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6-16
- 注册时间
- 2006-6-6
- 威望
- 16
- 金钱
- 1222
- 贡献
- 13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37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6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6-6-6
- 最后登录
- 2014-6-16
- 积分
- 1376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46
|
RE: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逐条解析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7 b% n5 z: T9 M4 m/ l
【律师解析】:在实务操作中,所谓的违法约定试用期,一般为以下几种情形:(1)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时限;(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了超过一次的试用期;(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约定了试用期的;(4)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注意这里的赔偿金,是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之外另行向劳动者支付的赔偿,既要支付工资,还要支付赔偿金,一个都不能少。; [. `/ h% s. e
$ k, [! a& R* P2 d5 b! z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 |2 r! r# ?* p) y3 P: l0 I; f; O 【律师解析】:严格来说,此条款设计得非常不严谨。从文意理解,这里的“责令限期退还”并“给予处罚”的实施主体均是劳动行政部门,但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扣押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200元罚款。可见处罚权在公安机关而非劳动行政部门。/ S& M4 b, [6 @: s/ ?) R1 @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4 k# y8 Q5 p9 Q2 ^
【律师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禁止的是两种行为即“担保”和“收取财物”,但本条却仅对“收取财物”设定了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的,法律却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 g6 o+ k! q4 ]7 `1 X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8 J" f/ r2 _, t5 H k/ y! [( D6 m 【律师解析】:“依照前款规定处罚”指的是依照本条第二款“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 j9 {: M- O* {+ S- p$ k
. w' G- l" o% p$ \% L0 S; G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 P( ]! m& o1 P, m0 E- T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 P( A; j- c! M! M4 |/ K- c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5 C# m/ s* k% S$ O* c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5 d. x" y* r, u8 C; C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a; L7 O& W# T' G( e! L
【律师解析】:根据本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不再适用支付拖欠或克扣部分的25%的经济补偿金,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不再适用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另外,在实务操作中,需注意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的前提是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而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不能一接到投诉就直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不能向仲裁机构或法院主张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标准的赔偿金。
6 k" c- y) P. B
8 L. Y. Y" f! w4 y 第八十六条 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D# \" c4 {: n7 z, ~
【律师解析】:假设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签订了2年期合同,在履行了一年后合同被确认无效,双方回到无劳动合同的状态,那么,一、此情况可否算是满一年不签订劳动合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此无效劳动合同是否计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签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如果都不是,那么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带来的后果却对用人单位有利,这似乎违反法律所追求的公平与正义。/ g/ H# ^# M& F# B4 q
@3 H" d$ H7 z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R+ k+ P+ D% _. ]1 y6 l- g
【律师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从理论上来说,不通知工会也算是“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是不是也应当按照二倍标准支付赔偿金呢?! L5 A' M; J7 a
( |+ \! L! M% Q
第八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L$ _: Y5 W% s, Q& D+ G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 |+ Y4 r3 N2 \) N0 ?" k& y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 H0 s4 H1 w& k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6 V5 y, P' O( F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C) K+ W) R, Z, k
【律师解析】:这里规定的行政处罚,劳动行政部门无权行使。5 Q2 ^( Z/ N. S& c6 t* Q
4 ^- x% g! Y; ]) f/ Q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0 j& V7 |1 p% O, @ 【律师解析】:劳动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需提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劳动者因此受到的损失。' ^* G, S1 C, z* w8 Z
# h3 M P" b' a2 x# R" F; B% A: U0 Y* G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U0 k) \9 Z% C1 } 【律师解析】: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指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责任指的是赔偿下列费用:1、招录费用;2、培训费用;3、合同约定的其它赔偿。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赔偿损失。
& A0 i% `* \% a6 T% c
: ]8 `! ^) `/ J+ `/ V- @1 L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O% g- t: e, P% i+ z/ h 【律师解析】:实务操作中,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审查前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向劳动者了解其是否对前用人单位承担竞业限制义务,以避免法律风险。4 k( s B- R4 ?
& G5 j) Z, ~0 A4 a* F h
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c" A: C% O9 B% _( A2 _" }8 f 【律师解析】:根据本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适用条件是劳务派遣机构的违法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害,本条未规定用工单位给劳动者造成损害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是否承担连带责任,实践中由于劳动者实际上是在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用工单位损害劳动者的利益更常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