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5-25
- 注册时间
- 2002-6-26
- 威望
- 2
- 金钱
- 45678
- 贡献
- 83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4576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26
- 主题
- 260
- 精华
- 0
- 好友
- 0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该用户从未签到 ![男](source/plugin/blueidea_extra/img/gender1.gif) - 注册时间
- 2002-6-26
- 最后登录
- 2012-5-25
- 积分
- 45763
- 精华
- 0
- 主题
- 260
- 帖子
- 1326
|
施比受有福
------------------------------------------------------------
以前非常难理解的一句话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觉得简直没有天理,难道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只要弃刀从良就能洗却一身的罪过和血腥了吗?后来自己慢慢体会,觉得其实真的不无道理。
这个立论的首要前提是,人生在世是受苦,前面有一个美好的天堂在等着我们。
好象圣经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说耶酥在广场上拯救荡女抹大拉,对着向妓女抹大拉投掷石头的人们说:“如果你们谁没有做过亏心的事情就尽可以把石头丢过来!”,结果抹大拉幡然醒悟。在耶酥受难之后只有抹大拉敢不顾士兵驱赶,到耶酥尸身边痛哭守侯,从此变成圣女。
也许这里说的是一个心地纯净的问题。一个好人,往往其界定的标准在于世俗。在他的所作所为中,很多事情是屈从于世俗标准所做出的判断和选择。而一个坏人,往往也是由世俗决定了他成为一个坏人。其实如果有一台天平的话,也许二者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好人做的好事,都是依从了一种蒙昧中的习惯,是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而一个坏人,也许做了100件坏事,但是可能做了一件好事,这一件好事,不仅能抵消他所做的坏事,还能比好人得到更好的回报。
奇怪吗?这个逻辑。
其实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就简单了。这有点象禅学里的一个典故:一个小孩子看到得道高僧每当别人问什么是禅的时候,就伸出一根手指,来人就能明白,小孩子觉得很好奇,也学着指给人看。后来果真很多人也前来向他问禅,每次这个小孩子也伸出一个手指。高僧听说这件事,前来问他,这次他又伸出手指,高僧抽出藏在身后的匕首把小孩子伸出的指头割掉了,然后又问:什么是禅?小孩子习惯地伸出手来想用手指示意,可是手指已经没有了,这是他恍然大悟,原来禅不是形式,而是内心。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做好事是为了造福于他人,其实他是没有到这种境界的,而且由于一种执着还可能会导致很多非自然事态的发生。即使他做好事,帮助别人,功德无量,只要心存图报之心,那就还是一介俗夫。反过来,如果一个恶人,能够抛弃自己习惯的恶念,真诚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的话,这种善念的价值要比好人的善事高出万倍,这种比较就象捐助善款时,一个地主拿出一年的收成,一个贫民拿出一顿饭一样。地主少了一年的收成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而贫民就要挨一顿饿,这两种分别实为天壤。
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不同时态地扮演着好人和恶人这两种角色,善念和恶念也在角色转换间不断变化,有时候一个顿悟能够改变人的一生,什么时候做事情不在看结果,不再求回报,不在乎别人说,那种境界才是本篇小文所追求而未得的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