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87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试与被面试

[复制链接]

34

主题

11

听众

4032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23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8-4-5
最后登录
2014-1-21
积分
4032
精华
1
主题
34
帖子
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11:0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两天为一家大型国营企业承担人才招聘工作,客户一方面出于利益关系平衡考虑,另一方面也希望做到专业,因此聘请我们来承担此项工作。由于他们招聘岗位均为企业后备干部,且客户处于企业改制期,迫切需要新鲜血液注入,因此公司自上至下都相当重视,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参与面试。整个项目持续两周,第一轮笔试,第二轮面试,完全由我们封闭组织。应聘者大多是一本的应届毕业生,总共12个岗位,收到的面试资料达300多份,可见求职市场的艰难。笔试主要是综合技能与素质的考评,通过考试每个岗位挑出5位候选人进入面试。 面试者与被面试者两个角色在我的人生历程中循环交织,在检阅别人时自己也被检阅,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有的只是时机与场合不同而已。即便是现在,我仍然想将来不定哪天自己仍有可能坐到被面试者的位置。因此,坐在主持与评委台席,仍在颤颤惊惊想自己过去被面试和将来可能再被面试的情景。对于被面试者的紧张与惴惴不安,十分理解也十分同情。 虽然之前在企业工作时也招过人,但真正作为专业评委还是第一次。事前对应聘者的资料与答卷进行过一次全面浏览,也作过一些面试问题准备。两天面试下来,感觉应届毕业生对于求职应聘依然很欠缺技巧,因此在这想将面试的体会总结与大家分享。 1、面试者事前缺乏对即将应聘企业的充分了解;对于企业的架构、业务情况、企业性质、隶属关系,甚至竞争者的情况,在进入面试前要作充分了解,通过网络或书籍报刊信息等。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董事长比较喜欢问的就是面试者对于自己单位了解有多少,了解越多,自然会认为应聘者对这次机会相当重视,被认可的概率自然会大大增加。面试中有一应聘审计的女孩,事先自称做过两个月的了解,对单位的资产状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事毕后几位评委碰在一起讨论时都相当惊讶,也很兴奋。 2、面试者对岗位工作的理解;常问的问题——为何要来这应聘,如何认识这个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做好等等。而应聘者大多回答的是态度与热情,内容空洞而不具体,回答较好的会从自己的优势、岗位要求、工作特点等入手归纳几点,有条理地表述出来,这一类的应聘者会给评委信心,评分自然会高一些。这一点仍然跟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充分与否有关。 3、充分把握问题背后的东西;其实评委每问一道题都有背后想了解应聘者的东西,而很多应聘者只能就事论事,太过诚实而缺乏面试技巧。比如问到性格中的长短处,好友或同事对你的评价等,有应聘者就说我的缺点是有点惰性,或者说我缺乏耐心,很直白很质朴,但太过诚实。其实面试中谈到的缺点要表现的只是优点的过度,不要就一些本质的缺点来谈。比如董事长问到会不会考研或考博,一方面是看有没进取心,另一方面会追问采取在职读还是兼职,其实问题已经问得很直白了,担心你的稳定性,而一些应聘者仍然回答含糊,不能干脆利落。 4、面试者的谈吐;问一句答一句——不主动、声音极小——胆怯、表达含糊不清——沟通能力弱,不能围绕重点来谈,从开始讲话就已大致把握一个候选人的综合素质。现场有很多硕士生,却表现得还不如本科生,同时答卷排在第一二的,面试分数却落后了,归因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场表现。这些需要个人锻炼。当然也不是夸夸其谈的都能是好的,要看岗位性质,比如技术性强的工作就不需要有多能说。 5、面试者的外在形象;应该说从面试者一进门,头3秒评委就已给出了印象分。从着装、礼仪、姿态上先入为主。有面试者一进门,着装不职业,不对号入座(会议桌上就一把椅子空着)——不够机灵,或者一坐下手一趴——非常强势不合作,或者坐姿很随意——对应聘不重视不尊重,面试过程中抓耳挠腮,等等,细节体现素质。 6、注意问题的陷阱;比如问到如何比较你的写作技能与口头表达技能,在得到表扬后在高薪、口头表扬、晋升中如何选择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是选择题,但实际上是在看你的价值观,或对能力的理解。一般情况下,这些问题答案之间都是互相关联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千万避免陷入圈套。 7、工作的热情、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工作能力、工作的稳定性,应该是面试者要充分展现的。对于品格类的,比如采购岗位中我们问到:别人给你回扣时,四种选择——严辞拒绝、婉言谢绝、收了自己拿、收了交公司,选择一项,并问到处理方式,这是看求职者的品德以及处事方式。这类问题一定要态度鲜明,并能有具体的理由来说明。

34

主题

11

听众

4032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23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8-4-5
最后登录
2014-1-21
积分
4032
精华
1
主题
34
帖子
315
沙发
发表于 2008-6-27 11:0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 面试与被面试

两天的面试中,评委由HR专家、岗位对应的行业专家、用人部门、用人部门上级和董事长组成,评分从礼仪、表达、性格、意愿、综合能力、专业经验知识与发展潜质七个维度进行,为避免内部关系有失公平,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结果取平均的计算原则来对入围选手进行排序。总体来看,面试程序较为严格,评分结果客观。作为评委,个人认为今后需加强的几点: 1、追问的能力;对于大部分问题,如果作为有经验、有准备的选手,一般能在提问之后比较有条理地说出一二三,作为评委的专业性,更多应该是体现在从选手的回答中找问题进行进一步追问,判断选手的应变与真实的表现。比如有位选手谈到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时,说到自己在大学时从同学那借了一台上万元的电脑不幸丢了,而家里父母下岗经济困难,然后自己历尽艰辛,通过勤工俭学、兼职、省吃俭用等,在没有依赖父母的情况下终于逐步还清了。过程中显示了他是一个比较有责任心的人。故事听起来比较感人,但事后体会:从这件事上他收获了什么、总结出什么,另外,这件事是不是告诉了他的父母,等等,追问才能进一步发掘候选人更多的真实表现。 2、倾听的能力;一天下来要面试20多人,要一直集中精力,保持清醒的判断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要避免放大一些选手在开场或细节上的表现不足,在面试结束后对整体情况进行客观评分,则更为重要。过程中倾听能力相当关键,前面谈到选手要听评委背后话的意图,其实对评委也一样,选手会模糊自己的表现,尽量往好的方面说,而通过倾听与发问,从中真正发现面试者的长处和短处。比如有人在谈到离开原来的工作重新应聘,是基于外地生活不适应与发展方向考虑时,有些评委一听生活不适应问题立刻就开始就敏感的“吃苦耐劳”方面穷追猛问了,最后忽略了选手提到的方向问题。 3、选手长处与岗位要求、企业发展的匹配性问题;过程中有一选手给大家印象特别深刻,一入场我就问他关于他在答卷中提到的“采购不重要,营销和包装才更重要”(本来应聘的岗位就是采购)的观点问题,结果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自己的观点,谈到对试卷不满的看法(英语题不作回答,说有证书为证,无须考试,浪费资源),很明显地表现出观点偏激。但在对专业的看法时,可以判断是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有能力,有独到的见解,属于“怪才”一类。最后评委评分出入较大,有特别认可的(董事长比较欣赏),也有特别不认可的(大多数评委,包括我,从岗位要求来看)。最终结果是排在后面,毕竟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他更适合做有开创性、需要策划出点子的事情,而不是目前的采购工作。事后总结选手的长处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但又属于“如果放对位置、引导得当,金子会发光”的类型,这类人员不应该以客观打分来判断,而应大家一起讨论,撇开本次招聘岗位来谈,为他寻找合适的岗位,如果有机会还是可以吸纳的。毕竟用人是用长处,当然也会担心这类人合作性不好,如果不是非常懂得领导的人来用,可能更是麻烦。另一方面也提醒面试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尽量避免担当此类角色。毕竟面试是第一道门槛。 通过这一次的面试工作,更深刻地体会到学校教育体制上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企业对于学生进入公司,一般认定至少要经历一年才能逐步上岗可用。人招聘进来,指导与培训更为重要。一环扣一环,才能打造企业的核心人才资源价值链。对于面试者,从学校人转化为社会人,从社会人转化为职业人,其路漫长,祝愿各位待业者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21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3-7-24
最后登录
2016-8-21
积分
21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81
板凳
发表于 2008-6-28 15:44: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面试与被面试

真的是学习了.以前只知道招聘各种各样的人,从未去做过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556    

0

主题

4

听众

108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2-18
最后登录
2009-4-17
积分
108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80
地板
发表于 2008-6-29 16:42: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面试与被面试

学习中:Z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42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6-6
最后登录
2008-10-12
积分
42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43
5
发表于 2008-6-29 23:29: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面试与被面试

能看到这样的总结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