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98509|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PK「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复制链接]

165

主题

89

听众

9万

积分

荣誉版主

一茅齋,野花開,陋巷箪瓢亦乐哉……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4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10-8
最后登录
2016-5-4
积分
92063
精华
27
主题
165
帖子
3772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春节活动勋章 晒图达人勋章 最佳辩手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中人旗帜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3:35: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Mark.Yao 于 2011-10-30 13:37 编辑 - V8 M6 h* U) ?. P% l
9 D' t+ M, y& n0 q& P! ^
正方的观点,一般都是集中在员工这里。反方的观点,一般都是集中在老板这里。或许,这又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5 h) z% v0 \' R. ~) H8 L4 m2 a
绳结,总是需要打开才能拉长的,纠结着,对谁都没有好处。2 L5 t: p' q" S! r, w9 [5 G
" {  j+ u& B& `/ U2 C! M, K
各位,欢迎参加本次辩论大赛,说说你们的观点心声。
2 O5 E, o! K- q- q" m
* W. A$ m# W0 C8 d8 \4 }, A当然,欢迎大家引申分析一下,如果企业内部出现了这种氛围,如何解决?或者,前期我们应该从哪些发方面去着手,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一般人我不告诉的,引申分析有额外加分的,别说我没提醒你
. g4 ]2 x( V( K! [7 Q, ^% y: J' Z  l% E
高分等候精彩的辩词,是本次辩论大赛的初衷。同时,经过与管理员协商,辩论大赛结束,评选出最佳辩手若干名。悄悄地说,最佳辩手每人额外奖励最佳辩手勋章1枚,想要勋章的加油# v( {& \9 t! i8 U/ L! `& v7 N) g
7 W7 N& r; c5 J. V0 ?2 p- U3 D

结束时间: 2011-11-25 16:17

正方观点 (61)

矮油,当然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做了事,不给钱咋办?我不想当冤大头……

反方观点 (165)

废话,当然是「做多少事给多少钱」,没业绩,让我给你钱?这不是福利院……

回帖推荐

markkk2010 查看楼层

我赞同反方观点:做多少事情,给多少钱。 看到这个辩论赛,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人心内部的博弈,不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博弈。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松下幸之助和员工的一段对话。在一次茶话会上,松下问员工假如我给你500元的工资,你会给我创造多少收益,或者给我做多少事情?这个员工干脆的说了一句话:我会做500元的事情,松下就说,如果真的是这样,你就没有在企业存在的理由了,你不 ...

stephenzhou 查看楼层

员工只有创造自己被老板利用的价值,老板才喜欢,也就是你的能力或者你的贡献永远要比老板给你的钱要多,否则你离离开公司的日子不远了,打个比方,你做的工作应该值5000元,但老板只给你3000元,你老板用你是合算的,但你如果硬要老板给你加到5000元,要么老板不给加,要么给你加薪了,但已经想好了代替你工作的人,所以一味地想我在市场上的价格是多少,老板就应该给我多少,有时行不通。 曾经我的老板和我说过,某某人因为公司 ...

AMUWANG 查看楼层

请问对方辩友:给你500的工资,你做501的事情,你会在意吗?给你500的工资,你做1000的事情,你会不在意吗?当然你可能会觉得,一个月没有问题,但是1年呢?你会发现,不是12的问题,而是6000的问题,这个只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另外我很认同对方辩友的第三个陈述,确实前途是光明的,咱的目标也一定是远大的。于是我们激情澎湃,想着我目前水准不够,我要多磨砺,我不能奢求太多,我是以学习成长为主的......于是我们天天做着1 ...

威哥1号 查看楼层

大概看了下,好多人选反方,算了,改支持正方观点!哈哈 我之所以选择正方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的: 第一,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完善,企业内部的分工也是逐渐在完善的,一个完善的组织内部,其必然的现象是各司其职。再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出发,企业内部一般有其固定的一个薪资体系,企业在招聘任何岗位的时候都会事先做好其岗位的一个工资预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招聘到岗的员工,只要其做好本职的工作就会拿 ...

markkk2010 查看楼层

对方辩友在茫茫多的反方观点中回答我的观点,深感荣幸。 我需要指出的是: 1.对方辩友并没有理解我说的话的意思,或者说是极端的揣摩了我说的话。我说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角度出发,可以多干一些活,获得的要少于支付的,并没有说必须极大程度的承担额外的活,你将例子举为500和1000 的关系,一来二去多了100%,对方夸大了这种可能,你认为一个能力再强的人可以这么做吗?对方辩友为什么没有举500和10000的例子呢?显然辩友内心也觉 ...

塞北- 查看楼层

支持反方观点。 1、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的是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企业为需方,员工为供方。正反两方观点争论的核心实际是人力资源供求关系中的供求的先决性问题。从人力资源供求关系产生的先后分析,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中先有需才有供。 这是根源于经济学中对供需的阐述。原始社会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库存,于是有了供给产生的基础。但库存并不叫供给,因为有需求产生后才刺激所有者交换出库存,此时库存才转变成供给。在与企业 ...

Superion 查看楼层

我支持「给多少钱做多少事」。 现在跟过去不同,过去整个社会的基础建设还没有累积好,经济体系建设、市场环境建设、商业系统建设都处在原始阶段,这时候如果有人才助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现今,社会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各种经济、市场、商业都已基本定型,人才配备也基本走上正轨,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像过去那样做的多得的多,思维也不能停留在过去那种传统的模式上,数以百万计的优秀人才苦等伯乐的现象相当 ...

海之怀抱 查看楼层

一、我的论点: 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二、我的论据: (一)理论依据 (二)事实依据(举个太平天国历史时期的例子) 三、我的论证: 且不说曾国藩当时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至少当慈禧看到这“屡败屡战”四个字的时候,她所感到的,一定是曾国藩积极的勇气,而非“屡战屡败”的无能。 当我们听到看到某人说“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时候,大都感觉到的是浓重的不满,非常的消极,似乎生不逢时, ...

twinny 查看楼层

您说得真好,有理有据,还有例证。但是我想要说的是,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先给钱还是后给钱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更主要的在于是先有标准还是后有标准的问题。如果标准不事先说清楚,让人无所适从。比如说一项工作员工认为应该值3000元,老板认为应该值2500,大家提前把问题摆出来,说清楚,也许最后还是以2500成交,但员工应该也是认可了这个价值,然后去完成这项工作,工作效果还是可以很好。但总不能说老板招个员工告诉你的工资 ...

工具00 查看楼层

我赞同正方方观点:,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情。 我的辩论理由如下: 1.正如上故事松下所说,如果都像你不给企业创造利润,企业自然不能生存下去,那么你就失去了就业的机会,何止想拿到500元,5毛钱都没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可以换一家企业,那你想想,另外一家企业何尝不是呢。如果企业每月支付给每个人2000元,而每个人只做小于2000元的事情,企业会不会亏本?请回答:是还是否?(二选一) 但是如果企 ...

鲁东东 查看楼层

诸位:我个人认为“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多少有些小家子气啊。在这方面,我的朋友陆敏做的比较到位,不信?!请看《她凭啥当副总》。 陆敏大学读的是工科,进入公司后,一直在研发部工作。一开始,部门经理简直把她当个勤杂工来使唤:保管器材、作会议记录;加班时去给大家买盒饭;忙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攻关技术项目,经理却让陆敏去打扫办公室卫生。他明显不把陆敏当技术人员使用,明显是看不起女生。大家都劝说陆敏向老总反映 ...

cherry99 查看楼层

看到这个辩题,真的想说几句: 首先,我是一名初入职场不久的员工,可以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我心里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因为不同的企业给予员工的工资水平不一样,所以我以我们公司为例,新入职的一批员工,不论你是什么职位,一律的相同的起薪,这根本就没有任何激励性嘛,所以我就一直在想,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吗,看到这个辩题,我没有任何犹豫,就支持了正方。 从一个员工的角度来讲,我是希望公司能有一套完整的激 ...

一叶碧云 查看楼层

正方支持者相对较少,偶加盟正方吧! 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一叶碧云 给多少钱办多少事?还是办多少事给多少钱?这个辩论看起来纠结,其实细细探究起来,我们会发现,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才是真理!别说没有标准答案,正方观点就是标准答案,理由阐述如下: 一、从人力资源理论来看,先定岗定薪,后用工。企业的战略确定以后,组织机构也随之产生,具体的工作岗位也就自然而然地确定下来了……岗位确定以后,各岗位 ...

金蠡 查看楼层

首先,支持正方观点。 第二,请大家注意论题,我们要谈的,是老板手里的“钱”与职工所干的“事”之间的关系,是应该先给钱还是先干活。有的反方观点谈到了个人发展,从这个角度谈,他们的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请注意,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个人发展要讨论的是“个人做事”和“个人钱途”的关系,与老板支付工资没有任何关系。 下面,说说我的论据。 这可以从当前的市场经济一般原则和契约来谈。 ...
已有 5 人评分威望 金钱 贡献 收起 理由
汪良 + 1 + 1 很给力!
打哈欠的猪 + 1 + 1 + 1 分对钱太重要了
双人“鱼” + 30 很纠结的话题。
威哥1号 + 10 + 20 好活动必须来分!
markkk2010 + 50 哇!很牛的活动!

总评分: 威望 + 12  金钱 + 102  贡献 + 1   查看全部评分

273

主题

130

听众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746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9-6
最后登录
2022-8-3
积分
201155
精华
51
主题
273
帖子
6791

中人守护者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小天使勋章 春节活动勋章 最佳辩手 月度伯乐勋章 案例达人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我考证 乐分享勋章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妙笔生花勋章 校招达人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10-30 14:19: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rkkk2010 于 2011-10-30 15:38 编辑
7 ?  @2 _  r* Z, @0 A# z! a' @# g; N8 C; }8 R
       我赞同反方观点:做多少事情,给多少钱。
       看到这个辩论赛,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人心内部的博弈,不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博弈。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松下幸之助和员工的一段对话。在一次茶话会上,松下问员工假如我给你500元的工资,你会给我创造多少收益,或者给我做多少事情?这个员工干脆的说了一句话:我会做500元的事情,松下就说,如果真的是这样,你就没有在企业存在的理由了,你不给企业创造利润,企业就不能存在了,企业不能存在了,你自然不能存在了,别说500元,5分你都拿不到了,每个企业都是。
       我的辩论理由如下:
       1.正如上故事松下所说,如果都像你不给企业创造利润,企业自然不能生存下去,那么你就失去了就业的机会,何止想拿到500元,5毛钱都没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可以换一家企业,那你想想,另外一家企业何尝不是呢。如果企业每月支付给每个人2000元,而每个人只做小于2000元的事情,企业会不会亏本?请回答:是还是否?(二选一)
       2.我们通常会在内心纠结:凭什么这些不是我的职责范围,为什么还要叫我做。尤其是发现自己做得多别人做得少(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反而自己比别人得到的少,这时候,心态自然就及其的失衡了。其实我想说:正方观点只会是你拿的越来越少;而反方观点才有可能使你拿的越来越多。通常我们说:做多了老板也看不见,其实不然,这里存在两个问题:①:做工作还是要学会适当表现,正如杜拉拉升职记里面杜拉拉在日记中写道,自己做了事情,要适当地向领导表现,不能让别人把功劳领走了(想必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②:自己做的事情,不要怕领导看不见,会看见的,不管是大领导还是小领导。正如我们上大学上课的时候,在下面说话、睡觉、吃东西,都自以为然老师不知道,其实,下面的每一个动作老师在讲台上看得一清二楚,只不过多数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你试试就知道了。
        3.很多人太过“现实”,太注重表面的交易,企业给我多少我做多少事情,我凭什么给你出那么多的力气呢?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将其概括为“打工者的心态”。打工者的心态就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天经地义,这样才平衡,才不理亏。其实不然是自己吃了很大的亏,一辈子都在算计我如何做得少拿得多,推卸责任、逃避工作,而忘记这之后更为珍贵的价值——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价值得到提升、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品格得到完善,内心得到坦然。不要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记住永远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这一切才是被领导发现、提升工资、晋级职位的基础。表面上虽然心理平衡了,但是可能失去了老板给你的工作机会,这些工作机会可能就是老板要晋升加爵于你之前的考验,你失去了。一生的算计,每每如此,职业生涯可能会因此葬送。一分钱,一份活,多一分不干,没有责任感,这种人就适合做打工者,或者永远都是打工者。
       4.修炼成道,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变成恶魔,一步就可以;登上珠穆朗玛峰,需要极大的耐力和勇气,需要步步攀登,不能懈怠,但是要跳进雅鲁藏布大峡谷,只需要一步即可。
       5.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认同正方观点: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吗?请回答:认同,还是不认同?
- G3 O8 d  E, W& _  o* `1 t
       每句话都是从劳动者的角度阐述问题:所以员工一定要豁然大度,正确对待,明白必要的锻炼是实现自己价值的一种途径,只要不是被压榨和剥削;而企业呢,在富有余力的情况下,一定不能亏待了自己的员工,员工是企业存在的根基,顾客第一,员工同样第一。
       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思维角度看问题,我们淡定对待。(回答完毕)

点评

410404919  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11-11-1 14:19  回复
梦慕汐  厉害~~  发表于 2011-11-1 15:25  回复
crx0799  不错  发表于 2011-11-2 11:38  回复
周雨  很理性的回答..读完就没有辩论的心思了..确实现实是这样..人不能太计较眼前的得失..  发表于 2011-11-12 15:36  回复
界上  深有同感!  发表于 2011-11-22 09:45  回复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30 感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

听众

7307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8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10-11-24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307
精华
0
主题
6
帖子
414
板凳
发表于 2011-10-30 14:58:56 |只看该作者
一应聘者,经过重重面试,最后以3000元/月(仅仅是适应期)的薪水和公司成交,在这期间做着3000元本该做的事情(嘿嘿,又像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的观点,在看下面)。员工在适应期间游刃有余地高效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他的领导又额外地增加他的工作内容,且员工也出色完成,于适应期结束后,以5000元/月的薪水得意转正。这2000元,除了包含他在适应期本该完成工作的肯定,同时还包含他出色完成额外工作的肯定,理应给他这么多的薪水。如果这位员工仅仅高效地完成3000元该做的事情,他的老板说不定于适应期结束后只给3500元/月的薪水。这里剩余的1500元就是他应该得到的钱------也就是做多少事情给多少钱。8 M8 `: r! ^7 q; [$ ^* f' N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30 感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凡事需要不断净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

听众

2557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1-10-1
最后登录
2021-7-26
积分
2557
精华
1
主题
18
帖子
528

我要“脱光”

地板
发表于 2011-10-30 18:01:30 |只看该作者
做多少事给多少钱,这样比较好  x2 Y) d8 @7 ^/ r1 B. g4 }
这样可以更能体现员工的价值所在,我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能给公司创造什么的价值我就拿属于的我的那部分钱,再说现在的社会遵从的是狼性法则谁强谁就有肉吃,所以我们做多少事就拿多少钱! i! E6 B' B, j' w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他们看中的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在重要,能体现他们的价值的一面或许更重要,这样看来对于高层的人来说就是,给我实现价值的机会我就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30 谢谢您的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业余选手

Rank: 24Rank: 24Rank: 24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10-10-25
最后登录
2015-4-23
积分
20527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677

元旦勋章

5
发表于 2011-10-30 20:19:59 |只看该作者
1 }4 M, \# p* i0 L: Y* i
【做多少事给多少钱】7 m5 j9 d: k3 p

5 N0 Z* @" a% L* |老板角度。新员工入职,老板通常会给出一个人力市场的合适薪酬,因为老板觉得他能给我产生多少价值我就给他多少钱。3 G8 I0 J: h  R( m+ ]! j4 ?
' L( W" z3 K& c0 P- U9 y5 p0 N
员工角度。我做了多少事情,给公司产生了多少价值,我就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感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

听众

6378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21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0-6-18
最后登录
2013-7-9
积分
6378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674

最佳辩手 案例达人

6
发表于 2011-10-30 20:37:56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做多少事给多少钱,当然也可以先投点资,再等它盈利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10 感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最近比较忙,可能米什么时间来论坛玩了。55555555~~~ 忙完了再来玩 新浪微博:weibo.com/inbuym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130

听众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746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9-6
最后登录
2022-8-3
积分
201155
精华
51
主题
273
帖子
6791

中人守护者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小天使勋章 春节活动勋章 最佳辩手 月度伯乐勋章 案例达人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我考证 乐分享勋章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妙笔生花勋章 校招达人勋章

7
发表于 2011-10-30 22:07: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rkkk2010 于 2011-10-30 22:29 编辑
: J2 M  _! G! g# d* N- _- R* Q6 V
AMUWANG 发表于 2011-10-30 21:25
: O% c1 `; p: ~5 B! G请问对方辩友:给你500的工资,你做501的事情,你会在意吗?给你500的工资,你做1000的事情,你会不在意 ...

. {5 r3 Y  |9 X- @8 G* j, X7 F5 B5 h' ]+ B! i
对方辩友在茫茫多的反方观点中回答我的观点,深感荣幸。* I/ t# g; a2 B8 j& V
我需要指出的是:
1 n5 L) i" A8 n8 k1.对方辩友并没有理解我说的话的意思,或者说是极端的揣摩了我说的话。我说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角度出发,可以多干一些活,获得的要少于支付的,并没有说必须极大程度的承担额外的活,你将例子举为500和1000 的关系,一来二去多了100%,对方夸大了这种可能,你认为一个能力再强的人可以这么做吗?对方辩友为什么没有举500和10000的例子呢?显然辩友内心也觉得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很显然你是极端的理解了我说的范围。# n  {9 t" V5 b. F8 x5 L$ O
2.人不是傻子,一个人多于承担这么多的活,他不会表现给上司,不会提要求??这是一个人价值的表现;同时老板也不是傻子,不会一直对一个积极付出的员工抠门的,你说的是一种可能,这也是一种可能。不是吗?是你你会这样一直干下去吗?不会的,那么别人会吗?必然和你一样。所谓的凡事有度,在一个一定的范围内,而不是辩友您说得这么夸张。( L5 \9 U2 E) ?
3.对方辩友您说到如果您是老板,一定会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我想说这种思维的人一定做不到老板这个位置,企业靠什么生存,如果每个员工做的活和你支付的一样多,甚至你支付的还要多与员工给你创造的,你的利润何在?你开企业的目的何在?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为了造福社会?敢问这还是企业吗?请对方辩友再阅读一遍企业的定义。! i5 t2 M8 h# [0 a7 ~+ ^
4.您说到“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不是员工付出的多,企业给予相对少的企业的薪资水平就一定没有竞争力?假如你开一个公司,员工付出的少于你给予的,你给员工3000元,而我的员工做得相对多,我支付4500,一定没有竞争力吗?不见得。如果咱俩是同类竞争企业,你认为员工会到哪个公司?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谢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130

听众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746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9-6
最后登录
2022-8-3
积分
201155
精华
51
主题
273
帖子
6791

中人守护者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小天使勋章 春节活动勋章 最佳辩手 月度伯乐勋章 案例达人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我考证 乐分享勋章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妙笔生花勋章 校招达人勋章

8
发表于 2011-10-30 22:24:17 |只看该作者
AMUWANG 发表于 2011-10-30 20:55
$ ~9 m; Q' i& l3 n  j) E企业和员工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已经不是甲方市场,而是乙方市场。+ B6 d0 W- p) ?- e2 ]% _1 y9 m
给不了钱,连人都没有更别提做事了。更别 ...
1 m! \  q! _, p( `
对方辩友,您好!" o6 [; S" T. e" g% g6 v; ~
我对您的观点提出以下观点:! E$ \7 E" _' M) ~- u
1.辩友您没有理解辩题的意思,辩题说的是在企业中员工干得多少和企业给的多少的问题的博弈,而不是您说的给钱和不给钱的问题,题目没说不给钱啊?不给钱还招人,这恐怕是霸王企业吧?
8 d- v8 B; D* J2 w4 f2.如果您是企业的老板,你会在员工做出任何绩效之前给予员工奖励吗?如果是,你凭什么标准?他是你亲戚,朋友?中国平安、华为通讯都实施股权激励,都是在若干年后行权,根据高管的绩效行权,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企业先给他的职业经理人5000万,并说:钱给你了,好好干吧!这个谁能相信?
0 [* E" E: Y3 ]+ j: s- O8 A- s3.您说要看到员工的潜质,请问:如何在员工付出之前看到他的潜质?有什么办法?请对方辩友明示指点;此外,从潜质开发角度任用员工,请问:如何任用?如何开发?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15 谢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20

听众

3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签到天数: 730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12-16
最后登录
2023-8-7
积分
39023
精华
0
主题
129
帖子
2569
9
发表于 2011-10-30 22:24:32 |只看该作者
比较赞成反方的观点!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10 谢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您可以更新记录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让好友们知道您在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

听众

21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5-6-13
最后登录
2014-1-9
积分
215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93
10
发表于 2011-10-30 22:41:57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比较赞成反方--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 t! h- t$ @! E+ C6 A; z1 }7 M8 |6 O  B( X# d5 ]* U5 d* p
付出与收入是成正比的,创造的价值不高,老板肯定不会给相对多的收入.
' |5 _3 G. W7 g; c( J6 \2 V  W加薪的机会,机遇也是靠自己争取的,正常情况下表现出了高绩效,老板是会看到的.1 e# b, v5 c* k6 \, J
即使当前老板看不到,也是以后跳槽的资本.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谢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