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8-4
- 注册时间
- 2008-7-8
- 威望
- 0
- 金钱
- 2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7-8
- 最后登录
- 2008-8-4
- 积分
- 2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3
|
资本运作 ------------- 引载
* m% J$ Y* L q2 t: Y+ _. G* @+ X
9 p9 y& M4 N8 j& Z( o 茅盾的《子夜》,让很多文学青年知道了“多头”、“空头”,也很想亲身试一把这种一掷千金、大秤数金银的场景。但如果真正进入管理层面了,哪怕企业经营有溢价、有闲置资金了,在进入资本市场前,还是得万分小心。 n9 B. u. @) w; \+ s" P3 W
- I' H1 W6 ^) s9 M 因为企业进入资本运作阶段前后,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0 V9 s3 |- P8 U
8 F- J( o- ^8 N' s$ P. W) v 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资本市场”的事,好让各位不带幻想地进入。
, q* X v" s Q0 J. \4 X: F/ E3 y 1 ]) f; K3 A# L2 Y& Q! B6 Z
资本市场是个大圈圈。: I6 P# U$ q/ N8 b u
3 v# i1 }5 ^0 d* E$ O6 J 最外围的,是万千小股民,带了经商得来的小横财或是高薪阶层的积蓄,觉得其它地方都不好赚钱了,就来股市中“赶赶海”。小股民好运气的,能捡点实惠,能把自己的“股本”翻几番;不好运气的,就做“大闸蟹”,然后再出来打工。小股民们对股票的涨落没有控制权,基本上处于一个“望天打卦”的状态。. |5 e6 h) {+ G* m2 ]5 c( h
所以做个“优秀的”小股民,一定要记住如下三条:
7 u! W; {0 ~8 Y' Z$ ]/ n 一是切记“跟红顶白”——这段老张脑门峥亮面色红润运气好,逮哪只股那只升,抛哪只股那只跌,嗯,没问题,俺就跟着他买卖股票了;老李面色发黑出门遭自行车撞,得~,赶紧离他远点。内幕消息出来了,俩大庄家正“对赌”呢,就跟着最有势力最有银两的紧投资,那个弱的肯定输,站错了队让俺费银两,打死俺也不干。
6 g1 f0 U7 }- o# G/ }7 u 二是把家中的银子分成三份:两份交给老婆锁在柜子里,然后慎重地对老婆说:这是俺们的生活费和孩子的上学钱,千万别花。第三份你就放心大胆地投到股市里,输了也就输了,家里还有保命钱;赢了就不需俺说了。4 F& {. J2 _8 L. ?5 m+ P/ v
三是别称英雄与人赌,更别使气把钱扔——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准确”乱买ST股。一定要“扎根群众”,好多听点“内幕消息”,甚至请愿“多听不买”。出手时不是为了“意气”,而是确实“跟”了这只股好几个月了,把它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小股民一定要:“手上拿着几只,眼里盯住几只,耳中多听几只”。- |. v; M9 Z, T9 M7 J) y
! H& J% w/ r: P9 |8 G6 I
外围靠内一点的是一大帮子银行小职员,投资信券基金、私募行、股市期货外汇交易所里的伙计,这些好听点是“白领”,其实还是靠薪水过活,帮人数钞票有份,却还没真正到“玩钱”的阶段——之所以说得这么苛薄,就是提醒他们在“劳动人民”面前不要硬充“上帝”,得赶紧学会各项专业活,识得各种票据来还晓得一些金融衍生工具如何做。否则除一份干薪外,还真没其它前途。
- `9 s7 ]' [1 @" x) E3 W 6 k3 ^2 U- ~3 t* Q# j9 Y$ Z: d
居于外圈中层的,是各色各类的金融“经纪人”和“操盘手”,他们通常熟悉一只或几只金融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作,能够最快捷地把相关的金融服务做得最好。他们是庞大金融帝国的“手”,因为他们老练的操作,在瞬息之间,就能完成各地金融股市的联系与各种票证硬通货的交易。但他们仍不是资本的操控人,他们只周旋于各种“资本人”之间,通过过硬的资本操作技术获得较为丰富的“佣金”。日常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几乎都干不长,所以他们之间有“赚够钱,36岁就退休!然后去环游世界~”的箴言。如果他们36岁还未退休,一般就能晋级上一个更接近资本核心的圈子。
! q$ ], h0 T5 x
) ^5 x* k) @2 U8 ~. l B9 x) u6 k 在资本的外围到资本的核心之间,环绕着一层“精英带”,他们由百亿(USD)吨位级的商业银行、中小投资银行、各式证券股票基金、委托基金的总裁执行副总裁,世界顶级金融分析家组成。这些人分工十分细腻,有的只做某几类行业的投资;有的却专做某一类“概念性”的投资,如:天使、私有化等。但由于其对金融与金融衍生工具的精深的认识和强而有力的操作能力,都使他们成为了“半神”。& |' j G5 u) ^5 r# i9 }) s
俺有位朋友,24岁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修完金融课程后,进入一个地区的美国银行专事外汇交易,两年后就晋升为该行的副总裁,专门替外贸商人从事“外汇平衡交易”。26岁的她貌美如花,又具豪门背景,是城中公子哥们的热捧对象。但她入行至今,仍旧独守那间豪华大宅,因为一切世俗情感已几乎无法引起她内心的波澜。十几年来,每晚两点都要在熟睡之中被闹钟震醒,看完伦敦股市的收市价再看美国股市的中市价,每一个外汇数字的细小波动,她都得在记忆的深处中调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再预设这种波动可能引发的近期模型,然后再静静地默想半个小时,喝杯牛奶重新再睡——几乎每一个世界顶级金融精英,都是这么工作的。+ m. J1 y5 D2 I2 ~' [* M% q$ D
% S, G- c! e- E1 _" ?' {% S$ m 资本圈子的核心,蜇伏着一群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大鳄”,他们是世界顶级商业银行、最具规模的投资银行、超大型基金的幕后操控人,各金融大国的财长、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以及一些平日里根本就不见报章的“黑洞型人物”(更别指望“酷狗”、“百度”能够搜索到他们的名字)。很多人崇拜的世界银行,不过是这些人交杯推盏的“俱乐部”而已。这些人的资本实力当然超厚,但更令人怕怕的是他们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足以摧毁世界,也足以摧毁他们自身。他们一般可以长期呆在这个圈子里,他们只需做出决策就足以影响世界,但他们一个决策失误,就可以让他们退出国际资本的核心圈。
( | O2 F) |( v0 u 俺们不妨举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个资本核心的运作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