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五父

[复制链接]

524

主题

8

听众

21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8-8
最后登录
2009-9-23
积分
213
精华
3
主题
524
帖子
9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07:5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b]管理五父[/b] 4 S& e. c1 f0 Q G3 T+ ]" H 标签: : r3 W- [. v8 q, k5 [4 I9 i7 _) t [size=13px]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 9 W( }' r4 d* N0 [# X9 n  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 . ]# I5 T% L1 F: _; f. H4 c' X  [b]经典著作:[/b]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   [b]思想精华:[/b]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深深地扎根在一系列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20世纪,以泰勒研究工人的劳动过程为起点,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倍。泰勒的方法,被称为“工作分析”或“科学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分析工人的工作流程和活动,不断进行优化。 8 o' X% d% o3 K- [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为以下5个方面:(1)用科学代替经验;(2)在集体活动中取得协调一致;(3)实现人们的彼此合作以代替混乱的个人主义;(4)为最大的产出量而劳动,而不是限制产出量;(5)尽最大的可能培养工人,从而使他们自己和公司都能获得最大的成就。 & g) a7 }$ Y# A1 @- ]8 l4 v# I- K  泰勒的科学管理,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赢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如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管理和劳动分离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在现在已成为管理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受到了美国和欧洲的极大欢迎。0 D. o3 P* f# }" b( Z- G; c [b]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1909~2005)[/b]/ M U$ `' I$ w" f( U' E! e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 n, n* O& n" X2 ~  [b]经典著作:[/b]1954年《管理实践》。, L7 Y& C8 N! h# r6 n& X [b]  思想精华:[/b]《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德鲁克在创建这门学科的同时也精辟地阐述了管理学的实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的权威就是成就。在书中,德鲁克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前瞻力、价值观和判断力是组织绩效的关键资源。同时,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简称为MBO),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鲁克认为,企业的运作要求各项工作都必须以整个企业的目标为导向,尤其是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必须注重于企业整体的成果,他的成果是由他对企业成就所做出的贡献来衡量的。 + e `; J. B8 n  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经成为全球管理者的必读经典,这本凝聚了作者大量心血的著作告诉我们,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虽非易事,但并非遥不可及,作者以务实的态度为管理者列出了指标。 2 h; f2 H# l" \- l, S0 u  1973年,德鲁克的又一扛鼎之作诞生,它就是集作者数十年管理实践经验与思考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我们可以将德鲁克眼中的管理学诠释为:执行任务、履行责任和参与实践。这部著作既可作为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也可作为管理学学生的系统化教科书,可谓管理学的《圣经》。! [5 B2 @, C3 P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对西方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企业管理者。事实上,德鲁克的很多管理见解有待于重新发现,德鲁克过去是,将来还是管理学上的指路人。 T x1 U- s# @; k; _  经理角色理论巨匠——亨利·明茨伯格 (1939~) + p7 Q. [, c; @! {7 ?: k  管理战略家,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 , b& T! h$ Y6 X  [b]经典著作:[/b]1973年《管理工作的本质》。- q9 i; S5 ] L% Z8 n1 ?4 u! d [b]  思想精华:[/b]明茨伯格是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组织管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管理者工作的分析。《管理工作的实质》揭示了管理者的三大类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仔细考察了管理者的工作及其对组织的巨大作用,并就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为管理者提供了建议。明茨伯格关于经理工作对组织作用的分析,非常有助于职业经理人认清自己的价值。) o6 Z1 J$ o$ B6 A   在《五重组织》中明茨伯格写道,企业应该废除传统的界线和职能上的分工,等级制度已经过时了,如今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就是非正规的、不定型的团队,这些团队有频繁的人员更替,而且当旧的问题渐渐隐退,新的问题浮出水面时,团队的工作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他把这种形态模糊的工作环境命名为“临时委员会组织”以区别于“官僚组织”。7 P+ f8 ~' z1 }* @5 _3 w9 I$ B# y   1988年至1989年间,明茨伯格曾任战略管理协会主席,就在他的领导地位得到肯定之后,他却宣布了战略管理衰落的概念。明茨伯格的身上充满了悖论,他因此获得了“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的头衔。 3 c6 L' T- z3 g7 U& F7 {7 h  此外,明茨伯格对管理学教育,尤其是MBA教育,也颇有微词,他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是:“MBA因为错误的原因用错误的方式教育错误的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MBA这个头衔的态度,他说:“坐在教室里学不到领导一个企业的方法。”领导力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z; K$ q/ e0 n* i9 j& M( O+ R   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1947~) & I& N$ h8 T) o, c1 g  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2 ^ w; W; V+ j7 @, d6 P  [b]经典著作:[/b]1990年《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 v8 Y* I5 ~6 ^- U& {8 M# ^+ W[b]  思想精华:[/b]圣吉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使企业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未来企业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只有营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企业才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学习型组织”力求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修炼办法提供给组织,以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 ( @' ~/ Q6 z: J" N! G  学习型组织对传统组织发起了巨大的挑战。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新型管理技术方法,被西方企业界誉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圣经。主要内容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管理技巧,企业通过这些具体的修炼办法来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 “群体智力”。; `3 u; E9 y* G' |, v+ I/ N   圣吉还发现,要让组织保持旺盛的学习力,领导者需要有三种素质:激情、逆向思维和系统思考。他还通过这个案例推出了他的核心理论,即“支撑组织的学习能力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 3 z$ z4 t: O' q6 F' i( C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1947~) ' Q4 N. {( ^5 C+ T9 R8 y) y  全球第一战略权威,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 $ W! x9 I0 c% u( U3 ?9 Y  [b]经典著作:[/b]1980年《竞争战略》。. @; R1 n' ?! Q [b]  思想精华:[/b]波特在书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是1、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2、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3、替代的商品或服务;4、供应商的还价能力;5、消费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 % X$ _1 G0 J8 R8 }- Y4 r  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它们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波特认为,这三种战略必须明确,徘徊其间的公司处于极其糟糕的战略地位。全产业范围的差异化的必要条件是放弃对低成本的努力。而采用专一化战略,在更加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差异化或低成本优势,更会有同样的问题。徘徊其间的公司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所以它必须做出一种根本性战略决策,向三种通用战略靠拢。 0 d( G1 B' y" c' n2 ]& l, ]  波特的竞争战略研究开创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崭新领域,对全球企业发展和管理理论研究的进步,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S2 G7 z$ L% P0 h C) z- M1 }5 K- @[/siz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