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11-3
- 注册时间
- 2006-2-22
- 威望
- 0
- 金钱
- 201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0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7
- 主题
- 19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2-22
- 最后登录
- 2006-11-3
- 积分
- 201
- 精华
- 0
- 主题
- 19
- 帖子
- 67
|
案例:上海一家外资企业,下设了一家工厂,他们发现当地另外一家工厂在生产和本公司一样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技术成分完全相同,他们怀疑公司内的一名业务经理与此事有关,但是通过了解对方工厂的注册信息,又没有发现这名经理和对方工厂表面上存在任何关系。鉴于此,该外资企业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调查。
" M# k) c7 g% h; C通过调查发现:
4 {% S4 A' N4 ?6 f) I7 o; u0 _对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挂名的几个经理虽然都不是该外资企业的员工,但是对方工厂的全部产品资源和技术信息都来源于该外资企业,透露这些信息的正是该外资企业的两名业务部经理、一名技术部经理和一名仓储部门的经理。而且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这四名经理不仅经常发生盗窃公司内部办公用品的行为,跟严重的是,他们还把这加外资企业工厂的包装桶(装油脂用的)运出厂房,直接“送”给对方工厂使用,而这些行为都是在该公司保安部门的“配合”下完成的。更令人吃惊的是,对方工厂的劳动人员多数也都是这家外资企业下设工厂的工作人员。他们日常在外资企业工作,下班后和周末就去对方工厂工作。* s M7 d0 |3 S( e8 A- n! Y' r; Z
这个案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职员道德危机案例。
. y' g4 o$ H, b, w" y1 S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家工厂都设立在上海郊区的一个村子里,工厂里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地人,涉案的这三名经理又和这个村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才会出现这么有组织,而且非常猖獗的现象。
" f) f5 u# ]6 K: f h" g# o" g两名业务部经理、一名技术部经理:涉嫌盗窃罪,以及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罪。% @) P4 M; E3 D/ y
一名仓储部门的经理:职务侵占罪
0 j+ r! U- H) K# p保安部门的工作人员:盗窃罪、职务侵占罪的从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