过公司可容忍的尺度,就可能遭到开除。 , }2 _9 \% R, d6 `1 |- l9 p
j' o1 ~: \1 N8 C! C% ^) N! j
采取这种措施的老板或许会觉得心安理得,问心无愧。道理很简单:公司每个月为员工付薪水,是希望员工利用公司的网络资源一心一意做事,并不是让员工浏览网站和来玩的;监视员工仅是为了“公事”,无私人目的,如果员工怕被偷窥,就不应该在上班时间做非公务性质的事。 : ]- B5 G( N" m
1 M8 ~4 F8 ~; R) o9 e+ f8 P$ G
但效果又是如何呢?表面上很有威慑力,其实充其量也是差强人意,甚至于会适得其反。毕竟,员工的个人隐私属道德范畴,特别是非工作时间时的网上行为,是受法律保护不能侵犯的。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是违背企业正常的商业伦理和道德的。更何况,企业最核心的东西是人和文化,一个常监视别人行为的企业,不可能给员工稳定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间谍游戏”不仅会形成不信任的企业文化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的负效应,更是员工工作效率的真正杀手。
4 s' T1 J! o& `* }) w
" W# m5 x5 Y2 j; V! j 把政策明朗化
% V7 b/ c2 P3 K* Y8 a, T7 T( @% X4 w5 v
那么,对员工上网行为的管理和控制,究竟如何使之行之有效呢?国外的做法,国内企业也可以效仿。在国外,许多企业跟员工是一种互信并系:领文具用品不需申请或报备,喝公司饮料随便自己拿无人看管,尊重以及自我约束,已是企业文化,自然不会监管员工上网。因为在每个员工作为新人进公司的时候,他们已经得到一张纸,纸上面写着应该如何使用公司的资源。互联网作为公司的一种资源,和设备一样,同样存在正确使用的问题:
4 A! c: C: n7 b& F* K V4 X8 |1 `1 ~& J* P& @1 ?
●白纸黑字发出明文访问规定,网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可以上网购票、阅读新闻等;不可上网聊天、玩游戏等。 6 s+ J) }+ O; A: F: @
e1 ?/ H5 ]% q1 N3 m& M( V% R+ u ●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权限。 2 a7 a- C8 A+ @; S; Z% F6 ? F
; N' Y+ z: \' ~ k9 g
●将资源在部分时间开放。
$ _* c4 H! ~& j3 V* |9 E3 c- |8 U; |* ~1 l o
中国企业的老板如果非要监视员工上班活动,不妨效仿国外企业,事前公开告知,设定明确条文,让员工有心理准备。通过事先教育的方式,让员工了解工作时段所做的任何事必须和工作内容相关,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当然,对员工上网行为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需要借助诸如NetentSecICG(网康互联网控制网关)等先进的互联网行为管理产品和技术去支持,以定义出网络用户的类型,普通用户、管理员、公司领导等都应有不同的网络权限去获得网络的资源,同时,能有效了解员工所使用的网络服务和各个服务的流量,对敏感的流量和服务进行抓包分析,以保证公司的整体利益。
, }& V1 L- g, F 文章来源:企业大学网 # a7 W8 p- p% S2 q5 B+ F+ ]5 L' L
[URL=http://www.study365.cn ]http://www.study365.cn [/URL]免费资源下载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