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授课内容实在太多,分几次上传,大家先别跟贴,等上传完后再讨论吧!
% s$ k$ @9 G6 m6 K . P. M; ?" {; |) X- G0 [
' Y R" J3 y! \$ ]
- v; l0 P3 j! \! A. B
授课提纲:
# u9 l& R: n2 C& J1、员工招聘中的法律操作实务
7 Z: v& m& e. y) C2、企业辞退之运用
! U; ]- \; p" z% K; w3 Y3、员工离职管理
) d1 n! @% H4 L5 M( ^- z4、辞退成本降低之建议
& B8 d4 `0 o8 B$ |1 R
1 c/ a$ j2 R) n; S$ p张立德律师 19:58:46
! o P9 N L& ^大家好 , D) O+ v8 r% @' P, ?
冰城-瞎娃子 19:58:58
5 r0 _$ g7 N: N5 k" n老师好 8 S) [, n4 [ I+ s+ o2 s1 y1 Z
张立德律师 19:59:12 % H$ d& A' J! i
今天有幸和大家在这里一起交流 5 G% F7 t. _# u4 w7 B# U
冰城-瞎娃子19:59:52
. w9 x( X( h) y1 ?《企业招聘与离职管理之法律运用》公益授课现在开始,请老师上课!上课期间要尊重老师的公益付出,不得对老师无礼。但鼓励就课程内容发言。
6 q3 S, T" z1 j- _' P0 @
) {- ?" F# U1 l' P张立德律师 19:59:54
4 A5 M1 I9 l# j+ ]- f1 O% N《企业招聘与离职管理之法律运用》 7 o% U! ?8 p# P6 I/ T& q0 j& ?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HR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 M% Z# |7 \8 k$ J而招聘和离职管理,则是企业HR管理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争议的环节
9 z" N8 d7 U, q今天,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招聘和离职管理的一些法律问题,和大家一起谈谈
6 I6 M; J5 G( I( ^+ R " _$ O* V1 m7 e. A; h& B; X9 G
第一个问题:员工招聘和缔结劳动合同之法律分析 + {# Q4 ~' L- |7 P6 Y( D
张立德律师20:01:39 k( @" }/ B. R! {3 {2 J2 b* }9 U
一、缔结劳动关系时的知情义务
9 [7 _2 i! Y' J* b4 u- E《劳动合同法》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缔结劳动关系或订立劳动合同前的知情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如实向劳动者说明岗位用人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情况;劳动者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如实向用人单位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和学历、就业状况、工作经历、职业技能等证明。
! }2 g! x+ d: ^3 F# X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应当做到的几项工作: * j& I7 N0 o+ X5 h3 c2 m
第一,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如:招聘公告,或书面提交等,从证据角度考虑: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当通过书面告知上述内容,并要求员工签收,企业保留签收件。
9 U$ {" H6 k* O( O5 X3 _第二,缔结劳动关系前,要求和审查劳动者提供的相关材料,包括各类证件、履历证明; ) c1 H! u& k) c
第三,要求劳动者提供和原单位的离职证明或类似能证明其与原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文件。 9 t H1 c. H& {% j! T
" a. U; Q$ M6 k8 _
二、企业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之义务 ( @4 }0 u3 o4 M+ B8 M$ X
1、员工入职时即应签定劳动合同,最长不要超过30日,否则,企业将承担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而且,超过1年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的,则视为双方无固定期限合同成立。
3 @$ p% u# p& ^2 X4 n《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问题:如员工拒绝签署劳动合同的,要求该员工出具书面的意见,如该员工拒绝出具的,注意录音。 ) _7 \4 c: _2 ]3 \8 E6 c
签定劳动合同后,应当向员工交付合同文本
: y! i$ Q. H( }& t2、应届毕业生和退休返聘人员的相关问题 % _# X# A+ x% Y9 E2 v9 R* a
应届毕业生和退休返聘人员因不符合劳动法主体资格,故企业与这些人员之间的用工关系,不适用劳动法解决
m/ i& `% @% h! E( C% ]/ C而应按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 M- U0 O+ K9 F9 }# h( |
3、试用期录用条件的确定
) i* Y+ O4 B; H- U& R用人单位是否有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是判断解除合同是否合法的关键。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用人单位都不能以此为理由辞退员工
; U1 J, J! N& A6 n首先,要对“录用条件”事先进行明确界定、避免主观化色彩、亦不得违法法律的强制行规定
6 d& f& x/ p+ \* i其次,要对“录用条件”事先公示。即让员工知道录用条件是什么
9 k' D' N9 |" y' Z7 A实践中,采取的公示方法主要有这么几种: : x0 F& E6 r8 C/ a7 s/ P' Q* b
(1)通过招聘公告来公示,并采取一定方式予以固定,以便为诉讼保留证据;
# W4 b$ V0 x7 ?: y1 Z( R- u(2)招聘员工时向其书面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 [1 D- [, E. p7 M" ~. F9 \
(3)劳动关系建立以前,通过发送聘用函的方式向员工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其签字确认;
7 i0 m2 c" I) [1 P! M! Z4 `4 i(4)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 (5)规章制度中对录用条件进行详细约定,并将该规章制度在劳动合同签订前进行公示。 * C ~, W7 L1 u, }
再次,要做好平时的试用期考核工作。明确、公示录用条件后,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单位录用条件,还需要做好试用期期间的考核工作。如果没有考核评估结果,单位很难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其录用条件。 % L2 a! P( t6 f
最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单位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也就只有在试用期可用,试用期满后用,单位不得再以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 $ n$ b9 y% q4 c% ^& @5 j" v
三、缔结劳动关系,企业禁止之行为 : O( J: F, ~3 ]! d
(一)禁止要求员工提供担保、禁止扣押劳动者证件;
5 W4 K9 W9 }5 U% n: P O( S《劳动合同法》第9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3 z& V% P V4 i! D5 V; w 第84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 R: O J ~! ~! Y: M
% X m) t6 _. O/ V+ V* q6 y(二)禁止就业歧视 ! ~6 o) r$ D3 [% G0 ?% l
1、禁止性别歧视(《就业促进法》第27条) 8 ^ _4 N( Z/ A' ~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 v0 O' O0 F4 [! z$ f2、禁止民族歧视(《就业促进法》第28条) ) r8 J! a; P6 P- `; h& C1 H( X
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3 B W7 K( j- s& f# s 3、禁止歧视残疾人(《就业促进法》第29条) 8 b, a% _+ W* d+ m3 T! r
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 . d& K; L1 t$ c. Q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 # p' d+ K; v/ b% Z0 V: G) e
4、禁止歧视传染病人(《就业促进法》第30条) : T5 \1 H' ]! g! k; j% V) j0 b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4 F4 L8 e5 O6 P" t- D
5、禁止歧视农村劳动者(《就业促进法》第31条) / o2 N! E- c v9 g! q- T* v3 V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 t6 k3 N) e! l! X W- c6、禁止区域歧视(原则:《就业促进法》第3条)
: x) y; B, M3 u: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 z# K Y! e3 [5 h
7、实施就业歧视的法律措施:
9 n2 V' C7 N8 w7 Q2 h0 W" `违反《就业促进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j4 Q7 @' s+ @( f- W违反《就业促进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i8 }: V8 b3 o6 A1 f4 t$ U!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的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0 c- Z2 ]& o# q. `. k6 c
' p; R' V* _3 o, a# I张立德律师20:06:46 0 R8 z0 H2 y1 E0 ]) ?
- [/ V/ A1 c. p# w! s) Q7 r9 o四、关于职工名册的法律要求
8 D( U0 L/ J& I* k- n3 ?/ ~此外,实施条例对企业不按规定建立名册的行为,明确了企业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r7 o1 J" I$ k; H
& H/ @, e# v X2 M8 H" D% _张立德律师20:08:29
0 k4 Z; ]/ Q6 n4 t6 _8 y2 `以上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在进入第二个内容之前,看看大家对上述内容有什么疑问? - `; u- B& X( I/ \3 `
温暖的雪花 20:09:19
o) }) l( H9 F7 Y" `% A老师,应届毕业生为什么不属于主体资格呢 6 ~/ T! F& B' z- J# Z6 \
温暖的雪花 20:09:50 : _0 Z3 C* _$ m2 N0 Z' u
实习的学生不属于可以理解,但已经毕业了,为什么不属于呢‘ ( Z) v4 w9 I4 E1 a) z: V
张立德律师 20:09:53
9 K% ^5 g# Q0 _我这里的应届毕业生是特指——即还未毕业的学生
& U+ u. Q ]6 D" X1 V+ @温暖的雪花 20:10:15
- _( Y) z1 B% M/ K" y明白 , m0 E& I/ \" K9 e+ N$ P/ Z
张立德律师20:10:21 6 ?4 v% v' p' }5 Z! c; J
比如,10届学生马上就毕业了 / r* y1 f- F0 [) V# g
鱼子悦 20:10:41 3 ~9 R8 @) B! W. V( J- h; W) {
我老板从未跟我签过合同 张立德律师20:10:51 & `2 x0 M+ @) \
在此期间,和企业发生用工关系 $ _7 l+ m9 t, s
张立德律师20:11:01
; X* h* F8 C5 D5 U* s7 u( ]8 p' C没签定合同的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 {8 y; q( k) M0 y; e温暖的雪花 20:11:06 x! w3 I* \ p5 u! e# D& Y/ W- Y# k7 w
还有,员工拒签的录音,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5 \+ w$ M; _6 V/ x- c# e- H8 i
相思福连塔 20:11:20
0 i- c: g* f. I5 Q& y0 z寄快递 ' w; b; w2 Q$ D" C* f, ^, v5 {" T% {
鱼子悦 20:11:24 4 |5 R( X- I( ]4 l. P7 i
以前的也补发吗 * t6 x* @: E I4 `
张立德律师 20:11:33 ( v* z( j% C; e
实施条例对此种情况有新的规定,但这不是今天所要讲的内容了
9 U" w+ `5 D( g. i- J1 q+ C张立德律师20:12:28
9 j: n: O4 L1 E* F$ _, O4 c08年前入职的,在08年1月31日后,企业仍没签定劳动合同的,自1月31日起可以主张双倍工资 " D6 o2 K& Z: f' Y
张立德律师20:12:54 $ C7 t. [/ u4 I0 [% t
08年后入职的,企业没签定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第31日起,可以主张双倍工资
# p8 c: r; s) P8 x& A& ^1 s张立德律师 20:13:41 + z$ F# p' t5 ?5 f
大家还有无别的问题呢?
6 _) y6 C8 Q/ A7 A! v* ?冰城-瞎娃子 20:14:13
$ H* a+ g2 b9 e7 `请有问题的抓紧问 6 [, U- M; D3 ~0 s+ z7 l* w0 s$ Y
6 N+ x9 b4 q! e张立德律师20:14:52
' X0 p" p. D3 e( y9 a*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