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0-10
- 注册时间
- 2006-3-5
- 威望
- 0
- 金钱
- 809
- 贡献
- 4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81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86
- 主题
- 1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3-5
- 最后登录
- 2009-10-10
- 积分
- 813
- 精华
- 0
- 主题
- 13
- 帖子
- 86
|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24楼有
连载:我读《杜拉拉升职记》(三)
% t1 Q6 e/ o% g0 v愤怒的王蔷走了。是性格使然还是中了玫瑰的奸计,也许两方面都兼而有之。+ i) ~0 h, A, K. m
拉拉一上任,广州办要装修,于是开始了和上海总部玫瑰的对手戏;北京办装修导致了王蔷与上司的矛盾积蓄;CEO 来华访问,于是在CEO 来华前完成对DB 中国总部所在地上海办的装修被提上日程。拉拉对李斯特分析装修事宜与美国总部沟通的特点,使得李斯特看到了拉拉的专业能力,连夸拉拉进步神速。在行政事务中,大宗的装修项目是非常能锻炼一个人的,拉拉的思维水平如此有逻辑性而且非常严谨,是每一个读者不得不敬佩的。' d* V0 | a" A* @
从玫瑰和李斯特的内心活动可以看出很多美资公司的特点,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恰恰是异常复杂。特别作为公司的行政部门,是典型的在做事的过程中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境界。上海总部的装修能看出来拉拉的专业度已经超过了玫瑰,难怪很多人读过这本书之后,发现自己绝望的如同刚刚毕业的学生,相比拉拉进步的速度简直是天壤之别。在DB中国区总裁何好德注意到拉拉整天在加班之后,拉拉的职业生涯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不是他越级上诉,而是她的专业精神引起了老总的关注。在此时,我意识到该书的主人公杜拉拉为什么能顺风顺水地在DB这家500强公司乘风破浪而有惊无险了。总结出拉拉成功的几点经验,希望对所有职场人有所帮助和启发:
* M S6 z! S$ j2 D' \( e5 c" E& Y1)拉拉很简单,简单地接近傻,她给人的感觉是只知道干活儿而不在乎公司对她的回报,她最初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正是这样的心态帮了她避过那么多的内部纷争,也从来不把个人排在前面,使得她身边每一个人都不会与她发生过多冲突。 `" o, K6 L2 ?9 h% l0 O
2)拉拉的执行能力很强,她能天天加班到11点,从而迎来大老板的垂青,莫不是她无心插柳的重大收获。也许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你过多关注自己的回报的时候就会分散了你关注专业工作事情本身,这样你的核心竞争力就得到了削弱,玫瑰也许正吃亏在这上面。' r0 Y; i* a* J7 f, t; P. |
3)拉拉的学习能力简直超一流,不论是行政事务的经验,还是内部沟通的轻松应对,还是对DB这样的500强公司的办事流程以及与美国总部的沟通协调上,都远远不是一个刚刚进入外企2年多的人能达到的,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
0 b3 d5 `" U! f5 i4 V- U4)能让自己的上司不讨厌自己,又能通过非正式途径来获取更高层的工作支持,是拉拉的成功法宝。但是这方面都不是能提前设计而有心为之的,都是无心的回报,这么多的回报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拉拉的IQ和EQ的超群。在后面,我们能看到拉拉与王伟的斗智斗勇都难分上下,使得我们这些哟多年工作经验的人也要佩服拉拉。
% B% @9 e2 x" [3 x5 P5 {9 b5)如果说李斯特是拉拉的贵人,没有人会同意。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很多的领导赶不上李斯特,比如他的宽容,他的知人善任,他的耐心开明,他的待人和气,他的充分授权,这使得我想起市场上有一门课,叫做“情境领导”,讲的是管理者如何根据下属的特点来制订领导策略。但是在公司里,下属如果能清楚地认清楚领导的特点,而调整自己的说话办事的风格等等,相信一个团队里会和谐很多。杜拉拉的越级沟通,如果遇上一个狭隘的领导,也许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E9 ~- l, L4 ^! ]/ n
6)拉拉很用心。这一点是做好工作的不二法门。比如拉拉与何好德沟通一段时间下来,就摸清了大老板问话的常见规律。勤于思考和总结,一切都是拉拉的用心,对人对事都如此,难怪她的进步神速。而且拉拉是一个很擅长自我反思的人,比如李斯特对她连续的态度不好,她都能意识到是为自己和李斯特沟通不够。自贬为为一心干活的傻牛,但是她这么强悍的自我思考能力却是我们身边的很多很多人都不具备的。她在那篇“干了活还受气该怎么办?”的文章里总结出来的值得我们在公司里混的稀里糊涂地人认真学习。
- K* z; g( ~8 `$ P/ b1 J9 O9 j' C: W7)拉拉懂得主动争取。从一个只知道干活儿的傻牛,到主动跟李斯特表达职业上升的想法,让我们看到,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你的真正父母,没有人会为你想的非常周全,这里不过是一个出卖劳动和智慧的平台,而你的付出应该有回报,当一个员工需要去向领导要回报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公司管理上的悲哀,可是这样的悲哀,在大多数公司大多数员工身上都有所体现,这就是残酷的商业社会,真应了那句话:生活总是充满残缺,我们不得不用理想来自我安慰。
. b" D8 h" ^ N. P0 S
5 y3 h3 }7 d& x" n; G" s0 \ 拉拉在专业工作上的进步的确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而她在感情上的成熟,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同样干练和不拖泥带水的拉拉,尽管这不太象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子的典型表现,也许正是残酷的职场使得拉拉变得如此有杀伤力,是好是坏,仿佛很难说清楚。她与王伟的感情波折要比她在工作上的进步单薄得多,真的是:在城市中,工作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现实的寒风凛冽不因四季的交替而有些许变化,我们让自己的外壳变得坚硬,更只能把天生的柔弱深藏内心,只待深夜里与爱人分享,短暂的暗夜休整过后,我们又将拼杀在职场且义无反顾。这就是商业化生存的人生,不论你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必须坚持。
) t6 W; o- `" U* `
+ L4 N# D% Z% v0 K. x5 O/ C' S) b4 |" V9 J- s$ c A) L- s9 l
(未完待续,更多关注:[url=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