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5-7
- 注册时间
- 2007-1-26
- 威望
- 0
- 金钱
- 80
- 贡献
- 5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8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8
- 主题
- 28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1-26
- 最后登录
- 2008-5-7
- 积分
- 85
- 精华
- 0
- 主题
- 28
- 帖子
- 38
|
将教授科研课题经费的一部分“转化”为博士生生活补助,这岂不违背国家有关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的规定?岂不导致科研经费“生活化”,使科研课题成为教授与博士们的共有“生活必需品”?
为提高博士生的待遇,近日北大大胆实践,出台了一个措施:博士生每月待遇,将从330元涨到780元。
过去,每月拿330元的博士生们,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实在可怜;这回,他们的生活补助增加了,合乎情理,可喜可贺。可是,欢乐中我们不应漠视一个事实——这几百块钱“来之不易”。
为提高博士生的待遇,北大领导显然做了不少计算方面的工作,终于,他们除了出台这个新措施之外,还给了它一些细节上的“解释”。330元以上的450元,来自何处?在国家没有增加这方面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北大只好寻找“另类资源”,使出“另类招数”。按正式规定,对于应用性强、经费和收入较丰厚的工科而言,450元完全由博导自己来出;对于应用性弱、经费和收入较有限的人文学科而言,博士生们就拿不到780元了,他们只能拿690元,但330元以上的份额全部由校方承担;对于介于二者之间的社会科学,处理方式则相对综合一些——学校出450元中的220元,其余部分由博导自己出。
北大领导为了做善事而绞尽脑汁,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使出“妙招”,做成了事,这无疑值得夸耀。然而,这一举措听起来不知怎么地总存在某种不顺耳的成分。
博士生生活补助中国家提供部分之外的450元,其来源表面上已有明确规定:除了人文学科之外,其中有50%到100%来自博导自己。使什么法子让博导们掏钱?领导出了一手“硬招”:这些钱要么从博导的科研经费中直接提取,要么从他们的工资里“挖”。于是,这些日子来,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和博导们都在忙于讨论,在种种微妙的压力下(比如说,若是说自己不愿出钱,那肯定会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的坏博导),最终纷纷提供了自己科研课题或工资账号。可见,北大博士生待遇的提高,既有校方的贡献,也有博导们的贡献(可以表扬博导的宣传还没有)。
新措施要求博导从自己的科研经费或工资里切割出一块来“养育”他们的学生,这听起来似能呼应我们这个称门人为“食客”的传统。然而,这其中也不是没有问题。国家有明文规定,科研经费不能挪为私人生活所用。将之挪用于学生身上是否合理?另外,规定博导若无科研课题,便应自掏腰包,也难以让人理解。假使我们可借助教育改革的某些时尚词汇,将教授与学生的关系形容成“卖方”与“买方”的关系,那么,如此一来,让教授出钱养学生,不等于是在逼迫卖方在买方拿到商品之后还要给他金钱上的补贴吗?固然,对于坚持教育不等于商业的我国来说,这一形容有不妥之处。但即使我们不这么形容,而更现实地面对我们的时代,那我们也不应无视一个事实——这一举措可能无形中贬低了“脑力打工者”的劳动价值,也可能在教师与学生间建立一种不怎么可爱的“买卖关系”。
博导给博士生出钱,让他们帮做课题或协助开展“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做法,早已盛行于一些学科的“民间”。能来钱的导师,甚至有一个月能给学生上千元“待遇”的,使诸如我从事的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博士生感到分外眼红。对于他们而言,北大出台的这个新措施,对某些学科而言,可以说无非是既已存在的“民间实践”的“官方认可”。
可是,如此的“官民接轨”合理吗?
教育管理者在提高博士生待遇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赞赏,但其措施“落到实处”后所实际造成的结局,却有令人费解之处。这些年来,中国出现“学位大跃进”,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博士生待遇,必将给学校带来财政负担。在缺乏充足资源以推行新措施的条件下,有关部门一面“硬扛着”,一面将部分责任向下推,造成负担“层层下放”的局面,最后,受苦的是高校基层管理部门及教授。在学校卸去行政开支等方面的负担之后,院系本来就有“挣钱养家”的责任了。现在增加养博士生这一条,对于个别富得流油的院系并不算什么,但对于多数致力于严谨教学与科研的院系而言,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些科系,本来就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此时,却又多了一项“任务”,学校只好再将责任“下放”,要求没有科研课题经费的博导自掏腰包。这措施在博士培养事业中,实属“前无古人”(我可能错了,据说此前已有清华的先例)。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关措施将教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转化”为博士生生活补助,这岂不违背国家有关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的规定?岂不导致科研经费“生活化”,使科研课题成为教授与博士们的共有“生活必需品”,而使人可以明目张胆地将科研课题当作与科研的本来目的(学术创新)无关的生活实践?
但愿我不是在写一则“新儒林外史”。我绝对支持提高博士生待遇,也将一如既往地为他们着想,但我却不能因之而舍弃分析。我以为,只有将这好事背后的那些事与我们时代特有的种种“教育怪现状”关联起来,才能得到更充分的解释。
来源 世界经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