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11-23
- 注册时间
- 2008-5-16
- 威望
- 1
- 金钱
- 15684
- 贡献
- 55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574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64
- 主题
- 512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5-16
- 最后登录
- 2011-11-23
- 积分
- 15740
- 精华
- 1
- 主题
- 512
- 帖子
- 1564
|
板凳
发表于 2008-12-23 10:4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核心员工完全启示录
核心员工的集中流失看起来似乎很突然,但其结果的产生却有着必然性。# D' W p+ y n0 \) ]! E8 {; }7 d
- @0 i( T7 w0 |9 B 美丽的邻家少女 5 X( X1 ?' [4 _* }$ n
* }8 [( q% S3 ^5 Y5 v( o
一位美丽的邻家少女,青春可人,不乏钟情少男地追求。“女大不可留”,此时,为人父母的无论做出怎样的举动都无法遮住少女的青春逼人,平静那颗骚动的心。若采取不合适的方式,只能导致不良的后果。核心员工就如美丽的邻家少女般,其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一定的社会资源和客户群,使其自身的市场价值以及所创造的价值都比普通员工高很多,因而被同业“窥视”、“钟情”、甚至不惜代价去挖的机会也多。5 w2 O+ |$ L* X7 ?# \
: k; ]! G/ V9 P N9 }3 r
一千个“商”心的理由5 e$ `- m8 l5 g" u0 v& d) U1 S
* C; E( A/ p3 L, Z, \( K
核心员工的市场价值决定了这部分群体的市场化程度化非常高。因而对于其带领团队“集体跳槽”离开的理由可以从商业化方面分析:
' [8 u, ~, [8 _, s* w2 O9 P% S7 i; Y$ g7 x
一、榨取价值。企业与员工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利益体——企业追求最大的盈利,而个人则追求自身的成功。随着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化进度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个人知识周期日益缩短。为了最大化发挥出自身价值,流动是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q4 x, G0 a, w4 H- U8 z& z$ g9 O+ a
二、个人增值。核心员工多为知识型员工、进取型员工,自我实现愿望强烈,希望在企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偏好宽松自由的工作空间,勇于承担责任,追求卓越。他们选择企业,除了关注个人收益与个人价值的均衡外,更多地是希望获得个人价值的增值,即所谓“能给自己未来带来什么?”。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失衡都会造成其心理的无法满足。
! z$ t6 G8 {2 F! L
8 W. P# R5 I" d. K* y 三、职业选手的职业化操作。“没有长久的饭票”,这一意识在很多员工意识越来越强烈。社会的需求以及择业观念的改变使员工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员工的对自身的危机防范意识也更为强烈。相对而言,因为核心员工自身的素质能力使其比普通员工的职业化程度更高,危机意识也更加强烈,因而,他们对职业本身的忠诚度要远远大于对单位的忠诚度。就如足球明星的转会一样,适时地流动是为了提高身价同时也增强自身的新闻点。案例中王经理之所以郁闷,因为他在a公司职业生涯发展有了停滞,自身无法再获得增值,必然会做出相应的抉择,因此b公司的出现只是导火线而已。% S: u# ^3 `* {& |
' s/ `/ j! u6 W+ L [4 Z
四、需要合理的评价。“失去方知可贵”。当员工尚在企业时,很多老板并没有感到其可贵之处,即使意识到了,也有一种侥幸心理——心想以后有机会弥补。其实,员工对老板的看法,或者想离开的想法通常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因而,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对员工及时做出较为公正的评价非常关键。, U3 H, C- \ h$ S2 h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