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7-21
- 注册时间
- 2009-7-21
- 威望
- 0
- 金钱
- 6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9-7-21
- 最后登录
- 2009-7-21
- 积分
- 6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12
|
回复:《新进员工企业归宿感培训之你为谁工作》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这是电视连续剧《垂直打击》中,英勇的空降兵们的豪言壮语,用这句话形容轨道交通新线接管中的供电人,有着同样的含义。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总长4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自2004年以来,上海每年均有1条以上的轨道交通新线、段建成通车,而今年即将迎来上海轨道交通史上建设与运营接管的最高峰,近百公里的新建线路年底前将通车运营。要开站、通车,就必须先供电,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施工现场,我们到处可以看到这样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轨道交通的供电“先行官”。
+ D& s W6 X: {* ^# q9 [' w" @% e& u& Y9 G, t, x
经受考验、真诚奉献,再创佳绩
9 U1 }$ T% e4 w8 v0 n
. e) P$ Q. Y+ Q' T6 l) H6 p% a一号线北北延伸线地处上海偏远市郊,交通不便,北北延伸线接管小组就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既没上水也没下水的工地上忙活开了。只要老天一下雨,地面就要泥泞好几天,连自行车都没法骑,一脚踩下去就带出一片泥,泥浆会没掉整个鞋面。新线接管都是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同时对供电接管人员是一次专业素质、身体素质、责任心等多重的严峻考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作环境的艰苦并不能阻挡大家的工作步伐,施工现场泥泞、坑洼,汽车无法开进,为了争时间、抢进度,供电职工就用人力肩挑背扛,深一脚浅一脚地把办公用品、技术资料、生活用具搬进站内。他们头戴安全帽、脚踏高统雨靴,在施工现场、设备房内、电缆层中,反复观察、认真记录安装、调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每天从现场回到休息处,他们都要仔细汇总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甚至加班加点整理材料并做成电子文档,为今后的变电运行安全及新线接管打下扎实的基础、积累宝贵的经验。
0 L* W8 ^3 r! e* j
6 e& a9 v, |5 B0 W5 o: E新人、新站开创新气象
3 m8 O" F9 h- m7 E. J# @6 b+ i
, m x" ^; s) t) L' L在通往九号线一期高架段的路上,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后座上绑着两大桶纯净水风驰而过。他就是高架段的站长孙毅隽。作为九号线牵降站的首任站长,小孙担负起的是新的责任、遇到的是新的困难。提到困难,首当其冲的是人员紧张和技术培训,其次就是交通和生活设施缺乏。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晶闸管保护、中央控制屏的电脑化、传输的光纤化,这些新设备、新技术大都是既有线路上的值班员从未接触过的。小孙对大家说:“这些设备对于我们都陌生,要想吃‘老本’是不可能的,只有加紧学习,真正弄懂才能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来自既有线路不同变电站的值班员们技术水平参次不齐,而且人员还未全部到位,这对开展新设备培训有一定的影响,小孙自有他的安排:一是先就位的值班员认真参加设备厂家的培训,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到时再给后续职工“补课”以老带新;二是利用每天交接班的时间开个班会,安排每天的具体事宜,汇总工作情况,通过相互交流,找出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加强现场管理,带领大家熟悉设备、强化现场培训,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并操作设备;四是利用空余时间完成各类规程、设备台帐、典型操作票、典型事故预案的编制。6 }5 }, ^6 d9 F- |! a' R
! ^+ z3 q1 Y- f$ \; l2 x+ O9 ^* z) G由于九号线各牵降站均设在正线的两站之间,因此交通不便、生活设施缺乏,其中缺水困难尤为突出。变电值班人员的吃喝拉撒、设备房清洁卫生,工作生活哪一样离得开水?可是管道铺设有困难,短期内不可能解决,怎么办?这就出现了前面的画面,我们的小孙站长又担负起了“送水工”的角色。$ N k" `1 C* J6 ^
8 ]; Q" x: ^. u2 D( n1 Y$ s, I# g
党员先进性在新线上闪光
# F$ q3 [9 B5 x) f% h+ p
) g" s2 b7 I" h) u8 g在轨道交通8号线的接管现场,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党员——孟敏,他能吃苦、更敬业,处处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积极作用。在他的推动下,接管组与施工方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4座混合变电站、6座降压变电站内设备的SCADA对点调试,对设备远动信号和功能全面检查,不留一个功能盲点,确保远动功能可靠无误的实现,为经后的无人值守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在一次检查电缆桩头的安全时,孟敏发现不符合接管要求,但是施工方以不影响安全为由坚持不肯整改。孟敏取出仅为2μm的塞尺塞入电缆桩头接触面,事实呈现,电缆桩头接触面积不到50%,不符合技术要求存在安全隐患,施工方为他精湛的技艺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所折服,立即开展整改。
' V: Z( a F- D" B+ [. ?: s" c
: s$ g7 Q% I3 V4 [. e: z, u勤勤恳恳、服务一线
) h0 S/ r! @/ F7 K* M. J! B- }/ L7 Z( E( M! u2 ?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已初具规模,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对专业保障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线接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路途远、交通不便的困难,人员、物资的运输关系着整个接管的大局,这个重担落在了分公司驾驶班身上。如何利用有限的车辆与驾驶员在保证既有线路工作的同时做好新线接管的安排,班长黄惠廷同志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合理安排每一辆工程用车的班次与时间,尽量为一线多提供方便;仔细勘察到每一条新线各变电站的地面路况、走向,及时通报给驾驶员以方便出车。前段日子,他体弱的老母亲由于心脏病突发需要手术住进了医院,他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整夜整夜地陪护在病床边,可是第二天一早他还和往日一样提早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安排。为了确保行驶安全,他带领司机们一起钻研汽车维修保养的技术,绝不让一辆车“带病”上路。在连续高温的夏季,为了让其他驾驶员有多一点的休息时间,他常常主动替班奔波在一线的工地上。
6 u9 ~2 C" _) v; W8 i4 M) z# F3 _/ F5 f! L/ Z1 K3 ^( Y( K
在轨道交通正在建设和即将开通运营的新线上,供电职工身体力行的履行着“先行官”的使命,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用自己过硬的技术、无私的奉献坚守责任,为轨道交通安全供电保驾护航。
, _: k' N1 E, [+ P7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