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9-13
- 注册时间
- 2002-11-11
- 威望
- 0
- 金钱
- 12141
- 贡献
- 20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23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585
- 主题
- 564
- 精华
- 2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11-11
- 最后登录
- 2007-9-13
- 积分
- 12343
- 精华
- 2
- 主题
- 564
- 帖子
- 2585
|
四、3. EVA计算的报表项目调整
如前所述,由于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对公司真实情况的反映存在部分失真,在计算经济附加值时需要对其些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实践中选择调整项目时遵循的原则是:
3 T$ ?3 P5 F: P+ K' m4 @# j——重要性原则,即拟调整的项目涉及金额应该较大,如果不调整会严重扭曲公司的真实情况。
5 [3 e$ M4 d! g; d: q8 f——可影响性原则,即经理层能够影响被调整项目。$ g9 t& r; g9 B
——可获得性原则,即进行调整所需的有关数据可以获得。
, B" x. B' t( \5 h& R" f. E——易理解性原则,即非财务人员能够理解。( l6 s: E/ l: `$ X$ G4 B" W: j% E# d
——现金收支原则,即尽量反映公司现全收支的实际情况,避免管理人员通过会计方法的选取操纵利润。 U- ]) _1 }; e! s; T' v" v
# i* l9 g" W1 V
1)、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0 u1 r* _% h$ b: [
——在股东和管理层看来,研究发展费用是公司的一项长期投资,有利于公司在未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业绩,因此和其他有形资产投资一样应该列入公司的资产项目5 G( E8 N) x% p5 m2 U
——同样,市场开拓费用,如大型广告费用会对公司未来的市场份额产生深远影响,从 性质上讲也应该属于长期性资产。而长期性资产项目应该根据该核资产的受益年限分期摊销。
$ J7 _1 m; g. ?$ ]——但是,根据稳健性原则规定,公司必须在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发生的当年列做期间费用一次性予以核销。
2 m. t9 A" n! l; l \; y——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否认了两种费用对企业未来成长所起的关键作用,而把它与一般的期间费用等同起来。 U3 m8 [+ W5 h, U) _
——这种处理方法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可能会诱使管理层减少对这两项费用的投入,这在效益不好的年份和管理人员即将退休的前几年尤为明显。0 h% A! b/ d7 u) ^& `) f
——这是因为将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一次性计入费用当年核销,会成少公司的短期利润,减少这两项费用则会使短期盈利情况得到改观,从而使管理人员的业绩上升, 收入提高。美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当管理人员临近退休之际,研究发展费用的增长幅度确实有所降低。
' F }8 b @: m- G2 M- Y. }——计算经济附加值时所作的调整就是将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资本化。即将当期发生的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加入到资产中,同时根据复式记帐法的原则,资本总额也增加相同数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在几年之中进行摊销,摊销值列入当期费用抵减利润。推销期一般在3、4年至7,8年之间,根据公司的性质和投入的预期效果而定。# R" A6 }4 K* ?
——据统计,美国公司研究发展费用的平均有效时间为5年。经过调整,公司投入的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不是在当期核销,而是分期摊销,从而不会对经理层的短期业绩产生负面影响,鼓励经理层进行研究发展和市场开拓,为企业长期发展增强后劲。- Z: W1 M& r( a, g3 Q3 \
$ s! Y8 A' `$ b* g' z2)、商誉# L. K2 }1 v5 ?+ v
——当公司收购另一公司并采用购买法(Purchasing Method)进行会计核算时,购买价格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总额的部分就形成商誉。
. b ^# `* j6 O8 Y% M2 f% O——根据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在一定的期间内摊销。这种处理方法的缺陷在于:
# Y0 Z/ V! X! y! H•其一,商誉之所以产生,主要是与被收购公司的产品品牌、声誉、市场地位等有关,这些都是近似永久性的无形资产,不宜分期摊销;
y1 X4 \9 [& C3 o5 e•其二,商誉摊销作为期间费用会抵减当期的利润,影响经营者的短期业绩,这种情况在收购高科技公司时尤为明显,因为这类公司的市场价值一般远高于净资产。但实际上经营者并没有出现经营失误,利润的降低只是由于会计处理的问题而造成的。其结果就会驱使管理者在评估购并项目时首先考虑购并后对会计净利润的影响,而不是首先考虑此购并行为是否会创造高于资本成本的收益,为股东创造价值。" B2 L5 ^/ l5 @; ^. \5 i8 y' |8 d
) ], `0 k/ o1 G: l) C1 T
——计算经济附加值时的调整方法是不对商誉进行摊销。5 l. ]* W* h* Z P
•具体而言,由子财务报表中已经对商誉进行摊销,在调整时就将以往的累计摊销金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同时把本期摊销额加回到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中。+ O4 i& |4 q A _- K' k, Z
•这样利润就不受商誉摊销的影响,鼓励经理层进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兼并活动。* p( x2 Z9 r) ^1 h) Y' @
2 r L$ a6 c0 n1 O( N; {% }: w! Q3)、递延税项
! c3 m) \: Q6 O$ H# x4 s——当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由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额而影响的所得税金额要作为递延税项单独核算。) C, k- k4 x' V9 u* w# ]( l
——递延税项的最大来源是折旧。如许多公司在计算会计利润时采用直线折旧时,而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则采用加速折旧法,从而导致折旧费用的确认出现时间性差异。正常情况下,其结果是应纳税所得小于会计报表体现的所得,形成递延税项负债,公司的纳税义务向后推延,这对公司是明显有利的。# ?; d4 r s, @9 b
——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对递延税项的调整是将递延税项的贷方余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如果是借方余额则从资本总额中扣除。6 a: K9 T1 c/ t8 i
——同时,当期递延税项的变化加回到税后净营业利润中。也就是说,如果本年递延税项贷方余额增加,就将增加值加到本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中,反之则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减去。
/ T& b; ?% U- j ^ A) V9 D7 x1 f. \0 a
4)、各种准备
. l3 ~& T* Q+ h; e——各种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款跌价准备奋,长、短期投资的跌价或减值准备等。3 F6 h' d: ^5 l! R( J7 m) }' z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司要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预先提取准备金,准备金余额抵减对应的资产项目,余额的变化计入当期费冲减利润。
/ c0 f# E9 R# z! ^7 ]1 u——其目的也是出于稳健性原则,使公司的不良资产得以适时披露,以避免公众过高估计公司利润而进行不当投资。作为对投资者披露的信息,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 k9 ~- Q) N0 L/ C/ L/ y8 w——但对于公司的管理者而言,这些准备金并不是公司当期资产的实际减少,准备金余额的变化也不是当期费用的现金支出。4 R' l5 n3 C3 D( U* \/ r( o
——提取准备金的做法一方面低估了公司实际投入经营的资本总额,另一方面低估了公司的现金利润,因此不利于反映公司的真实现金盈利能力;同时,公司管理人员还有可能利用这些准备金账户操纵账面利润。
$ H: ?) C( S! a# G- X7 J8 r——因此,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应将准备金账户的余额加入资本总额之中,同时将准备金余额的当期变化加入税后净营业利润。7 N+ ^: f; Q: s- u. M, K9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