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4-30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3203
- 贡献
- 145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34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42
- 主题
- 44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8-4-30
- 积分
- 3348
- 精华
- 0
- 主题
- 445
- 帖子
- 1342
|
“现在我情况非常艰难,你要是不能理解,我们就分手!”已经是美国西部时间晚上10点多,王涛(化名)放下电话,又一次有了内外交困的感觉——这种感觉,他在7年前刚到美国时有过,那一年,他和一同从北京来纽约的妻子离了婚。
现在,王涛和身在上海的女朋友又到了濒临分手的边缘,而起源正是今年7月开始的公司全球裁员计划。现在,他仍在美国硅谷Intel总部工作,但职业生涯的压力,第一次如此真实的出现。
这同样是Intel的压力——上一次大规模裁员,已是十年前的事情。3个月前,Intel发布了有史以来“最令人失望”的一份财报——2006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8%,今年以来的股价下跌了22%。今年7月,公司首席执行官欧德宁表示,必须削减掉冗员,为公司节减开支。随后9月5日,Intel宣布裁撤大约15000名雇员。
这是与公司规模相符的裁员链条——先是全球裁掉1000名经理,之后Intel印度裁掉1000人,紧接着9月初,Intel马来西亚也开始第二次雇员自愿解职(VSS)计划,最终可能裁员1000-2000人;而以色列、新加坡等也都进入了裁员范围。
Intel中国还在惶惶等待具体裁员方案,总裁杨旭说,“中国将不是重灾区”。但在硅谷早上7:00,王涛刚踏进办公室准备新一天工作时,大洋彼岸的那一端,北京时间晚上11:00,中国深圳,晓林(化名)正在写博克,而标题就是——我被裁了!
硅谷:王涛的压力
2004年7月,王涛进入Intel做芯片研发。他喜欢以工程师文化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只要做好自己手头的技术活,其它轻松而简单。他的经理Brown每天早上11:00到办公室,对下属非常宽容。周末是固定的休息时间,王涛和朋友相约去打篮球,跑步,去郊外爬山,这样的生活,稳定而惬意。
但这样的轻松王涛享用了不到两年。今年6月,事情开始发生变化。一些陌生人出现在公司——他们开始在公司各部门进行考察和调研,并和员工进行询问和访谈,分析部门的业务和开发情况。“这是专门请的一个咨询公司”,王涛说,公司内部隐约开始感觉到裁员的气息,“但那时候更多讲的是重组,把一些不赚钱的部门和业务卖掉”。
7月13日的早上,气息变成了实在的信号。王涛和其他员工一样,收到了一封名为“一个重要且艰难的决定:经理裁员”的邮件。而邮件的内容让他有些恐慌——“在公司全球范围内裁减1000个经理职位,这个决定影响到从公司高管到一线经理的各个层面”。
“第一个会是谁?”整整一天,办公室气氛凝重。晚上,王涛第一次在电话里和女朋友发了脾气,虽然知道女朋友什么错也没有,但王涛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焦躁和不耐烦,同样是第一次不超过15分钟,王涛就匆匆挂断了电话。“裁员只是经理层面,也许和我们普通员工没什么关系。”王涛这样安慰自己。
变化异常迅速。第二天一早,王涛走进办公室,Brown已经在座位上了,而那是早上7:30。突然之间大家达成了共识,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更长了——以往6:30下班的时间自然被延续到了9点以后,而王涛所属项目成员,也被Brown召集搬到了一个房间集中进行开发,“大家集中在一起便于讨论和沟通,有利于增加效率”,Brown的解释让大家明白,今后要更加努力才会保住这份不错的工作。
至于以前被天经地义认为是休息的周末,也成了加班时间。女朋友在MSN上一个又一个的留言还有一封又一封的邮件,王涛都挤不出时间去细细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