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在国内被称为“客户服务中心”,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最近十年来,国外呼叫中心已迅速发展成一种新兴产业,出现专用的软硬件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大批运营商。现已在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电力、交通、海运、航空、旅游、税务、商业、娱乐等行业建立有先进的呼叫中心,将市场开发、销售和客户服务统一为一个系统平台,在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成为各行各业的制胜法宝。
/ b4 H& `+ u# g* |- F1 q$ Q企业建立呼叫中心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提高客服人员的服务效率与质量。呼叫中心从诞生之初的“成本中心”逐渐实现了现在的“效益中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都正在经历着从“以产品为导向”到“以客户为导向”的转变,我们已经进入营销学大师菲利浦•科特勒所预言的营销哲学历史发展中的第四个阶段——市场导向营销阶段。告别单纯的“我擅长生产什么”的单向推销观念,企业开始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样的设计符合客户的使用习惯吗?……
7 V: V. ]' B x3 z w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呼叫中心这股潮流也以排山倒海般的气魄大势发展着,从几年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呼叫中心行业的热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4 \9 X! K) x, v$ Y
1.呼叫中心的应用范围在继续拓展、服务也在延伸
1 S) ]% Q+ J2 L: ^" q% o0 X1 f其中政府、公共事业引入呼叫中心的现象尤为突出,如辽宁、山东、河南、南京等很多省市地区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连素来被看作是老大哥的“铁路”也筹划建立全国统一的客服中心。餐饮、服装、旅游、农业等行业建立呼叫中心的步伐也在加快,而电信、金融、航空等呼叫中心的传统行业则专注于业务的创新与延伸。 $ i7 y2 n4 B) a; m( N
2.中国服务外包市场向区域化、规模化集中
' v$ d$ c5 e( X#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连、上海、北京、南京等十一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相继确立,这些城市将充分利用各自的地理位置、技术、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服务外包;另一方面,呼叫中心行业跨国、跨区域合资合作增多,如赛迪呼叫与意大利AlmavivA集团合资共建呼叫中心、孟买Effort与中国亚洲星以及香港Triple Three公司组成合资公司、深港合作共建全球呼叫中心等,将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市场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 ]: w- |7 g) e. |
3.呼叫中心行业竞争将加剧 : Q" H2 c3 d+ S: M9 s+ ?2 Y c
中国服务业的开放给外资提供了更多的优惠和商机,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呼叫外包市场,如前面提到的意大利AlmavivA集团、孟买Effort公司等,这些外资在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会加剧这个行业的竞争。
9 R+ ~' H5 V- N3 s' ?4.利用排班软件来加强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
" ` r) d( w, }6 f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呼叫中心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达30%。以排班为例,国内应用排班管理软件的企业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行业。在人员规模小、业务单一时,管理者借助Excel简单排班,手工就能做出合适的人员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排班管理软件时,除了考虑软件提供厂商之外,重点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运营情况而定。
" U* l$ s- Y+ z- q m5.手机增值服务市场竞争火爆
1 e+ D5 N4 b) ~ 伴随着我国电信业务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深深吸引了移动、联通这两大国内运营商对手机增值业务市场的激烈争夺。手机邮件、手机钱包、手机炒股、手机查询车辆违章等增值业务层出不穷,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竞争局面。可以预见的是,在3G时代到来时,手机增值服务市场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3 V8 Z" W& R; Z6.金融行业客服中心压力各异 8 D5 J) Y: d3 [+ m) l
随着中国保监会《关于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通知》的出台,保险公司面临着创新营销渠道、规范管理营销渠道、开发电话营销专用产品等压力。 - V! p d, Q( C: C
总之,随着呼叫中心这块肥田行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的老百姓将深刻体会到呼叫中心技术带来的各种服务便利,有关的厂家也会积极地思考对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些都将使中国呼叫中心行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