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9-23
- 注册时间
- 2008-8-8
- 威望
- 0
- 金钱
- 179
- 贡献
- 34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1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903
- 主题
- 524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8-8
- 最后登录
- 2009-9-23
- 积分
- 213
- 精华
- 3
- 主题
- 524
- 帖子
- 903
|
[size=5]如何与培训机构合作6 Z) q- u8 I, S8 x4 Q9 v
——从买鱼到建池[/size]
0 j. U5 j5 X0 h" V8 x' ?1 u3 @ _; A1 e5 t
[size=4] 中国的培训市场和国外的培训市场不一样:国外的培训更讲究课程体系本身的有效性,哪个讲师进行培训效果都差不多,中国的培训更强调的是讲师,在保证课程质量的时候更多的是要选到优秀的讲师;国外很多课程更注重的是课程的针对性开发,中国的很多讲师更擅长的是课程的重新整合。在这样的差异背景下,很多培训机构感慨培训行业太需要规范,很多企业感慨培训机构只不过是倒卖讲师的平台。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企业,都已经认识到,未来的培训一定是和企业本身联系越来越紧密,需要考虑课程如何更好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咨询式培训课程设计,让培训真正能为企业创造价值。[/size]$ R4 S2 o, S4 D0 A8 F; M
[size=4] [/size][size=4]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培训现状就是这样,而且每个企业对培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现有条件下,企业如何利用培训机构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提升自己呢?这就需要企业在和培训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地地提出相关的要求来构建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从买鱼到养鱼的过程。[/size]5 p) D2 Z( p" g, ^6 ? T
- t( a+ n8 X% L& p& ?, D
1 {. b* O* r& _ F1 V
[size=4] [/size][size=4]一、从“买鱼”到“赠鱼[/size][size=4]”
! C& `4 H0 j) {$ {" o在和培训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要求对方提供免费公开课的名额。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公司个别的培训需求不能构成内训规模,可以通过参加公开课的方式解决;二是发现对公司有价值的培训,自己或相关负责人去考察,如果效果理想可以引入内训,从而保证培训的效果,三是为企业节省成本并降低机会成本。[/size]
8 w* y, p% @. I: J
: C8 v% b, @* p1 x8 k5 P* D1 T6 l6 c* b
[size=4] [/size][size=4]二、从“赠鱼”到“赠竿[/size][size=4]”
1 M! q1 Q" v2 ]/ r% i0 k2 y) f出于锻炼队伍或节省成本的考虑,公司除了得到“赠鱼”之外,希望自己的人也能钓鱼,于是可以再向培训机构提出要求,需要培训机构提供“鱼竿”,你给我培训,但需要你把我需要的授课的相关资料也提供给我,这样企业就可以让自己的人来亲自操刀,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训了。[/size]0 v# V; I9 g4 ]6 @" A" ^7 {. K
$ R) e& r7 \! Q' R
# X3 _9 J- K2 ^# w, Q
[size=4] [/size][size=4]三、从赠竿到赠饵[/size]4 N% o# `3 C s! u1 o
[size=4]得到了授课资料的企业让自己的人来进行培训,一是节省了成本,二是案例等更适合本企业,但渐渐发现自己的讲师授课没有外部请的老师效果好,这是什么原因?原来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做讲师,讲师是需要选拔的,不是平时能言善辩的人就可以做讲师;也不是谁随便都可以做讲师,讲师的授课是有技巧的,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不是听过一两次课就可以做讲师。这时企业需要为“钓竿”配“饵”了,需要选拔讲师并进行专门的培训。如果内部讲师少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需要培训机构“赠饵”,如果内部讲师多可以组织专门的讲师培训,就需要“买饵”了。[/size]
( {. N! V4 r4 S- R) A% s2 ?( T# N) q1 V1 Q+ w7 y# P- B4 ?
- m# B9 P& T1 ?6 Z[size=4] [/size][size=4]四、从赠饵到赠渔[/size]& N" O/ H* e/ \* r
[size=4]企业有了自己优秀的讲师,培训质量和效果上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发现在培训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认识到培训不仅仅是解决课程的问题。就像是是你有了好的鱼竿和鱼饵,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想钓什么样的鱼还是有很多学问的。于是知道了,原来是和别人一起去钓鱼,有些问题不需要考虑,而自己钓鱼时就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了。于是需要培训机构在合作的过程中教会你“渔”的技术,关于培训的整体过程,怎么做调查、怎么做计划、如何实施、如何评估等等。掌握了这些,企业会发现自己在培训上基本游刃有余了。[/size]4 g; D( R, }5 a4 u
; w4 G( D9 H6 S* Z; o( a0 ~; l; X3 ]9 w: z8 X$ J/ n; z! g9 s" [( ~! X
[size=4] [/size][size=4]五、从赠鱼到建池[/size]
; f) t, P1 O& j+ Y7 A[size=4]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不需要到外面去钓鱼了,因为他已经有能力自己建鱼池了,想在哪建在哪建,想养什么鱼就养什么鱼,这时企业的培训已经是完全服务于自身的战略和业务了,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机构是一个设计师而非建筑师了,他会告诉你怎样的鱼池是最适合你的。这时要做的事情是在建立培训模型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培训体系。[/size]% s9 Y7 x) ]8 o& c) i
[size=4] [/size][size=4]也许企业会担心,提了这么多要求,到最后的结果是不需要培训机构了,他们能干吗?其实不必担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该培训机构是最了解公司的了,如果不选择和他们合作还会选择谁呢?除非你只要求赠送而又不付钱,培训机构才不会考虑。其实,从“赠鱼”到“建池”的过程,是企业和培训机构实现双赢的过程。[/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