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12-16
- 注册时间
- 2007-11-28
- 威望
- 0
- 金钱
- 15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11-28
- 最后登录
- 2007-12-16
- 积分
- 15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12
|
1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X( V5 I6 k/ V: G1 C
X) z; u) ~' n; m; Y6 Q问题: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在三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但第二十一条又规定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排除了第(三)项的适用,是否自相矛盾? a、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内,既然合同期内可以解除,试用期理应也可解除;b、如果把第四十条可解除的时段理解为试用期后的“正式期”, “正式期”可依据第四十条第(三)项解除劳动合同,但双方仍处于互相考察阶段的“试用期”却不能依据该项解除劳动合同,显然不合情理。
# {' ?- L5 k( ?3 Z3 ~: y9 X+ C" P z$ u/ X* M- }5 W
( @3 {. J5 g: l& K) y6 T S2 W$ k1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3 c ~2 _/ e% l& K/ f
$ w1 j) ~/ ]- j+ X: N问题:当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如果需裁减的人员只有19人,用人单位是不能裁减?还是可以裁减,但不需要履行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 w1 x) K! Q0 E* Y3 G" M8 ]; ]; e& y+ O$ @4 m
! W5 i; Z# J- z- g. \. e4 o3 ~0 g15、《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0 Y0 m4 V. Y5 o" t: A% Y6 S7 m
9 x2 `% y2 \ @问题:第四十三条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如果用人单位不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或者虽通知工会,但拒不研究工会的意见,并不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是否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 m) D8 e% M# V6 T* T4 ]+ _
4 S" y; _) v$ y/ k+ w3 E* q8 E( j! S. n. Y; }
16、《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 c% Q/ _/ z- U( Y
& p9 `" Q3 I1 {( k; G问题: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外,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9 Z5 M/ X- d( u. K* i
+ l- }, @" s& Q" c
6 }' J, V# E3 g+ M17、《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 Q5 _, L$ j! \4 S' Z5 s6 R; k* Q2 j/ m- C& [9 {; q
问题:本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两项强制性义务:解除合同时出具证明、15日内办理转移。如果劳动者在15日内未找到新工作,用人单位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到何处?
# x3 A- T( J% N [- n, t8 S- [+ G- S
3 _9 A6 G+ Y3 n5 B( ?+ g7 h) Y# d
18、《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i" |0 F* `: J e2 g, J
8 R- E- u* w) m/ I+ @" a: x9 ~问题:劳动者如永不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是否就免除了支付经济补偿的义务?“工作交接”的内容如何确定?如双方未对工作交接事项约定,是否就无需交接?
+ f4 l0 P2 |6 i9 v' E# t8 v* D+ u3 g X4 M# [% m; i4 j& C
9 A4 a% D, ~( S2 D8 f" a19、《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6 Y2 `0 L4 j& {' z; P7 r' {
6 M1 E1 ^( v" @% Z
问题:劳动者能否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I- _& t; T, D7 g- k) g
% [0 j( ~ s2 o) k' x0 t5 {2 c
6 H1 ] C% P9 m/ N ]20、《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b2 L2 N9 c) e1 Z
+ g: R7 _+ ]" h: c7 v问题:如果用工单位有本法第三十八条情形,未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如何救济?+ r( K5 u- t* W) S# L* H& H
3 o" s/ H) G' K. z* u# I& [3 W4 Z5 W
( A7 Q/ o0 V) ~" ]+ U9 Z- i+ F21、《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A/ d7 P) m4 Z' }
9 D; k: Q3 k0 O G& I问题: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者被迫提出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也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9 a) r# w! p& ?$ F; O' N; R% S& T
& G5 z$ N' I1 X( ?, d7 ~
# R9 H9 n" g, G. q) w* e2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3 C o. B# W( N3 N- U/ O
. A: U9 I6 g( i8 {问题: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支付拖欠或克扣工资部分的25%经济补偿金是否还继续适用?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是否仍继续适用?( \) R7 ~$ b! I9 o0 x
. d: W; B$ X7 ]" J9 f, @
7 Z% N$ S, w3 N# }23、《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Z: s9 q" C+ ^/ `2 l9 Q2 a- E6 D% v% ^' Y8 _
问题:本条规定的是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是用工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是否也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何法律依据?6 n4 z; |& N# b* j, P( a/ ]; A& C! o6 F
) U j8 T' j# A% h5 |
+ n9 t( k6 V! Z" f24、《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0 f) o! ^/ q/ g" i- J$ D0 ^# D/ q
' i. j3 X% p: B7 s4 ]# N问题: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后,通过学习知道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进行了限制,便赶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违约金,该约定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是否还需继续履行?
) c: A0 [% q# @- y: h/ z% V, o" W4 w# b/ r: d" G
% r5 V4 {6 B* n# H- {
25、《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 E" w, I5 N( [0 R5 R6 E/ }8 Y7 R' b0 Q% `
问题:如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2倍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在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是否也按照经济补偿的2倍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