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4-26
- 注册时间
- 2008-7-19
- 威望
- 14076
- 金钱
- 89547
- 贡献
- 4173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45357
- 日志
- 66
- 记录
- 60
- 帖子
- 11061
- 主题
- 844
- 精华
- 60
- 好友
- 2826
签到天数: 124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注册时间
- 2008-7-19
- 最后登录
- 2023-4-26
- 积分
- 145357
- 精华
- 60
- 主题
- 844
- 帖子
- 11061
|
沙发
发表于 2010-1-17 10:1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如何管理“鸟人”
在人群中,在单位里,总会有一些“鸟人”的。; \3 w0 D* ?: k7 m4 O
" D' @3 }4 h/ U1 w6 r3 i6 t
现代“鸟人”如李云龙,古代“鸟人”如鳌拜。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总会有这样一些“鸟人”的。! K5 U+ E1 H* y* b0 a8 O2 }
* K( o0 M. \8 ~9 L
“鸟”这个字有一个意思,在中国俚语中颇为不雅。野史载:
) H0 \# O' ~* ]' ^! o3 |
: |) _9 p6 D& a% J6 ` 苏东坡想用“鸟”字开佛印的玩笑。苏东坡说:“古代诗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举例说吧:‘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 % l5 F, {! I! L3 z4 L2 |
佛印淡淡地说:“这就是我为何以‘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 I# ]4 A x+ z# Q U
) m8 r% Y$ U) x* {3 R2 J% r9 h 妙!是在是妙!!这段野史很是搞笑,苏大才子总是在佛印面前吃了不少哑巴亏。前有“佛与牛粪”之典故,此有“鸟人”之笑谈。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看来得改改:“东坡遇高僧,才子变鸟人。”
$ ]3 c! |7 s$ ^1 z5 Z
( q- ^6 N, G: f 一家企业里,出现“鸟人”并不一定都是坏事。“鸟人”顾名思义,乃能“飞”的“鸟”,一如庄子笔下的大鹏,看似“俗”而为鱼,忽而“鸟”而化鹏,逍遥上演一出:“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千古美谈!
3 v2 `: P$ T5 V' S8 N* g/ s; B5 w; j. C j/ P+ x
但话又说回来,“鸟”性太强又不见得是好事!“鸟人鸟人”毕竟还是人不是鸟,因此,他还是需要“人化”的管理。否则任由发展,最终团队组织不免将“作鸟兽散”!" e5 u+ F4 R: j3 L7 h# E! f
; u9 W/ H# J( I9 |2 e
“鸟人”在单位里一般指的是持有一技之长或“皇亲国戚”之人。他们或居功自傲,或目中无人,或高高在上,或呼风唤雨,或目无长幼,或恃势凌人。凡此不一而足。5 I7 k7 O# r+ C2 n% t. T
6 o$ T( S- F9 l7 S
管理此类鸟人,方法很多。简而谓之:一曰“道”,二曰“法”,三曰“墨”,再曰“儒”。
6 j- U P' z+ x, s) G" t7 S0 ?8 m
, p, _% v1 C3 V. M 所谓一曰“道”。乃以道家思想之“静柔”之术应之。轻易不发作不表态不参与不镇压,乃静观表演,觅其短处,一击中的。以给“鸟人”以强烈挫败感,如故事中之佛印和尚。! a; r- a6 U, Z! k
X# H6 Y$ Z! d j& r, x. ^7 O4 T: X
所谓二曰“法”。乃取法家思想之“法术势”之要领。“法”者,是指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办事,不管职务高低功劳大小一律等同视之,这样一来,“鸟人”再“鸟”,至少还有个“鸟笼”管着他;“术”者,是指调动一切方式对“鸟性”作全面的了解并施以合适的管理办法,比如可以交给他一项他并不擅长之任务,以其完成的不完美,从而让“鸟人”知道自己并非“完人”;“势”者,是指作为鸟人的领导,必须具备作为领导的威势和修为,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是也!
# h9 U8 S ?8 N* j: } N, g: D6 Z) q4 T
管理“鸟人”前先看自己是什么鸟?对于管理者来说,则一定要作头大鹏鸟!
) S9 y4 ^0 _0 }0 @( X
* ~1 M- w, x3 u$ [ 以大鹏之胸怀而包容;以大鹏之魄力而惩罚;以大鹏之言行而感化;以大鹏之高度而审视;以大鹏之出击而决断。+ B% Y0 c2 R6 g. B* S! S
5 `. h* g% v2 [3 @* X3 }2 u' u 所谓三曰“墨”。墨家子弟素以实践亲为而为人称道。对于“鸟人”,就不要让他天天在树枝上欢鸣调情,让他下下市场,让他做做具体的事务,让他亲自管理一个部门,真有本事就是人才,整砸了就露出“鸟人”本性,自愧也!羞愧也!惭愧也!还敢随便“鸟”??
( b% t1 `! ^* {! X0 y6 j; o A0 O; {3 B+ Q- o' P! b
所谓再曰“儒”。乃取儒家思想之“仁爱”之精髓。对于“鸟人”,一方面认同和肯定其超强的能力和专有的技术,并给以相应的待遇和尊重,但同时对于其不合适的“鸟性”,则尽量给以“感化之仁”和“摄心之爱”。以通过人性的挖掘涤除“鸟性”的污染,让其从内心自觉自愿地变成“好鸟”。不要忘记了,这是在中国,不是“小日笨”也不是“大霉国”,一味冰冷的制度也并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
, j* j% J. ]: H9 k
) N$ L' }# K: Z: A) o 对于“鸟人”,给他四棵树,名曰“儒墨道法”,枝头一鸣,鸟性尽显。所上四者皆备,树之长存,“鸟”将焉附? ; v+ o- ?9 }" E, ^5 i- C: H; p r
G" {6 V# }4 o ---以上内容取自国学培训师何逸舟老师国学培训课程《国学商道--如何管理鸟人》片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