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7-19
- 注册时间
- 2006-4-12
- 威望
- 0
- 金钱
- 641
- 贡献
- 176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81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89
- 主题
- 499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2
- 最后登录
- 2010-7-19
- 积分
- 817
- 精华
- 1
- 主题
- 499
- 帖子
- 1589
|
沙发
发表于 2007-4-25 16:3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IBM对人力资源的六大建议
“年轻员工占有相当比例,这是亚太地区人力资本在全球两项领先的主要原因。”IBM业务咨询服务部人力资本管理部门副合伙人邝德佳分析说,IBM的报告表明,亚太地区拥有全球所有地区中年龄最小的员工,另外,“市场的成熟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年轻员工的比例增大同时也导致人员的流动率增加。
3 {9 A1 U# H+ `+ V1 ^$ q$ V! ^
2 m0 }; \, C; n8 e% M0 t 如何留住人才也成为亚洲企业的最大挑战,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中高级管理层的主动离职率为全球最高。一方面亚太地区的企业投资人力资本多于其他地区,但同时中层以上主管的流动率居于全球之首,这样的矛盾如何消除或者缓解?
& Y$ ]) G* x8 P; H5 ~, t! A
) {6 B2 \( k$ _9 x1 P4 X b 邝德佳认为,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开始就进行过度投资。如果为了让这批人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所用,但又不能在现阶段给予他们合适的位置,这就容易导致员工自己出去寻找新的职业机会。“这样的话,投资就会被浪费。”邝德佳说。
+ \, o+ i5 ?" @8 W$ t7 e( F9 T4 ?- M
8 }+ f3 V$ J4 Q$ n8 T! H8 U9 P" q 建立一种好的公司文化是解决两者之间矛盾的好办法。“看什么情况下员工会考虑离开公司。”邝德佳分析说,如果员工因为20%~30%的加薪诱惑而离开公司,那么说明公司的文化出现问题,而如果员工因为50%的加薪诱惑而离开公司,那么说明员工“转会”时的成本较高。
6 v9 R* n+ I! ~4 c" M
1 v* R5 w+ ?* L: |6 k& h p" ~ 此外,邝德佳指出,由于中层以上人员离职率的增加,基层的人员流动率相对较低。统计显示,在美国,高层人员流动率相对低,但是基层人员流动率高,“因为上面不走下面不动,没有提升的机会”;在亚太区,当高层的流动率高了,基层的流动人员就相对少了,“因为他内部提升的机会大了”。" _$ }7 ]' P8 N& z- n0 Y" J1 q7 A
8 m3 r0 }% {# {0 e6 J! h 中国企业面临考验
: g5 R' l1 u* y. q" h4 K. R# I1 \! }& `; @3 X4 A4 U; F
针对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本管理领域的表现,IBM业务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人力资本管理负责人FrancisKwong表示:“中国是一个成长性的市场,但遇到的人力资本挑战跟那些正在走向成熟以及势头低落的经济体所遇到的挑战一样。”他分析说,在中国,有着一大批处在不同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的公司,因此全球人力资本研究中比较突出的人力资本管理问题,在中国也正在发生。2 J b( ~# o: Y# n# M
7 e0 H/ ~, [( a1 C 事实上,在中国不同类型公司的人力资本管理有很大差别: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支配人力资本时强烈地受到政府日常工作事项的影响,而大多数跨国公司都采取母公司的人力资本管理办法,新创公司和成长性公司则很容易吸收最成功的人力资本实践经验来建设自己的人力资本管理体系。' B3 q8 I3 B6 [ V" N# Y
2 A- b6 y) O' v9 q2 d: D; A
邝德佳说,目前国有企业的人力体系是按照计划经济体系发展而来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原有的体系并没有得到更新,没有与企业同步发展。表现在,国有企业人员多,但人均生产力不高;高层管理者采取任命制而非竞争上岗等等。
$ }) z2 U2 {5 B1 C
6 e9 ]4 [& ?( {7 e# u8 y: q, f. ]0 p, r) G 对于民营企业目前的状况邝德佳也表示忧虑。家族企业的家长制,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并不是非常有利的。“对于民企来说,它们没有包袱,很灵活,因此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管理体系时,可以应用些新的理念。”
- U( L5 a3 { T
, A# V4 `, }& x! C ` 在分析跨国企业时,邝德佳认为,跨国企业的强项是采用全球统一的运营基础,但他同时建议说,跨国企业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些公司会发现,到中国以后,它们从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可能不适用了,重要的是它们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