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11-12
- 注册时间
- 2007-10-17
- 威望
- 0
- 金钱
- 14
- 贡献
- 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10-17
- 最后登录
- 2007-11-12
- 积分
- 15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5
|
宽带薪酬的适用条件一、宽带薪酬不是“万用药”,一试就灵。运用这种薪酬设计的企业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宽带薪酬通常情况下,在技术型,创新型企业实施,这类企业多以“无边界”组织出现,强调低专业。很多引用这一体系的化程度,多职能工作,跨部门流程,技术工种的团队组织企业都是技术型,创新型企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宜引用这套管理模式。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薪酬级别在十个级别之内可以看作宽带薪酬模式,但没有对企业规模的限制。
二、基本适用条件要求。引用宽带薪酬模式的企业至少需要具备4个方面的条件才适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明确,引入宽带薪酬对企业的现在、将来会产生多大的作用;组织结构形式是否和公司发展相匹配;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很完善;技术上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
三、起薪的确定。起薪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但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做法是:因“企”而异,每个企业会根据自己的规模、盈利能力、员工能力等一系列指标来设置。
四、国内企业不宜一哄而起。(1)宽带薪酬并不是基本工资中必备的技术手段,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的战略调整而变化。对于一般的企业,如果短期内的战略变化而导致宽带薪酬的变化是件比较繁琐的事情。(2)是国内企业的薪酬改制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随着企业市场化的走向不断加强,在薪酬制度方面也必然会市场化。但目前阻碍宽带薪酬管理模式的人力资源并没有真正市场化,企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匆忙上马宽带薪酬必然存在巨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许多企业在薪酬管理体系以及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制度并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宽带薪酬存在风险和困难。因此,建议国内企业先把窄带(现有薪酬管理模式)基础工作做好的前提下,逐步引进,运用宽带薪酬这一模式...
转自《世界经理人》
————————————————————————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
个人觉得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不错的~现在一些国企在组织架构没有变革的情况下仍然运用宽带薪酬,个人认为是不适用的。
但文章说的某些点仍然不够具体,顶多是指导思想。比如:要符合企业的战略。什么样儿算符合企业的战略啊?
——转载自“中华薪酬网”(www.xinchou.com.cn)
(欢迎大家访问中华薪酬网论坛及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