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觉中“人力资源”这个词汇在自己的人生的概念里已经游走了六年多的时间,当年选择专业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也不明白是做什么的,也没人给指导,就随便选上了,当时只为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个结果而高兴,别的东西显得也没那么的重要了。也许这个不想之想成了自己追求世界里的一个风向标,六年来无论是大学专业理论的学习还是工作后的实战开展,都希望自己能在这一领域获取进步。
% c- I. o7 b& V. E理论的学习是完美的,也许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吧,什么专业都是说自己很重要,对社会的价值很大。于是我们生活在理论的殿堂里,饥渴地从中汲取营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在企业的海洋里大展宏图。带着对工作的期待,更带着对自己专业的一片追求我和其他学友奔向了我们应该去驰骋的广阔天地。
2 l! L: {+ }* c. j2 s: F2 `: D$ u0 \理想和现实虽然是不可隔离,但是终归是内心和外物的两种境界。等我们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却发现我们自己的所学不能立刻转化为我们理想的生产力,我们不知道怎么去用他来变成自己工作破冰的利刃。失落之感、自疑之情难免生于心间。可是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是放下自己的清高,去先了解自己选择工作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各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那时候给自己的感觉是非常极端的,当年的学习的理论在自己的评判里突然失去了他所有的光辉,变的毫无所值,无足轻重。
3 l8 k0 e% M8 @/ `工作中抱着进步提升自我的思想,很多时候还是羡慕别人游刃有余的处理各项工作。每当突然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看客的时候,也许会有一丝不安的感觉油然迸发出心底。当然更多的时候给自己的是一个信念,我需要一个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多跟着别人去学,多去总结,一定在不久的将来达到这个水平,更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越这个水平,于是课本理论成了我的一种绝缘,我放弃它,放弃四年多自己苦心学习的东西。 * b5 H% K: A( d# `0 c& g
工作的过程更是自己成长和进步的历程。我们从一脸茫然走向了渐渐融入,又从融入变成了习惯,最终变习惯为一种驾驭和兴趣。我们成功了,以前的不可能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原来我们一样可以成为优秀。这个时候我们也许不满足现在工作的现状,突然发现当年学习的理论知识犹如水管一样又冒出了鲜活的水源,我们开始去审视现在的工作,突然发现我们完全可以将理论的完美去作用于工作,这个新大陆的发现让我们重新找回了自信,我们开始用理论去完善现有工作,一切工作有了质一般起越,从中我们收获的是一种信心,一种个人价值的重新回归。 0 D$ u' d7 Z& Z9 x: U
工作在我们的努力中得到改进,更得到升华。悠悠然之中我们仍旧会走进死胡同,猛然之间会发现我们的知识变得十分的浅薄,无法再为自己曾经梦想的完美体系充实鲜活的血肉,这个体系完全成了一个只是一个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梦想之架。也许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去充电了,为我们梦想的体系之架填充一下必备的实物,除了学习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2 A7 Z0 Z" ~# }& q$ Z0 O
说了这么多,一个词和一种说法得到充分验证,更让我有了一种深深的体会,不妨在这里在说一下。 ' u- h. i( T! V0 r0 d
“欲擒故纵”这个在军事领域的词语在现实工作中依然有它强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在结束理论学习进入实战的工作之时,我们不知道去如何能用上我们的专业知识,如果抱着理论知识不放,我们也许永远都是这个领域之外的一份子,因为我们永远不能深入,只有我们放弃了那种清高,俯下身子去进入这个你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你才能从中取得无法言语的奥妙,这就是所说的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在自己领域的胜利要先放弃自己所学的理论,最后我们才会发觉我们放弃了却得到了。
, H7 q$ Z+ I$ N% P同时也验证了一种说法,大学毕业了忘记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更忘记你大学所学过的一切,因为那些东西对你来说,不能给产生前进的动力,而是你开始职业生涯之路的累赘。只有你忘记所有你才能深入到你进入的领域,直到有一天豁然开朗之时,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有忘记,更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更进一步的走近了它。 " g2 D7 F, X" W8 i) k
这些认识对我在人力资源上工作上有了启发: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能做的是忘记我们所学的一切,忘记的越多越快,我们离我们的成长更近,我们也会走的更远,我们会得到知识变技能的一种跨越。作为公司,我们不要希望我们用了大学生就能立刻产生无限的能量,出现焕然一新的局面,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他一个真正的平台,让他有发挥自己的基层舞台和空间,更好的是配一个好的教练。我们的人才是在如此的不确定的过程之中才能创造出来,大浪淘沙中实现人才的真正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