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12-23
- 注册时间
- 2007-8-16
- 威望
- 0
- 金钱
- 1653
- 贡献
- 190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18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50
- 主题
- 35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7-8-16
- 最后登录
- 2010-12-23
- 积分
- 1843
- 精华
- 0
- 主题
- 35
- 帖子
- 350
|
RE:[转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完全点评版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J$ |( R* K9 s
【李迎春律师点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为民事法律关系,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为民事合同,受民法调整。0 B4 l8 O4 }; D4 K) _, \. ~
0 m* B4 y+ v& v8 ~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n% S+ \# s6 m \5 \
【李迎春律师点评】:用工单位为什么要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协议?主要是为了逃避社会保险和合同期内正常工资调整,对此法律做了禁止性规定。
2 l, m& K2 X6 R4 S7 S6 a
: V% ?% _3 g* e2 A. R# E 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4 c% z0 w) H4 l! a9 S r: J4 B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 f: D( \* V% U0 g& ]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l1 W0 u4 p0 y' E" `, d' X
【李迎春律师点评】:此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义务。
2 V6 J4 A; | Y9 [. C0 O( Z 8 y2 U) i h Z# ]& ~ Y3 b4 N
第六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 ]3 i. p; r* ]# z% X 【李迎春律师点评】:经济越落后的地方,劳动力越过剩,劳动者被派遣到经济发达地区后,从劳务派遣单位领取的劳动报酬却还是落后地区的水平,劳动者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本条对此行为进行了规制。
. k( V7 ]! I/ S" x, v; T
1 {$ Q0 v$ w- b& j 第六十二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 P; n$ c" E8 o" A, U" `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2 D7 I) e0 Q. C2 p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 a9 @0 q. K- A. p+ v; L8 L9 \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 o, u# B" G) N7 N, I: u6 U% l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 C- a% Q: D) h# N* T, @! C, F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8 c, l6 N) j, M$ `4 b2 D8 n0 t7 ^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5 s% P/ z2 m" m" D; |* _+ J
【李迎春律师点评】:派遣过程的不透明,方便了派遣单位损害劳动者的利益。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杜绝劳务派遣的“暗箱操作”,规定了用工单位的义务,第二款规定了接收劳动者必须“自用”。, g6 z- O: k8 a
! z! v* R5 q6 A- F- k5 c: b% Q
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 a& F+ y; h0 K 【李迎春律师点评】:劳务派遣领域中对劳务派遣工往往不实行同工同酬,而是以身份计酬,派遣工的工资待遇比“正式员工”的工资待遇低得多,身份歧视问题突出,劳动合同法不遗余力的解决这些问题。
. g* E- E$ e- D6 j v' Y! N+ b5 d9 D8 H
第六十四条 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A2 O0 l' i5 p4 w0 _0 g# J$ O
【李迎春律师点评】: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工会的力量仍显得较单薄,本条的分量在本节中算是最轻。
# H, g, ^1 T6 U9 v1 y4 |& Q
; N( ^, A' O! a0 j8 w1 M; C 第六十五条 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P$ J- O- V( ~& T" x% k 【李迎春律师点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同样适用于被派遣劳动者,该支付经济补偿的,派遣单位同样需依法支付。
! F7 e( m' q& r% b2 s( P $ c- {% C( t- F) |" `, Q: p* m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5 o2 N* ^4 |. ]0 d 【李迎春律师点评】:被派遣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违法、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可以依法辞退。
; c# Y. q. l! {7 G; q & {" I; n" [$ r/ U4 K
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5 i# G# j4 k+ z
【李迎春律师点评】:实践中劳务派遣范围的随意扩大现象严重,发展到很多企业在长期性、稳定性的工作岗位也使用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大有成为主流用工形式之势,为了遏制这种不正常发展,本条明确了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 @% p, x1 w& ?+ \3 S$ Y
$ N& x: |9 Y/ X% O% m
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K7 D# T) z, c$ [; X% O2 k) O
【李迎春律师点评】:本条禁止用人单位为了规避用工成本自设劳务派遣公司的行为。9 u0 P" X X$ R
, @. x& ?4 }6 [$ ?" F% F8 }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 A3 e" G1 X; X) I& J4 Q& Y& t5 V 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8 ~& T( d% E8 ~9 U$ k& L7 y+ p2 v 【李迎春律师点评】:本条是对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定义,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3] WriteZhu('2003'); 12号)中的规定有较大区别。
4 Q$ P' s: F* D+ \/ S6 @; c , b5 t" [7 `! P* w% W( s& t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 p1 P0 u$ o# g2 W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5 o% G" S2 x% p4 E% t F p
【李迎春律师点评】:可不签订书面合同,可建立双重或者多重劳动关系,这就是非全日制用工灵活的典型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