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 M4 D+ Z& P% V @
在中国的股份制企业中最常见模式是——公司创办之初,几个朋友合伙以感情和义气去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有而模糊。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2 j5 L% E6 d; P b二、盲目崇拜社会关系 ) K. }& i4 l* k6 B! x P
关系推动生产力,因此社会关系的建立和运用是商人必要的能力;但关系不等于生产力,把社会关系当成解决企业发展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忘记了“打铁还须自身硬”的真理,则企业本末倒置,大患迟早降临。 / N% I' n& C" P* K' x- D
三、迷信“空降兵”
) w9 m! j" |) t+ d) H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可不用“空降兵”,不可乱用“空降兵”,不可全用“空降兵”。这方面中国企业的教训已经太多,可永远会有人情不自禁地做错:放弃身边的人才,迷信远方的大师。
4 }, Z; ]/ v2 c6 K9 R四、企业任人唯亲
0 p% r$ G$ b/ |7 e- ^! n! Q- h一个靠人控制人,而不是靠制度控制人的中国式组织。起源于农民打江山的传统,泛滥于信任危机加重的当代商业社会,是中国以情感为纽带的企业走向规范治理的主要瓶颈。
+ V+ D; }- q+ L: N; v# Q1 E6 R) f五、面子问题导致“一言堂” + W# v3 B1 e/ T! V
面子是:我已经这样定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真理是:这个方向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弯路,而且很可能此路不通。爱面子的老板说:***就这么去,谁不执行谁下课,玩也要玩到底。 * q/ x9 I- l+ J9 z( K. ^$ C
六、商业迷信
% j& J6 @& w7 `: p4 q6 @罗盘神签加卦相,诚惶诚恐,测风水测人才;香火缭绕进庙堂,顶礼膜拜,求机运求财富。商海无情,翻云覆雨,谁来保佑? 4 D% e& i1 \% Q
七、知人而不自知 - s0 V& H [. E# p1 G
看人头头是道,看己昏头昏脑。从来没有看清自己在行业中领先的关键因素,一段成功史,满脑糊涂账。也因此,从来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坚持什么,改进什么;如何创新,如何固守。
, Y+ h! {8 z' i/ \9 x4 Q0 [八、习惯性信用缺失
( l5 A4 K- i1 j% |4 [3 H" ?说话不算数、合同不算数、承诺不算数,这几乎是中国商人部落最常见的景观。对内,规则计划变幻无穷,今天立,明天改,后天再改,手下无所适从;对外,合同承诺一张废纸,视情况涂抹、打折甚至撕毁,合作者有去无回。 ! g4 ]. F1 |& |6 b% g8 }
九、土匪式的企业文化 ) h( f8 `3 z7 d6 _/ B
民营企业老板如山寨大王,生于青萍之末,长于江湖之野,走的是匪文化路线:关上山寨大门,老子天下第一;冲出山寨掠财,碰壁拐弯,见缝就钻。图的是人生痛快,少一份使命精神;既没有经济上的长远目标,也没有文化上的成熟主张。 5 h1 z i# F8 K4 m5 h% l5 @
十、企业进行阶级斗争化
$ Y; k* L; t! U. ?5 s0 h2 O! f企业内部可以搞平衡,但不可以搞斗争。“挑起群众斗群众”最后所失去的,是企业的效率和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