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长的一段时间来,我一直忙于进行面试,我这边的空缺岗位有网站主编、社区运营,同时也在招聘实习生。招聘,让我感觉精疲力竭。
昨天下午面试了两个人。明天晚上还有两个在QQ上的“面谈”(因为不在深圳,所以不好当面交谈,运用网络工具进行),下周,有些交流也已经排好期。
在招聘的过程中,我感觉,多数应聘者其实并不在认真求职,或者也可能是,认真但却不得法。
对于前者,一般是在职人员,骑驴找马,不算迫切;对于后者,一般是心有余而缺少经验。
对于前者,我的建议是:如果并不急于换工作,其实可以不用投递简历,因为对用人单位来讲,对一个岗位表现出来的热忱很重要,如果缺少热忱,自然也不愿意去多花时间准备,即使是有面谈机会,也往往被动消极,这对于双方的时间其实都是浪费。
对于后者,我的建议要详细一些:
1、充足的准备。很多人投递简历,往往非常盲目,甚至不仔细阅读招聘要求(这一点往往是在面谈的时候才能够了解到,因为用人单位是凭简历来了解一个人,而往往会在面谈的时候才发现应聘者的准备不足),在面谈的时候,就会显露出来,当被问及和岗位匹配度相关的问题时,答复得往往不能让人满意。
一个人的认真度往往体现在准备是否充足方面。其实,现在是网络时代,想要了解一家企业,非常容易,比如通过官方网站、媒体报道、熟人介绍等各类途径,我在邀约面谈的时候,并不会提醒应聘者去看一下友商网和友商社区,而在面谈的时候则会问到,目的就在于查看应聘者是否能够充分运用网络来了解岗位需求,我有时候会遇到有人的确来看了网站,但是看的不是友商网而是金蝶网站,而有些人则看得非常细致,甚至会连友商社区的活跃会员都能够辨识出来(当然这也不难,因为列表中就可以看出),有人也会去注册友商网体验产品,对于这种认真态度我非常赞赏。
2、仪表和谈吐。
作为招聘方,我虽然平常衣着随意,但在有面谈的时候,也会注意着装,尽量用比较正式的形象出现,因为这对应聘者是一种尊重。而有些人来面谈时,着装随意,举止随便,让我感觉有些失望。从简历中看一个人,主要在于经历、经验,而面谈,则主要是看一个人的形象、谈吐、气质,对于面谈都表现随意的人,一般不会给招聘方较好的印象。
有些人会在面谈的时候表现紧张,影响了水平发挥,如果感觉紧张,可以采取一些放松的方式,或者提前多做些准备。从招聘方的角度,如果应聘者表现过于紧张,也是失分的行为。招聘方更欣赏的态度是既热忱又冷静自若,并不会因为第一次见面对方紧张而会给予充分谅解。我算是一个比较亲和的人,但在面谈时,有时候也会刻意表现出不苟言笑的严肃样子,让应聘者感受到压力,从而测试应聘者的承压能力。一般来说,在面谈时能够表现从容的人,在工作状态中也会有较强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当然这个要把握好度,不要被应聘者误解因而使真正的人才因反感而放弃工作机会。)
3、时间管理。
约好了时间,早到和晚到都不算好。晚到,当然会有原因,比如说交通问题。不过这个更多会被看作是借口,因为交通问题应该被考虑在内,出门最好提前一些,留有余地;早到,有可能打乱对方的时间安排,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在到达后,由公司前台即时通知的除外,因为这可能是前台担忧在整点时忘记,所以提前通知到招聘方)。
4、魔鬼在细节。
如果简历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全部,那么面谈就没有必要了,但面谈的重要性当然是超过简历,因为简历有可能过份包装,而招聘方更相信眼见为实。事实上也是如此,我近来招聘的最大感慨是:简历往往很华丽,而本人往往一般。在面谈的时候,如果小动作过多,比如跷二郎腿、不自主地颤抖,另外象在讲解PPT时应该站立但是却坐着,这些都是失分的行为。
有不少面谈圣经之类的书,在网络上也有无数面谈指导文章,多学习并应用,在面谈时获得较好的印象,应该是不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