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客户的竟岗演讲会,感触颇多。整个会议持续5个多小时,从七点到十二点,虽然时间长了些,竟岗的人多了些(13人竟3个岗位),但整个过程紧张,有趣,很有意思,尤其是问答环节,更是妙趣横生,有些竟岗者回答问题反应非常快,角度也很独特。 , f# x+ r! t* j' e* {8 Q
有几个问题印象比较深:
/ j! z5 `, ]% g5 F( oQ:如果有两个销售团队,一个20%销售人员完成80%业绩,另一个80%销售人员完成80%业绩,你喜欢哪一个?问什么? 6 m! g: [- o* L" {
Q:请你开放性地谈谈对“有多少酒量,就有多大采购量”,“有多少女朋友,就有多少客户”的理解?
7 R& ~6 L; Q0 H; |; X8 QQ:你认为现在的分公司经理中谁做得最好,是你学习的榜样?谁做得不太好(如果你有勇气回答的话)?为什么?
/ c0 H' H' e1 jQ:请用营销的观点解释一些佛教和观音现象。
0 `8 }$ c7 y1 p" s/ x5 ~6 QQ:如果你手下的人越过你向公司高层打小报告,你怎么办?
% U0 Y" O5 d2 L- I8 p- DQ:你认为过去一年中,公司在管理上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你有什么建议? ; `, ?8 w8 j4 m2 Q* ^: w' r
…… 2 N; B0 l, G) `
虽然在演讲技巧和表达上还有一些问题,但暇不掩玉,总体上还是非常好的,让人感觉真是藏龙卧虎,后生可畏。这种形式很好,当然组织很重要,感觉客户在各个环节都安排得很好,包括演讲主题和内容的设定,准备,演讲,提问,打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相对公平的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为公司发现人才。可谓一举多得。不够竞争也很激烈,最热的岗位有八个人参加,真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或慷慨激昂,或以理服人,或沉着冷静,或以情动人。
6 U# Z5 P. I Z. M- \/ @P.S. 坐在底下,想想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有以下三点,共享之(以分公司经理竟聘为例): , n' J* z7 z: N. V3 q/ w
1 主线一定要明确 + ~' O8 m$ H, v7 K8 C0 z
不管事先设定了多少主题,无非要证明一点,你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比如昨天有一个环节是市场行情的分析,大家都长篇大论,很少有人谈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作为分公司经理的岗位,你不是行情分析员,分析行情的目的是决策,这才是最关键的。
1 r: r A ~/ M7 }$ s: F& M2 定位要清晰
/ S9 L. J2 Y% v5 v" k6 v. {* \0 \分公司经理,是新建分公司经理,还是已成立的分公司经理,你最好选一个,会有不同的要求,你的特点是什么?这是其一,其二,分公司经理是一个特殊的岗位,除了管理好分公司外,你如何处理和总公司的关系,而我在他们的经营计划中很少有人讲到后者
, E* t8 m2 ^- N* N3 关心你的“客户”
g) ?( ?) [$ Z* y9 [! c这是习惯问题,我发现虽然很多人都是销售出身,但是在演讲时,根本不管底下人想听什么,不关注“客户”,一通就把稿子念完了,很少有临场应变者。当然这是因为他们以前讲得少的缘故,不能要求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