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哲咨询--中国成长型企业管理提升专家! http://www.rezen.cn www.rezen.net 锐哲使命--推动中国成长型企业管理进步! 广州锐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 O; B/ p8 M! a 3 k. S1 ?* f& {- |# B4 P% M* ~- t& f
锐哲咨询高级顾问:张聚勤/文
; Y5 \1 r8 W) V2 w
, l3 m: T# e( s& c* F 何谓小企业,指营业规模小?员工数量少?还是指企业初创阶段的年龄小?大多数人对小企业的概念更多是凭感觉。然而,由于每个人经历、接触面、认知等方面的不同,对企业究竟是小型、中型还是大型的看法并不一致。可能,在老板眼里,它只是一个小企业,在高管看来或许是中型企业,可在员工看来,却可能成为大企业了。
/ D0 ]7 R" g2 @! X) N1 D* o 事实上,对于大、中、小企业甚至超大、超小型企业,我国早已有明确的定义,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也进行过多次的修订调整。行业不同,划分标准也不同,总体上是依据企业销售额、资产总额、职工数等综合指标进行界定的。举我国工业企业例子,划分如下。
6 X* T+ Y `- B! h( K & `- V2 M. U$ `& c
; ?7 |8 e( z& p0 K2 G
) N R" L( q2 }3 T1 ~' Q( G* k. _2 i* J4 g
|
, n0 k( t$ q. W/ L& r0 u% ^. |, J* i
% l+ [1 L0 U# k+ u& I4 Q; c
|
9 X3 c7 G2 P5 v, ~ 锐哲咨询并无意去研究企业大中小的标准划分,目的在于突出强调中国小企业的特点。 ' B& W* w9 t% u6 F4 s
为什么锐哲咨询要谈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不是谈中型或大型企业的?不仅是因为小企业在中国的经济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也不单因为它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和重要推力,值得注意的是,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一个被大多数的专家学者们所“遗忘的角落”。看看国内有关小企业的管理著作和管理研究,实在是少得可怜。然而,这些小企业不正是未来大企业的“明日之星”么。
2 y2 x% Q& v, X3 z, } 在中国超过4千万家的企业中,小企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关于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始终困惑不断,主要有:小企业究竟要不要建立HR部门?要不要配备专业的HR人才?有没有必要建立“大而全”的HR完整体系?如果没必要,那么需要的又是哪些方面?它跟大中型企业的HR管理有什么不同? 9 e8 n% q, w& ~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着很多显著的特点。
5 I/ }- g; ]3 U1 }- ~ 首先,小企业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其工作核心是业务,求生存是小企业的根本,因而一切经营是以业务为导向。 : R* s! k d* u5 q" `4 U, a
其次,老板的个性风格、思维观念直接左右着企业的管理风格,且往往不以其他意志为转移。 ( O) \' c! J! P7 T, U& W1 `
其三,由于小企业要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其经营方式、方法及手段等亦多变,对应地,HR管理也是朝令夕改,没有定性。 . T! m$ \2 I* o" p% G
其四,对小企业来说,在HR管理的8大模块中,所要关注的重点并不完全一样。以月亮图表示相对的重要程度,黑的部分越多表示重要性越高,如图:
! W( A' l1 `% b' f
" c8 f, a. L1 w" T4 q; D5 _( J& \5 N* [0 h [1 {) f: [' m
$ s( ]; e9 @" c& E( M Z6 N
7 q" \( I) m. Z& p$ H0 ?& p
| # B/ Z( y) m8 A( U$ S% U, z
# r' C/ G6 f) J
| 3 h& C* h- G: \9 N' R8 ~; c" n/ o
我们常说“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这也正是小企业的基本经营特征,因而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常无定势、无规则、无原则性。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小企业根本不需要系统、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因为刚规范的东西,即使做了也很快就被否定或推倒重来。
4 R8 }# g1 k! }! v y 锐哲以为,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管理有别于大中型企业,不能完全照搬大企业的那套HR管理模式,应该按自身的特点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 }5 y# m/ ^ ] 第一,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最紧密地围绕着业务来开展,一切为业务的需要而服务,否则HR管理会很快被边缘化。
, b% v3 d. g$ @" D7 D f1 J. i+ P 第二,老板的想法是对的,但也不总是对的。小企业的HR管理,需要在老板的管理风格、思维观念和管理规范化要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兼顾老板现实需求,又能考虑规范的要求。也就是说,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完全按老板的意思,也不能搞一套大而全的规范。 ) U: o0 G! M! a1 U t* W/ C
第三,针对小企业的“善变”特性,需要明确“变”的大原则方针,哪些可以变,哪些不能变,变是为了更好,而不是越变越差。要保证管理的“变”有继承性、延续性,而不是全盘否定的重头再来,否则反反复复的变,始终在原点上打转。 + o: u/ l' {# x Y8 b
第四,小企业不要过于追HR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对HR的8大模块工作,不力求面面俱到,而要结合企业情况,选择管理重点。追求“大而全”的体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没有必要,却更容易让管理者找不到工作重心。但是,管理者需要树立HR的体系化思维,并以这种体系化的全局观来审视重点模块的管理工作。比如工作分析与招聘、培训、绩效等模块息息相关,因而在开展工作分析时,须考虑其它模块的要求。又如培训与员工发展、能力素质模型紧密相关,那么培训工作的开展也应充分参考相关的因素。
: a0 ~4 K- z$ x# v! e/ u ·人力资源规划
$ G6 P* ~; g4 a: K 不用说小企业,即使是现在的不少中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也没有人力资源规划。对小企业而言,几乎不需要人力资源规划,也几乎没有人力资源规划,如果有,也仅仅是在老板的脑子里。 * p! v/ ]0 A- \2 c! u/ A" d* ~
笔者并非否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实在是小企业的变化太快,而且变化路径是“没有章法”以及高度的不可预见性。因而,即使小企业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大都也只是形式主义,十分缺乏可行性和必要性。 + b& Z8 d' x7 n+ N1 L
·工作分析
: u! b7 k, o) T4 o 工作分析的结果即岗位说明书。小企业的岗位分工不像大中企业那么明确和固定,一个岗位往往是两个或多个岗位工作的集合。 ) C0 b+ N' c+ X, u* n
尽管不能“因人设岗”,但现实的小企业中,能力强弱不同者所承担的工作难度和数量也不同,而且职责常常发生变化。因此,小企业的工作分析,不能够完全按照理想中的岗位专业分工来划分职责,需要充分结合小企业的实际和人员能力高低,对岗位职责进行增加或删减,不能拘泥一格,应给予更大的灵活性。
/ l& @, A7 y. W4 B/ P · 能力素质模型
& q4 m: z3 @# U- N. q! x K 发展员工的核心能力是实施能力素质模型的直接目的,当然最终目的还是支持企业经营的需要。建立能力素质模型是当今HR管理趋势之一,但很多企业仍然没有实施。在HR体系中,能力素质模型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模块,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对它认识还不够深刻,而且它的作用体现也不如HR的其它模块那样明显,而且还缺乏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支持。 : _1 A6 g2 U8 |8 K# D* M
小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常常比大企业更迫切,人的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小企业要远大于大企业。人才的优劣对大企业来说只是影响企业发展快慢与好坏,然而对小企业几乎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小企业需要招聘什么样员工?员工的能力素质高低又如何判断?核心员工的能力培养有没有方向?显然,小企业更需要这样的一些标准。 1 | P3 Y* e# l2 w& T
然而,要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对小企业来说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如果没有专业的HR人士,或许更好的方法是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如行业权威专家、管理顾问。
8 C4 m$ m& ~) n ·招聘
6 s0 }6 b4 g& C4 B; @" W+ [/ M( `8 { 招聘是小企业的HR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块,在招聘的工作上,小企业与大中企业有着主客观上的很大不同。主观上,人员的招聘取决于管理者的感性判断,甚至受制于老板的喜好,感性的成份占绝对,科学理性的的成份很小。客观上,大中企业的岗位分工明确,“一个罗卜一个坑”,需要的往往是专才型的员工,而小企业的岗位则要求是“多面手”,更需要是通才型的员工。
; a1 {2 t ?( v" v z 因此,小企业的招聘管理体系设计需要更强调流程清晰、标准明确、操作简单,以尽最大可能地从管理规范上来减少管理者主观判断和喜好成份,提高科学成份,更好实践“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理念。 % |# q+ |8 c- W, `- o0 a
·培训
% B8 W2 {+ o' @- R1 C4 x 小企业的特点注定了其培训管理做不到大企业的需求调研、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效果评估与跟进等一整套流程,这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来支持,显然小企业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做到。 . e& X, M) d a) ^/ \5 x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常被人作贬义用途,然而这种做法却适合小企业的培训操作。小企业的培训需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哪里出现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就补哪里,培训效果也要求直接和快速,要能很快体现在工作上。这与大中企业“撒胡椒粉”式培训有着巨大的差别,小企业追求“点”方面的知识技能提升,大中企业则是“面”和“线”方面的综合知识技能打造。因此,小企业的培训管理,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当前,而不是长远,管理者们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同时,小企业的培训管理体系设计方面,需要更加注重以员工的自学成长和上级的引导为主。
) g/ W3 u7 A. C' a# L3 {5 n( K “与其教火鸡爬树,不如直接找一只松鼠”, 对小企业而言,这当然是更为实际的做法,但这是招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在此讨论行列。
( ~! o% {- J: W, p! g · 薪酬
6 i. F) c2 A6 U( ?& b$ W 总能听到员工对薪酬不合理的抱怨,老板在薪酬发放方面缺乏依据且随意性大,这在小企业尤为突出。在现有的HR管理理论中,薪酬强调的是内部的公平性和外部的竞争性,内部的公平性主要体现于岗位价值评估及薪酬结构的合理性方面,外部的竞争性则往往是比对同区域、同类型企业、同类型岗位的结果。没错,这对于专业化分工明确的大中企业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在小企业中并非完全如此。 4 _0 |8 `! \$ q+ n. \+ R" A& t
在小企业,一个员工可能身兼多岗,而且岗位的工作内容常常会作出调整。花了大量精力好不容易完成的岗位评估,很快就要进行再调整,反复地调整,无形中,岗位评估的价值受到削弱,公平性自然降低了。同样地,这种一人多岗且职责频繁地变动,根本无法与外部市场薪酬进行比较,两者缺乏可比性。这也就可以理解员工对公司薪酬方面抱怨的主要的原因所在。因此,小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和管理不能完全按照现有的薪酬理论来进行。
6 e9 c+ V& h7 _7 x* i 根据笔者的管理咨询经验和研究体会,小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应以员工的能力为根本导向,而且更需要体现出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
/ l2 f1 y# M. d) _ ·员工发展 2 G8 A/ Q6 q/ _- u% i: k
在小企业中,这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小企业的老板和管理者关注第一重点是企业本身,他们更在乎的是企业怎么样,而不是员工怎么样。小企业的员工流动性相对较大,稳定性也较差,企业认为花了精力和财力投资在员工身上,容易“为他人做嫁衣”。虽然他们的这种管理思维仍有待商榷,但做法却无可厚非且可以理解。
& y; M9 v% G2 F$ q1 X) T* s8 G2 b" x 锐哲以为,在员工发展方面,小企业仍然可以有较大作为。这需要管理者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未雨绸缪地看待员工发展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对企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核心员工,需要企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能力成长机会,将核心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成长有效地结合。
5 m2 ?1 B1 b* V: d 由于小企业的专业分工体系还不完善(实际上其分工也不需要太完善),再加上小企业的经营核心是业务,因而,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依赖程度也相对较低。但是,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不可忽视,尤其是对于那些着眼于更长远发展和有抱负的小企业,更加地需要前瞻性地建立自己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企业做得更大夯实竞争的基础。也因此,探索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意义重大且深远的课题。
0 h3 ?# F) i4 N. f3 h F/ j2 f) O
! M6 i1 B1 T5 e: O5 _锐哲咨询--中国成长型企业管理提升专家! http://www.rezen.cn www.rezen.net 锐哲使命--推动中国成长型企业管理进步! 广州锐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 e! {! Q2 `8 {0 y
(本文为锐哲咨询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锐哲咨询联系,并须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