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2-1
- 注册时间
- 2003-11-27
- 威望
- 0
- 金钱
- 1267
- 贡献
- 6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27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9
- 主题
- 3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11-27
- 最后登录
- 2008-12-1
- 积分
- 1273
- 精华
- 0
- 主题
- 35
- 帖子
- 59
|
妹妹,明天写“并蒂莲”,资料如下:
并头 即头莲,亦称并蒂莲,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藕花”注三:“花头瓣化,并分离成两 个头,而似一梗上生两朵花然”。《群芳谱》:“并头莲,晋泰和间生于玄圃,谓之‘嘉莲’,今所在有之,最易生,能伤别种,宜独种。”《宋书·荷 瑞志》载:“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七月乙酉,建康名页檐湖二莲一蒂。”
并蒂莲 即头莲。因形似一枝荷 梗上并头生两朵莲花,故名并蒂。人们用来比喻恩爱夫妻或友好姐妹。王勃《采莲曲》:“牵花怜并蒂,折藕爱连丝。”以并蒂莲和藕丝 不断,比喻男女爱情的亲密缠绵和恩爱夫妻的形影不离。宋代 邵雍《并蒂莲》诗:“汉室婵娟双姊妹,天台缥缈两神仙,当时尽有风流过,谪问人间作瑞莲。”借用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二仙之事,将并蒂莲比作一双姊妹。
合欢 即合欢莲,也说是并蒂莲。人们用以比作恩爱夫妻或姊妹。唐韦庄《合欢莲花》:“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香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
同心莲 即并头莲,又称同心芙蓉。南朝乐府歌《子夜四时歌 ·夏歌》:“青荷盖绿水,芙蓉发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同心莲。”梁朱超《咏同心芙蓉》:“未及清池上,红渠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两花香。”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灼灼荷 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唐徐彦伯《咏同心莲》:“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瑞莲 即并头莲,并蒂莲。唐代以此花为祥瑞之兆,百官上表祝贺,故称“瑞莲”。如崔融《为百官贺千叶瑞莲表》,称:“非常之贶,旷古未闻。特殊之珍,历代一见。”唐代权德舆《中书门下贺神龙寺渠中瑞莲表》称颂并蒂莲开是皇上“仁圣感通,宏被生植。”明代申时行《瑞莲赋》称:“望舒生于汉圃,合欢产于唐池。……熙时之上瑞,馨德之贞符。”宋代赵以夫《双瑞莲》诗:“千机云锦重,看并蒂新房,骈头芳蕊,清标艳态,两两翠霞袂,似是商量心事。” 嘉莲 视为嘉祥征兆之莲花。即并蒂莲、品字莲等稀有品种。《梁书·武帝本纪》:“天监十年(公元511年)元月乙酉,嘉莲一茎三花乐游苑。”唐张仲泰《贺西内嘉莲表》,称颂并头莲,谙:“明圣有作,天人合应,既彰 化本,必降祥符。”明申时行《瑞莲赋并序》:“大孝潜孚,灵贶昭若,乃有嘉莲献异,重台发祥,万乘临观,六宫燕喜。”也有认为只是偶然出现的一个莲花品种不足为瑞的,如唐姚合《咏南池嘉莲》:“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工化出碧 泉。浓淡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明代胡侍更直接地指出不足为瑞。他在《真珠船·双头莲》诗序中说:“双头莲,即合欢莲,一名嘉莲,一名同心莲,自是一种,不足为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