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11-23
- 注册时间
- 2008-5-16
- 威望
- 1
- 金钱
- 15684
- 贡献
- 55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574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64
- 主题
- 512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5-16
- 最后登录
- 2011-11-23
- 积分
- 15740
- 精华
- 1
- 主题
- 512
- 帖子
- 1564
|
当跨国公司把分支机构开到中国的时候,最早采取从总部直接输出高级经理人的方式管理中国分公司,后来则转变为从邻近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聘请有关专业人士后开赴中国市场,即使到了现在,在国内的跨国公司中,仍然可以看到众多来自香港、台湾甚至马来西亚等带着各种口音的高级职业经理人。进军国际市场,雇佣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管理人员,这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攻城掠地的不二法宝,也是他们决胜全球的前提条件。 6 }! G6 c3 ]* s" F+ c% T
* b3 `0 q0 m6 A* D5 J X
在从中国的联想蝶变成世界的联想的漫长征途中,联想也概莫能外。
9 O# a" s% b* X: G# K: x5 o$ @' {' E0 Q" i8 a% c7 l3 Q# F& a
正因为此,2004年12月8日,在宣布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后,联想毫不犹豫地聘请了前IBM高管史蒂芬·M·沃德担任新联想的CEO,杨柳二人共同导演了令国人为之振奋的一场大戏,不仅了开创该公司的先河,在中国知名企业中,这种现象也是极其少见的。
/ q3 i- e7 C F$ @! R3 E' C
% \( D! P& \* {3 R 一年前,联想再度出手,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夜之间突然换掉了帮助自己安然渡过最艰难整合期的前CEO。
% ~9 E0 C$ _/ x+ ~$ M, D$ a! o7 t3 ^+ \* T
12月21日凌晨,联想董事会任命原戴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威廉·J·阿梅里奥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接替此前的CEO史蒂芬·M·沃德,再次震动了整个业界。 . K5 T: c+ N- o2 }
( o, P' T; T. W1 M- A; V2 l0 _ 作为联想历史上的最一位外籍经理人,沃德的表现确实证明了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经理人的杰出才华。
% x5 Z2 F' o; N4 t! G, |; }3 b; g. s1 p
两家并购的整合成功的概率一向都极低,成功者不过十之二三,何况是一场“蛇吞象”?而并购后初期的整合则是整个整合中最艰巨的阶段,通常面临着员工、客户大量流失等大量潜在的风险,还必须小心应付一些可怕的竞争对手趁人之危间发动的进攻。 7 o6 L% l7 J+ q" L" a
( \6 V# k7 l; Y: F' [ t
值得欣慰的是,通过沃德这位联想历史上第一个外籍CEO的努力,联想不仅顺利地保持了业务和团队的稳定,而且成功地实现了国际业务成功扭亏为盈这样无法想象的目标。 4 ^2 h0 ^ y1 Z3 V; h
z( [* a9 X, {2 ], F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沃德对于联想的国际化尝试立下了汗马功劳。 1 |1 t4 y* ~2 _
" c/ B+ z0 D8 N7 z! Z
在关于换帅一事的电话说明会上,杨元庆表示,他对沃德前一阶段的工作十分满意,如果要打分的话,他毫不吝惜地打出九十分这样的高分。 0 n9 w& R. \1 z' X- U8 m$ D; ^
: e! Z$ e h4 _+ x' |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毕竟这是联想第一次扮演外籍高级职业经理人的雇主,在双方的初次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本不应有的隔膜。
1 T1 U9 A' O" ?* b* E6 n. n2 E. J7 j& T4 q, q" U- X7 q$ t, h, B9 J
在上任联想CEO一职时,沃德公开表示,今后将在北京设立办公室,每个月至少来一次。
- z9 x4 _$ ^7 h3 @, R
8 x& w1 b) \- v q o6 k 然而,即便是在12月8日宣布并购这样极其重大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位新任CEO也没有赶到北京现场,只是在美国罗利的运营中心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出席签字仪式草草了事,似乎他不是这间新公司的掌舵人,而只是一位旁观者而已。
1 S% z0 ?8 j6 S: h, H- p( z$ S8 q6 N' h" N
为了获得沃德在联想期间的更多信息,笔者从网上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完全关于沃德的专访或言论数量非常有限,各方对他的了解基本上都停留在极浅的层面,除了一些比较空洞的口号式的话言外,很难获得更多信息 . n% R% \" @( ~
" _3 U' r, B/ A$ p& R* f5 @ 据说,在加盟联想后,沃德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甚至一直在学汉语,试图融入或接近中国,不过,指望这样一位繁忙的高级主管掌握汉语是不现实的。
+ r2 N& _; o: A9 ?9 l
) ^# G3 t+ p2 A: P" T* M/ R- L 在这样的背景下,沃德仅仅通过学几句汉语、隔三岔五地访问一次北京、电话会议这些方式,显然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甚至联想本身的实际情况。 # r& a8 ~" c e
2 F4 X4 P/ E5 F; {
在得知沃德离开联想时,尽管这位洋CEO一年来留给普通员工的印象很深刻,颇具个人魅力,但大家对这一消息的反应却很平静。 " P# U7 r( A/ [+ O) G& W* ?8 F' N1 H
) f+ [& {4 P7 \0 x8 W 这些迹象进一步表明,沃德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如鱼得水,但在融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却举步维艰,一副力不从心的感觉。 0 Y# {' @! n8 T
- Q& f; a# ?! r5 \& U; w
这种局面的形成除了沃德自身的因素外,联想也是责无旁贷。毕竟第一次启用外籍职业经理人,而在联想内部包括从杨元庆等高层到普通员工在内的所有员工在进军国际市场时都存在突出的语言、思维等多方面的障碍,直接制约了洋CEO效应畅快淋漓的发挥。
M, d O: ]6 a9 M& A7 k, i1 C+ _+ Y
通过这一年来的磨合与积累,联想在国际高级人才的管理与沟通一定获得了不少经验与体会,如今的联想显然将能够大大加快与第二任洋CEO之间的磨合时间,不过,仍然任重而道远。
, s U% d, u" z# S$ b) F, [2 j% q$ A. G$ S6 R1 o: H, P
如果有一天联想真正可以做到轻松聘请一位洋CEO并保持二者和谐相处时,这一定能够看到是中国的联想又向世界的联想迈近了一大步最鲜明的标志!
6 @' i6 n2 _+ A0 `" n' m; u& ^- g" Y7 [# {& c; T( c$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