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7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1938)

[复制链接]

34

主题

4

听众

60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12-29
最后登录
2007-1-24
积分
60
精华
0
主题
34
帖子
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13:0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1.Barnard,1886-1961)是西万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他早年就学于蒙特赫蒙学院,19O6-1909年在哈佛大学读完了全部经济学课程,因缺少实验学科的学分而未获得学位,后来却由于他在研究企业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过7个荣誉博士学位,他于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作,1927年起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一直到退休。他对组织管理工作的极大热情还使他自愿参与了许多社会组织的活动。他帮助制定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政策,在新泽西紧急救济队、新泽西感化院、联合劳务组织担任过领导职务。1948-1952年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担任过美国新泽西巴赫协会主席。 - D$ ^8 _5 V1 a3 ]4 \) N( |  巴纳德在漫长的工作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并深入分析现代管理的特点,写出了许多重要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著作。该书连同他10年后出版的《组织与管理》是其系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作,是其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他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它们都是社会这个大协作系统的某个部分和方面。这些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保持秩序和一贯性所不可缺少的,而非正式组织是提供活力所必须的。两者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所有的协作行为都是物的因素、生物的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不同因素的综合体。 D+ }7 n9 N. w5 e  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相互协作的许多人组成的。个人可以对是否参与某一协作系统作出选择,这取决于个人的动机包括目标、愿望和推动力,组织则通过其影响和控制的职能来有意识地协调和改变个人的行为和动机。对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巴纳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系统的“能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协作能率是个人能率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就把正式组织的要求同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这在管理思想上是一个重大突破。0 o6 d, U- E: K) b1 r+ |9 g   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 d* `- S: p) [* m& w. p& t  (1)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6 k$ s3 F# y( y   (2)促成个人付出必要的努力;; j2 g1 Y/ o' h n4 @; A. b   (3)规定组织的目标。7 Z+ W2 z3 ^: V, @6 t0 e7 J& y- h   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组织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 ( [' Y9 h5 S. J6 o  管理的艺术就是把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综合起来。巴纳德用了“感觉”、“ 判断”、“感知”、“协调”、“平衡”、“ 相称 ”等词语来表述管理过程。 / t/ X4 W) p) M: K. g: Z) A  经理人员作为企业组织的领导核心,必须具有权威。权威是存在于正式组织内部的一种“秩序”,是个人服从于协作体系要求的愿望和能力。要建立和维护一种既能树立上级权威,又能争取广大“不关心区域”群众的客观权威,关键在于能否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对话)系统,这一系统既能保证上级及时掌握作为决策基础的准确信息,又能保证指令的顺利下达和执行。要维护这种权威,身处领导地位的人必须随时掌握准确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还需要组织内部人员的合作态度。巴纳德对信息交流沟通(对话)系统的主要要素进行了探讨,他们对于大型组织(企业集团)建立权威至关重要。5 L4 S8 |* u$ P% }( v( E   组织的有效性取决于个人接受命令的程度。巴纳德分析个人承认指令的权威性并乐于接受指令的四个条件:+ ^, @* V, N9 ^, B   1、他能够并真正理解指令;, O; {5 ]( V0 A1 \* G! \   2、他相信指令与组织的宗旨是一致的; 4 }4 [9 F9 s4 ]' c  3、他认为指令与他的个人利益是不矛盾的; 1 V5 ]: e8 t- n4 F' k$ O; f. E  4、他在体力和精神上是胜任的。 2 }$ G1 P# v) Z& _) a  经理人员不应滥用权威,发布无法执行或得不到执行的命令。1 n% ^( [- X2 a+ s( D   巴纳德在《组织与管理》一书中再次突出强调了经理人员在企业组织与管理中的重要领导作用,从五个方面精辟地论述了“领导的性质”这一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带根本性的问题。 , T' ]$ l/ B# i1 \/ l$ K  1、构成领导行为的四要素:确定目标,运用手段,控制组织,进行协调。' ]+ L4 Y, D# [3 ]+ |! G4 F3 Z   2、领导人的条件:平时要冷静、审慎、深思熟虑、瞻前顾后、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紧急关头 则要当机立断,刚柔相济,富有独创精神。; P Y- M! i' I. g* f' w' t   3、领导人的品质:活力和忍耐力、当机立断、循循善诱、责任心以及智力。8 B9 S& {" v- f   4、领导人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培训增强领导人一般性和专业性的知识,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平衡感和洞察力,积累经验。7 g. j+ o4 S2 n; \% v   5、领导人的选拔:领导人的选择取决于两种授权机制——代表上级的官方授权(任命或免职),代表下级的非官方授权(接受或拒绝),后者即被领导者的拥护程度是领导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领导人选拔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其过去的工作表现。 2 o- p# ^1 T( C  巴纳德在组织管理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后来的许多学者如德鲁克、孔茨、明茨伯格、西蒙、利克特等人都极大地受益于巴纳德,并在不同方向上所发展。1 u# E7 p9 ^% l5 Y' c0 W   对于经理人员,尤其是将一个传统的组织改造为现代组织的经理人员来说,巴纳德的价值尤其突出。因为传统的组织偏重于非正式组织和非结构化的决策与沟通机制,目标也是隐含的,要将其改造为现代组织,就必须明确组织的目标、权力结构和决策机制,明确组织的动力结构即激励机制,明确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机制。 1 j2 a3 o* Q# `8 v* Q8 }  这三个方面是现代组织的柱石;同时在转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用非正式组织的力量。这一点对我国当前的企业改革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