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7-2
- 注册时间
- 2008-4-29
- 威望
- 0
- 金钱
- 7102
- 贡献
- 116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721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603
- 主题
- 653
- 精华
- 6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4-29
- 最后登录
- 2009-7-2
- 积分
- 7218
- 精华
- 6
- 主题
- 653
- 帖子
- 1603
|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样,同时执行多份Case……Working Poor?牺牲假日,当个赚钱机器……”
3 h+ ?) { x! e$ \7 x' Y
& x% O9 ?0 M0 a P 近年来,国内各大论坛上,“workingpoor”一词开始流行。“workingpoor”在英文中是个专有名词,被翻译成“穷忙族”或“在职穷人”,是指拼命工作却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人。+ w0 P% \4 j- Z6 f. W* x) |
% A) L" S. u4 _2 k0 Q' [" d/ [ 如今,越来越多的网友在抱怨自己是“穷忙族”,其中不乏一些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甚至是拿着每月近万元收入的办公室白领。# _% I7 [5 S7 [; X6 N1 W, k }
/ h6 D- F8 b" P: q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新闻中心展开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其中有82.6%的人为在职者,9.2%的人为学生。 ]1 e* Y* |" y& J
" w2 G) Y% R( k( e: f2 |6 ` “穷忙”是事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5 p8 q% A' W' Z. I
! ~. x, Q$ Q' s: A( _$ c “我们‘穷忙族’比‘月光族’可怜多了。”北京市某私企白领黄燕华很坦率地承认,自己就是彻头彻尾的“穷忙族”。
! {/ y1 j. Z, d6 C( A9 X
$ j: R5 N0 f: V2 a 调查显示,和黄燕华一样,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12.7%的人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为“穷忙族”,也有12.3%的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是“穷忙族”。
2 w: E$ I( w" s: S. T9 S+ K: G
0 a# g% C, F' ~# k 黄燕华说,“月光族”也许多少有些“自得其乐”在其中,而“穷忙族”更多的是“越忙越穷,越穷越忙”。$ c z' n) }; j9 [( e: D3 [# v/ k$ j
" K7 D8 t Q8 r
由于工作的关系,黄燕华经常要出入高档写字楼。“人总得穿得体面精神些,才能见客户;有客户,效益才会好。”为此,今年26岁、正值妙龄的黄燕华不得不将每月开销的大头安排在穿衣打扮上。
7 J0 A- k- P$ W8 N' L1 e$ d
/ j9 i2 X5 Z+ Z “我身边的‘穷忙族’很多,他们大多兼了好几份差事,不仅每天过得忙碌,更是迷茫,永远觉得自己只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不过黄燕华确信,“穷忙”是事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论及前途,她仍然一筹莫展。; C: W. R: U, _* ~/ k5 h' s
4 g/ C9 Y2 @: }; u' C" K& t 此外,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57.6%)认同“穷忙族”多为“80后”,16.7%的人认为多为“70后”,也有13.2%的人认为“哪个年龄的都有,但人数都不多”。/ t, C, t1 x1 a$ N* ^( C% }) y$ T
1 n$ p) I Z$ s- K: r “穷忙族”产生原因是欲望膨胀?
l0 y+ m4 i3 N/ d- ? z9 n1 q Q; l . k1 s& w" c5 G. c4 @
欧美国家通过客观指标发现,在他们的社会里存在着庞大的“workingpoor”族群。此外,随着日本和台湾地区近年来全球化发展愈趋明显,也出现愈来愈多的“穷忙族”。
. l, V9 R' c5 m( |- |: x+ D$ \
7 @& r$ J; s. L1 ] 美国都市社会学家卡斯塔尔斯通过对过去二三十年发达国家发展过程的观察,提出全球化及劳动市场弹性化发展,导致除了高技术、核心人员的大量增长之外,非典型、边陲性工作者也愈来愈多,后者在劳动权益与社会安全保障上远远不如前者。“穷忙族”的出现,成为后工业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8 N. L/ u- A4 g& q + d: L; K; N3 D- T8 q
上海社科院咨询师刘波认为“穷忙族”的划分虽然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是在人们越来越关注CPI、收入分配、个人理财的今天,“穷忙族”的提出有其必然性。
6 U4 S# ?& c* D' c, ]& x ) H7 ^( x+ X$ {) z- e3 t4 m5 _
调查显示,60.9%的人认为“穷忙族”拼命工作却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压力过大,竞争激烈;48.9%的人认为原因是“穷忙族”缺少合理的人生和职业规划;39.5%的人认为是由于起点太低机会太少;26%的人认为是太急于求成、反而容易受挫;24.5%的人认为是盲从、随大流造成的;18.8%的人认为是由于耐心不够。 x" Q' y$ k/ M- w. O; L6 H1 j+ N
1 l6 D# Z9 n! D
此外,此次调查中,88.1%的人因为竞争激烈而感到过压力,11.9%的人表示没有感到过压力。
2 p; f' T5 t) v/ J {
& |" ^2 @! b& v- L 国家心理咨询师王闽认为,“穷忙族”感到压力很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价值观的问题。“感觉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这主要还是从金钱角度衡量的。年轻人应该从整个工作职业生涯来看长远的目标。”: n- Q2 f: ^1 k3 i2 U
4 j( v* s, n8 {/ a0 K0 x 一位名为“王者归来”的网友认为,“穷忙族”产生的原因是个人欲望膨胀。“有的人,没钱的时候买个二手手机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在月薪1500元时就想买个电脑,等到工资3000元时就盘算着买台高档IBM……薪水增加的同时,个人期望也在上升,于是不断地为达成心愿而忙碌、奔波。”
! v# o3 g: V* ?, y6 o! L' u 1 J, _8 z. s8 q/ K* Z; t3 m1 v) ?
要摆脱“穷忙”,就积极充电
& O& l4 ~7 R: | b) M; T 3 M3 Y; g7 o, H. T. U
“我是‘穷忙’,但我不是‘穷忙族’!”在北京某投资公司上班的安泰,极力将自己与“穷忙族”这个词“划清界限”。
H5 ^2 |/ k# \2 o. T9 a5 i / ], X% W' t5 r; q, T# F8 `
两年前进入职场的安泰月入3000。在他看来,自己网页维护的职业只是一个简单的、玩“打擦边球”的基层岗位,而且义务加班的频率还很高。“所以我到月底拿出工资卡时也不会有多少喜悦感。但我肯定不会是‘穷忙族’,因为我能看到希望。”安泰说,身边的同事中不乏因为薪水低而跳槽的,但他肯定不会,“付出了努力肯定就不会白忙,老板是看得到的。”
9 n: Z+ Z8 M1 |. }" \' X; h 4 d* S6 X9 X3 f' P4 g3 ~0 w3 h
此次调查中,和安泰一样,14.1%的人认为应该“穷忙”,在过程中总会有收获。但是,更多的人则在为摆脱“穷忙”而纠结。
; X$ e7 G% q: G6 l& ?
# e+ y8 Y( _9 F% g 调查显示,在被问道“怎么做才可以摆脱‘穷忙’”时,人们给出的排序是积极充电,增强竞争力(55.7%);调整好心态,适时进行工作减压(50.4%);只要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和目标,就不会“穷忙”(46.5%);主动去适应社会(39%);社会不应该过于强调竞争(12.6%)。: W6 y7 U( W5 }9 l8 Z U
) I3 F4 V' ^$ P `$ j7 h
对于如何摆脱“穷忙”的状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时期,就业市场化趋向日益明显。各式各样的风险也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呈现。因此,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面对风险时及时调整心态的能力比学到多少文化和技术更重要。同时,青年人在初涉职场时,不应该过分考虑物质条件或附加条件,最好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7 d5 Y" r' w7 U, s+ {- K
" v, e. k- J2 h4 {) p
此外,国家也应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并干预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实现社会公正,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公平的就业机会和生活保证,倡导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和合作,形成一个积极的、多元的文化。: x+ R$ S7 ~& M; ]+ O
1 R7 y8 }4 i4 X 周孝正提醒广大青年,“穷忙”在职业人生之初出现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在职业人生中一直出现,就应该引起警惕,以免走极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