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5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模式管理

[复制链接]

5

主题

4

听众

31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7-24
最后登录
2009-9-14
积分
31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5:0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 s9 a3 x0 N3 R0 Z0 j

: k4 z/ S2 p! p& \

立足国学根脉     融合西学体系

0 s, s- m' E5 ~5 Y6 v/ u

践行哲学应用     引领管理革命

& L% Q1 @% Z" N- s

2 `, L ]) ]/ P1 r4 ~' N

3 ?9 z2 w" i& |5 H# c: ^, W3 f# e

中国管理—— C模式

2 j+ v) ^# }% C+ C( A, ?

课程概要

) D4 R" b1 w" x5 E y) [

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的管理理论研究以西方管理学为指引和评判标准,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管理界讳言“中国管理学”。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西方经济实力强悍及管理工具体系完善导致的对于西方管理学的盲目推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了西方管理的缺陷和不足,而中国经济的重新崛起,使学术研究和实践逐步回归中国本位,国学管理、中国式管理、古典式管理兴起,尽管尚不成熟,但都作了有益的尝试,究其原因是缺乏中国管理学的创建与应用的理论根源——中国管理哲学。

+ A" F2 d' P* R# T

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哲学管理大师成中英教授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诸子百家文化和易经为机理,通过大量学术研究,创建了中国管理哲学---C理论,这是中国管理学的奠基之作。

/ s1 M3 X9 X: |- [

北京大学人本管理中心研究员、管理专家阎雨先生又将西方管理体系与中国国学相结合,以C理论为母体,结合多年案例研究和管理实践,成功研究出中国管理哲学的导入和应用体系——C模式。这使得中国管理哲学不再是理论的说教,而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学科,其价值对于中国管理学而言同样具有开辟鸿蒙的时代意义。

$ @) G. b. b' I2 F1 d8 d3 ?

一、阎雨先生从管理结构、根本动因,认识到西方管理的必行将枯木。

/ P: E* D/ E6 A$ J2 S: L

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失败,其应用危机表现形式是:(1)臃肿化危机。(2)机械化危机。(3)文化更新危机。(4)治理老化危机。(5)功利化危机。 

& U* l, O' {. W/ ]

北京大学人本管理中心阎雨先生认为,现代管理理论存在结构性的问题。

% o, s1 i; U; W0 D! z, d

% X+ P6 W+ j# K- x; C

第一, 价值观的偏差。价值取舍的偏差,只看重显性的价值,忽视了隐形的价值!

! W4 V$ ^. z/ |8 ^% i* @

' `. f0 r. _ f; m7 l \/ I5 G

第二, 建立在人性假设上的基础偏差。不管是X人的假设,还是Y人的假设,直到后来发展的XY双因素理论。从利益的角度分析人性,而不是从人性分析人性,是人的工具化。 现代管理中缺失“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恶知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观点。

" X6 f* R( c' \* P* p) W& |

$ f+ w5 w# G0 C

第三, 终极目标的偏差。西方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点主要表现为:主客二分,还原论,静态分析,孤立实证。

$ a5 T; Y' u/ b8 y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轨迹,阎雨认为西方管理理论应用危机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模式的改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宣告西方管理理论的终结。知识经济出现——一个创意形式一个商业模式。传统的生产资料、要素价值被颠覆。以前那种单一线程的管理模式已经疲于应对,管理在改良中,提出了组织变革、扁平化等类似的尝试。事实证明,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西方管理的制度已经不适合知识经济的模式,表现是经济危机。

+ ~9 r% }# s0 N$ Z% ~5 K8 r5 n2 F

二、阎雨先生认为中国未来的管理必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激活中国管理代码。

6 H" O b7 {4 o/ M1 t3 T5 z* Y

回顾现代管理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古典管理理论由于缺乏人文精神而受到指责,同样现代管理理论的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解构。而后现代主义管理理论并没有抛弃古典理论和现代理论,仍然继承了其中的理内核,因此可以说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有共同的逻辑起点——功能主义。

' K* ? p1 Y" w, e: |

成中英先生、阎雨先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推断,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唯有管理知识的知识——哲学。西方管理危机频现,备受诟病,中国未来的管理绝不能重蹈覆辙,而路径选择就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激活中国管理代码,让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辨发挥其应有价值。

2 U3 o' h5 j) C, a0 q& n

三、阎雨先生成功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精髓, 并将其融入到成中英教授开创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C理论。

, \/ ]9 b* r- ^5 t& L

任何理论体系都不是空中楼阁,其的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中国管理哲学亦是如此。成中英教授通过半生研究,形成了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基础——C理论。

; ^- ]% j" }' a

阎雨先生更进一步,依托对C理论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把握,成功的提炼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C理论相融合。

$ y* D1 v6 A K3 M8 M

阎雨先生认为,中国有着成功的传统管理的范式——是文化管理,比如:

6 E+ K' b$ ?9 l' h( w! k9 X) Z

 1范蠡经商。

" ^8 @: k' Q) ] |& u5 q; |' r3 F

(1)“旱则资舟,水则资车”。(2)“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3)“无息币”(4)“务完物”。 (5)范蠡经商理财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4 t# q2 h$ P: D" z. J! V

2. 子贡商道。

& w& B+ V A$ {4 x0 {0 d& E

 “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家累千金。”并最终做到了“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8 {& m) m0 M& k2 t) ?9 N

 “德润身,富润屋,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正是子贡的写照。

; j. ~6 F/ h$ f7 [: L2 W+ `. m, m3 w

3. 胡雪岩为商之术。 

+ @7 ? B5 U5 ~: h' t

“为政要看《曾国藩》,经商要看《胡雪岩》”道尽中国近代管理精髓,而胡雪岩成功的根本就在于“信、义、勇、势、人”五个字。

( ~7 {9 M! C+ B0 J: f

4. 山西票号。  

* `! }5 t* O; [5 _0 `

一百多年以前,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就是山西,晋商以“诚信天下”让这里成为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

! C5 \0 z+ `# o8 l/ B, A: y

   这些成功的管理范式里隐含着管理哲学的深邃,比如《易经》管理隐含八要素:知、行、体、用、主、客、内、外,整合起来便是一套知行合一,体用不二,主客兼容,内外协调的管理模式。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提炼、融合这些传统管理精髓,才能为探索出中国具有管理实践价值的模式和思想。

, ~) t" l9 u* f; G6 f

四、阎雨先生借助西方管理工具将其C理论进行量化,提炼出可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使C理论成为管理哲学走向哲学实践并重的----C模式。

# d. H8 k) y. j: i' l1 K! ~9 `# N

中国管理哲学理论C理论与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的结合,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了中国传统管理,使得这一历经千年的东方智慧重新焕发生机,这就是C模式。它从理论的高度将中国传统管理的要素予以系统化,建立了严谨的理论体系;同时将理论在实践中验证,指导实践,实现管理效能的飞升。

o( s- P* Q. A! m5 c9 m

五、C模式突破了中国管理中国管理理论缺乏应用模式的瓶颈,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量化与实用问题。

, L8 K) u# P% n( A

阎雨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管理长期以来被人所忽视的原因就是不能被接触者所掌握,也就是量化与实用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先验主义的哲学思辨,更多的靠个人领悟与感知。通过文化管理与C理论的融合,C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西方管理工具化的弊病,将管理工具回归其工具本位。即用C模式下的传统文化元素对管理工具进行再造,运用文化管理指导、统帅管理工具,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量化与实用问题,让中国文化管理的触及战略、运营、治理多个方面,体现了管理最高境界——管理哲学的现实功用:解密企业基因密码;指导企业组织变革;更新管理秩序。

: D3 i, W& ], |, {- w; a

这些正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管理学界、企业界的困惑与需求。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全方位覆盖管理应用领域,将推动知识经济下管理学的嬗变。

- w3 p$ T* [5 q4 A

六、C模式是C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成中英先生管理哲学的实践应用。

! Y6 m% g& o1 K+ Z- _

C模式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需求,常用常新,就在于C理论体系管理哲学的生生不息。C模式是C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5 t9 c+ Y+ t; t8 _! G7 {, y) a. v1 S/ p

    1. C理论循环大系统。将管理要素和环节圆融无碍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推动扁平化等现代管理诉求的实现,杜绝了管理模块僵化等问题。任何管理模

& o1 k8 }- n" O Y3 k) B" k3 s* a

式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老化陈旧,C模式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为此C模式成功将C理论的易经五段辩证法引入到管理模式更新,形成自我革命、自行推陈出新的管理体系。

9 d- [4 i4 N- K+ H1 c2 T0 z3 d, f, _

    2. 变易、不易和简易。依托三个权变方略,从宏观和微观上实现了战略战术的更新。

) A2 v9 F A8 n# I: }, M

    3. 三个重要原理 

0 h/ p; F9 q! }9 d) T

A、乾坤原理:"自强--奉献"的原理。实施这一原理,必然使企业充满活力,并具有崇高品格。 
     B、否泰原理:"沟通--融合"的原理。实施这一原理,才能使企业上下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 
     C、损益原理:利益驱动原理。实施这一原理,就会使职工群众的向心力大大增加,自觉地信服领导,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0 b; ], X# N8 M; _

C模式正是基于C理论的理论基础,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西方有益的管理思想与工具,真正实现了管理哲学的实践应用。

g# F3 Y, k6 `% [( L2 }/ E+ Z6 j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中国管理学的创建提上日程。依托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精髓,导入西方管理的理性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中国管理学体系中国管理学体系的形成指日可待。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正是中国管理学的奠基之一,立足知识经济

8 `- X( r+ g& C# J" t% L

与东方文化,放眼世界管理发展趋势,必将完成管理科学中国化,实现中国管理世界化的升华。

( m# G! m, x/ `( I& E# f0 c

, y+ g- y+ a' Q; o% z% V

中国管理学——C模式

; G& D3 u6 H- m$ S, X5 I T

讲义大纲

* ^3 I0 ^( \: r# A) R

K3 k/ Q- A- J/ D

  言  案例分析

. o4 ]9 ^* \* e; C

第一章  西方管理模式分析

/ |! P J7 E6 r+ U- q/ f m# e5 n

第二章  中国管理现状

+ _0 f% N( `. R. K3 [/ v$ e3 ]

第三章  国学中现代管理思想

6 T1 I, M3 _, Z/ S5 T; A2 O

第四章  C模式的逻辑体系 

9 u8 X8 {- S: n1 R M; t

第五章  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上)

$ g* Y, m) j E8 B! h1 v; k! x/ {

第五章  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下)

) u" J7 w3 z* o; M* e

第六章  中国管理哲学与战略管理

3 Z |- g1 h3 [# [" s

第七章  C模式与企业经营管理

& v% v! l3 x' s; P2 t8 i7 p% {

第八章  C模式与公司治理

( t* i0 I- y+ Y m4 p0 {* w

第九章  管理哲学实用革命

# c1 u* D* E( e2 `3 k: h

系列课程二

' w5 x+ I _( ]' R4 b! d& g

国学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 v- N1 f" E3 o$ l

3 Q4 j; J9 Q# Q8 r$ \

引言:中国企业管理突出问题——战略问题

. ]8 y2 Z! P1 x5 C3 N. Y+ j6 `

企业管理未能跟上企业发展,没有或者不注重企业战略;或者战略不清晰、战略混乱,这些是中国企业管理不能快速成长、基业长青的原因。

" Z% l n, t& Y9 K6 u0 ~: K

案例分析。

4 t% T8 c- O" U

第一节  未兆易谋——战略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9 \% k$ x0 ?+ ^3 E" b6 T* C

1、战略提出背景

2 b2 Q, X* X+ H+ o0 F

   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存在变化的可能。

% w( Z9 S$ |/ h2 H& ~" E: q

2、战略管理的作用

3 x( t! z) c2 G z/ V4 }$ O D- Q' e

   让企业跳脱盲目的决策、生产等活动,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 _- f5 k: N% M

第二节  经之以五事,较之以七计——战略体系与要素

0 a2 ~' e2 p! b, a7 Q, W

1、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体系

1 ^. R" [0 ?' n1 f. w8 k h. b

   总体经营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职能战略。

C1 l, J/ j3 n6 i5 u4 z8 p

2、战略管理建设与实施过程

( q0 `. Y) g6 ]2 A) u+ K* A. v

   战略分析、选择、实施、评价和调整。

* R: A9 F% {; n' w

3、战略管理决策与量化

3 n* y8 b/ e- {, z/ H- `

   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五事七计”为代表的工具分析和西方管理分析工具相结合。

+ |1 w) p; k# n" k" _; e# }1 L

第三节  整体定位时中系统的工具分析

4 G7 J2 w8 W6 e

1、战略分析

% W& z0 a7 Z/ `. a0 F0 Q+ |

   通过对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的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

2 H7 J4 y# Q, q& N2 `/ T* B+ J

2、竞争分析

; W0 I! B6 f" c% c$ y7 e* y

   从企业个体角度进行分析,明确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

; U {: X6 \0 `- x% d4 d7 I+ x

3、战略选择

2 U# }6 a/ `4 m) E0 W' E- G

   根据以上宏观、中观、个体环境分析,借助相应战略制定、评价工具最终完成战略选择。

0 u$ h! r N7 K7 n! X# q

4、战略实施 

\8 z1 y& d" L- G1 Q/ Z/ @

   采取措施,引导战略的实施,发挥战略作用。

# ]5 o% V6 r L( n6 x( i: K* {- Q

5、战略评价和调整

4 {. F4 g4 s8 d: S h4 t; }, C( m

   战略选择是否正确,战略实施是否得力,需要不断的进行跟踪观察,得出评价,作出调整,以利组织的发展。

% _5 z% r; I: p; g* R' F6 E

第四节  总结

) l0 z- V) S) E" {& d

   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必须提起足够的重视。

' [% Q/ E/ y' ]9 n. n) x

   C模式所统领的管理分析工具立足中国实际,有助于解决当前企业存在的众多战略问题。

) j7 k+ ~7 ]. r( l" I( {% b2 ^

系列课程三

- }) v! M( c3 P7 O5 ?% W3 D1 Q5 F

中国管理学与企业经营

B3 m; C$ M1 h# y% R

2 Y! f2 X, _6 v1 O

引言 中国企业流星现象

% Z, {) }9 E( }+ l \

     中国企业呈现流星现象,难以基业长青的原因在于:管理哲学的缺位。

. r) y4 O1 f/ a4 J) e( }1 y# a

第一节 企业功能

2 T2 ~- Q4 e# H/ W, p

企业具有经济和社会两项功能,功能的实现尤其是两者的协调发展需要管理哲学。

) E& Y0 ` c) c, r

1.管理的作用

+ q$ s4 E4 o/ ?" d- Z1 l/ k1 f

管理是企业存在、发展不可或缺的活动。要实现完备管理必须借助以传统儒家、道家为基础的管理哲学的指导。

! ^) f3 H$ H5 b! N& {

2.管理的要素

/ s |2 k. p1 D1 l

    古今中外对于管理要素有多种理解,管理哲学认为存在7C:决策、领导、协调、权变、创新、转化、超越。

1 p7 t3 P( w( f0 ~8 X

第二节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 

" Q, {* O) b: f# Q% P. o

1.传统组织形式

4 c- A4 T# X. h1 r' d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

6 B: }7 t6 N/ F+ L- K% a7 H

2.现代组织形式

% U8 J C7 X1 Y$ z; y2 H% [

有矩阵组织形式、事业部制、多维组织形式等现代管理组织形式 

. _$ M3 i8 f W

3.管理的动力策源

4 T; p2 y9 h0 L: \* @! Z3 L1 v+ e" h4 r

管理本质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是管理哲学一部分,具体演进层次:技术、科学体系、艺术、思想、哲学。

. Y' h6 A3 l$ O* O5 q8 L* \

第三节  总结

8 g7 O9 [( ?4 n9 R: ]

    中国管理哲学适应中国管理的内外环境,有助于企业经营效果的提升。

) O; }; m, T7 ~. u+ @. q E' P% ]& G

系列课程四

M$ H5 e0 E1 O6 o" I

国学与现代公司治理

n! i0 H N) c/ N1 E1 C) f! f

1 k6 D: O8 }: ~0 U

第一节  公司治理

$ N$ l2 l+ ?. I) ]2 q* w) u

1.治理的必要

0 A( I. ?0 V- L2 i

    现实中企业管理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引入公司治理。

3 q) k9 E) g9 c

2.公司治理的涵义

' ]" J& X. e# H+ V

    公司治理涉及形式、机制、原则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 {5 p6 ~; y9 k; Z- ^8 t0 ^

第二节  董事会会建设

" H8 x' N3 }9 z* O0 M* b; t

1.董事会模式分类

* l6 ~& n' N5 s% T% |- Y8 r

    通常分为单层、双层、业务网络等董事会模式。

5 M$ [+ B. q1 H( R$ L" E! ~- ]

2.不同模式下独立董事比较

# g$ I! [- o. b' ~2 U; Y8 Z

    英美、德日、东南亚模式下独立董事“独立性”各有不同。

& I# B: v; A" G, N

第三节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

2 r) a* S" O6 _6 h& T

1.高层管理者的主要激励形式

# ^) J5 q$ O9 {" r3 Z, J& F

一般有报酬、经营控制权、剩余支配权、声誉激励、聘用与解雇激励、知识激励等机制。

) K/ M8 ~8 j; @3 F5 I- k

2.高层管理者股票期权

3 T9 h3 ]' W% c1 B' |5 e

需要明确股票期权涵义,以及实施中注意相关问题。

& k$ x3 j g" w" C' x7 N; a

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

7 q% x5 z! h) r3 W

1.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5 v# v) g. C* q4 Y5 s

模式如何产生;其显著特点;有效性和缺陷是什么。

5 B% k5 \! Z( H A

2.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4 E! Y2 J3 x& J/ G

模式如何产生;其显著特点;有效性和缺陷是什么。

$ \* U( P3 y$ _7 W3 N

3.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

, B# H' o! X+ C/ o

    国际标准、控股模式、财务报告准则、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以及法律都在趋同。

3 X3 J; `; P3 J9 h1 W: \" i

系列课程五

# C; u5 E! Z- e0 N3 T

经济全球化解读

$ p$ N5 p( ]+ q- j# E

& w. T" E7 o: V2 l9 E0 Z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真正的适应了第三次浪潮所引领的经济全球化。事实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让我们对这种全球化有了切身的感受。如何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如何把握其本质和规律,更好的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这是每个管理者和企业家所关注的问题。

[" q# o" j o4 H( B- b. d; j

; R: _- E1 L5 g4 ?

课程大纲:

6 t: I3 T, j" g; ]% r5 E

一、经济全球化本质及趋势

# x8 N: E3 u% `! Q! p3 T# E7 }

二、经济全球化四大传统动力

0 U6 g4 m/ i1 Y$ k+ E& B) f% U' Q8 `

三、经济全球化的成本 

! K' ]# |3 M' I

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机遇与威胁

+ [2 u5 j9 n/ y% d9 \3 d# j

系列课程六

) w8 O* P0 b* ?! ?* K4 a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资本运作

* N) f* ~! \; ?( ^1 c

; u; Z* e3 v' G& ^ J/ p

随着中国国家崛起和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被各地区各部门所关注。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其发展模式以及资本运作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已有范例进行研究,有助于发展模式明晰、资本运作成功,从而实现文化产业长效发展。

1 ~3 o5 D3 _8 \5 |) V9 E$ L2 e

7 h9 ^' \% A; v# \

一、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t# Q5 M! P- J$ A7 L$ N

1、美国的八大措施

0 k$ w. @; F. h- b% @) ^ d9 X2 }

2、英国,文化产业先行者

' t8 u6 ] ]3 x! @9 L

3、韩国,经济转型成功典范

8 U- Y* K/ f3 i& j9 a, l

二、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 V4 C9 T! S/ L \* x* X

1、北京 “五种模式”

; P0 N8 t4 W5 N. L/ i7 l

2、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

$ k, u' x3 K/ z0 a! J

3、深圳“创意设计之都”

: t) g6 b7 Q+ q4 ?- H9 z

4、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0 ^. B0 h0 k8 {, ?0 I2 J* p

三、资本运作

5 l2 ?9 x* Q# c7 `3 ~# k0 E

1、美国投资主体的多样性

; o& C b9 r; j

2、韩国政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0 ^* q2 P: q$ M2 A3 `/ Y% i

3、新加坡资金来源

/ O2 Q, I( f8 s2 ^. b& Z

4、中国资本渠道

4 k( G1 f' _4 M/ \/ y# H: F E

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模式设计

+ y0 p' F' e8 B5 O+ V

系列课程七

) y3 k+ N* |7 H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 {' b2 M4 ^+ n/ b2 n" m! ]$ j

! A) ?) ?/ w( {+ I' [3 C+ E. Y

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是以文化资源为中心,对金融资本、物力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要素的重新整合、提升、创造性运用。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深入了解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内涵,从战略、战术多个层面综合分析,方能促进产业发展与升级。

6 D# Z; [+ U8 j

一、文化产业与国家经济战略转型

" C& a) S- L# R' L

二、文化经济与文化生产力

% q e5 Q, o) x. Y. l- |) U% N( v5 R

三、文化资源与产业升级

h* p3 l5 N0 v( P6 K# d

四、产业困境与对策

1 [$ t3 X% D; k/ w

五、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索

3 K/ b+ W& i, ^

主讲老师

, m# }# Q; ], {. z& F$ M* u+ z

阎雨先生简介

7 U8 H0 A& n9 \* k% T; v

7 t4 P! t: E* J: ^

* m9 I* A) h9 e0 C+ h+ ?) @

现任: 北京大学人本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8 K7 A& |" o% Q! v6 j1 y @3 l/ C

    兼任:

# p2 d! T& i, V P9 F4 L* |' X( w( _

国际东西方大学北京研究院院长

- E0 j! ^8 Q/ L- z

菲律宾国立卡维迪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 d! p0 V% d, \8 u% ^/ j4 _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副会长

# g7 C }, ]* K* r

中国市场学会房地产专家委员会主任

y/ e8 J. G- I% J- L J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

* y/ t# y7 `7 b, f" W* \

    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哲学、企业战略、文化产业、地产经济

K2 B* G1 I: J

著有:《中国管理哲学》、《文化与经济论衡》

! Q `8 o5 F3 ~7 Z

中国大陆房地产战略联盟运营机制研究》《集团战略管理》等

) }1 l: Y2 \4 `$ B

1 A5 Y5 \# x0 S$ t% }$ B3 i

电 话:010-58876777 

$ B2 s( H8 j. g. [0 p: Y

  真:010-58876770

( u; y4 P8 z/ k" Z

手  机:13001078788 

+ y2 |3 K: h/ m' k% p

E-mailscholaryanyu@yahoo.com.cn 

5 A' {. s. q6 P6 b6 x4 j

通  联:北京大学资源大厦813室(10008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