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0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开躯壳的蜗牛——评小说《油漆的房子》

[复制链接]

31

主题

4

听众

3764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7-5
最后登录
2008-6-18
积分
3764
精华
0
主题
31
帖子
2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6 16:4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油漆的房子》约翰·格里森姆著 张达球译 译林出版社2003年初版 定价16.8元)         “那么你为什么不付给我作律师费呐?”   马克从口袋里抽出一张一美元的钞票交给了她。“这是我身上所有的钱。”   ……她把钱放在茶几上。“好,现在我就是你的律师,你是当事人。我们来说说这件事情的经过吧。”      熟悉格里森姆的国内读者都知道,上面这段话来自他在1995年前出版的一部通俗小说《终极证人》,这位用一美元寻求律师保护的马克是一个十一岁的小男孩,他因看到了一个不该看的秘密而陷入危险境地。接下去如何?每个初次读到这里的读者,差不多都想尽快知道。   的确,优秀的通俗小说,有时就像神话般离奇,但却那样地扣人心弦,格里森姆的“律师冒险”小说当然也是如此。那么,格里森姆的严肃小说又会给人怎样的感觉?      去年,看到格里森姆在2001年出版了一部与律师没有丝毫关系的《油漆的房子》的消息后,就一直期待着;上个月,终于在书店买到了它。      《油漆的房子》真的是一部严肃小说。      看完第一段,我就不再怀疑了。小说里,也有一个曾被秘密吓坏的小男孩,不过,他看到的秘密更多,年纪也更小。   卢克只有九岁。可与十一岁的马克比起来,他就像十三岁,甚至更大。为什么?因为,卢克生长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农场,而不是城市。农村的空间虽狭窄,但是,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不会逃过他的眼,他的心。      《油漆的房子》竟然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      以前,总觉得除福克纳、斯坦贝克、托马斯•沃尔夫等人,别的美国作家无法把农村题材的小说写得那样尽美,就算那些专写“拓荒者”的西部作品,我也仅能从中读到迟钝和粉饰性的文字而已。可是,格里森姆的这部小说,读来简直就像斯坦贝克的作品,虽然里面几乎没有任何优美的、能烘托场景的描写段落。   其实,小说仍以通俗小说中常见的短句为主,干净、利落;悬念的安排也是通俗小说式的,紧凑、高潮不断。从这两个角度看,它与格里森姆以前的通俗小说似乎没什么不同。但是,小说的视角更广了,节奏放慢了。如果说,格里森姆以前的作品属于慢摇滚,或者乡村摇滚,这部小说就是一首长笛曲,不,应该说像Bonfiglio吹奏的一首舒缓却不失张力的口琴曲。      故事发生在1952年9月。卢克的爷爷是一位老农民,准备与妻子一起在农场生活到最后。但是,卢克及其父母却想早日脱离乡村,走向城市。   10月,卢克一家有80亩的棉花需要采摘,这就需要全家人及从山里、墨西哥来的雇工共同完成。很快,卢克的爷爷雇到了一家山里人,一伙能干的墨西哥人。以后,所有的矛盾和冲突便一点点地在他们之间展开并扩散了。   从棒球赛到暴风雨,从传教士的无聊布道到全镇瞩目的私生子,从仇杀到私情,从朝鲜战争到小镇的喧嚣,从新奇的电视机到穷苦的佃户,从对土地的眷恋到对城市的渴望,从人们的堕落到心中的希望……这一切,卢克都听到、看到并感觉到了。      有的秘密,卢克与家人一起分担;有的秘密,他却永远埋在心里,准备留给明天。最后,当这一年的希望彻底被洪水毁灭时,卢克与父母准备离开农场,把那所还差一点就要漆完的老屋和再也摘不净的棉田永远留在记忆中,就像三个奋力从躯壳中挣脱出的蜗牛,带着挣不断的爱,带着希望,也带着痛苦,向城市爬去:      我们上了公路,一路飞速朝北驶去。四周仍然只有湿漉漉的棉田。   我回过头看了看妈妈。她头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慢慢地,她的嘴角边挂上了满意的笑容。      到这里,小说结束了。合上书时,我仍留在格里森姆笔下的1952年;风雨与烈日,仍留在我的心中。      这是一部成功的严肃小说。我希望,格里森姆能走得更远。   这是一部诗一般的小说,虽然书里根本没有描写什么田园风光,但幽香、苦涩的泥土气息却贯穿在小说的始终。   这是一部传统格局与通俗手段结合较好的小说。展示,而不是暴露;发展,但结局并不重要;叙述并感受,情节也不重要。      这样的小说,究竟会迎来多少读者?不管怎样,我都愿意走近这座似乎再也漆不完的房子,因为它比《汉尼拔》走得更远,更稳。      最后,有一点必须要说:译文很精彩,译者序却不。从序言中看,译者不但对小说所知不多,而且……剩下的话,已不必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