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学管理之 组织的隐性杀手—内耗 最近,新版的《三国》可以说是闹的沸沸腾腾。看的人很多,而看的角度也很多。我也跟着大家一起看了起来,今天将看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下。《三国》里面很多人物都是很经典的,但是我要说的不是曹操、不是刘备、不是孙权、更不是袁绍,我要说的是袁绍手下的几个军师。 在《三国》中,袁绍开始的时候有三个军师,分别是许攸、田丰和郭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官渡之战》中,当袁绍决定起兵讨伐曹操的时候,田丰因为谏言太多已经被关,就剩下许攸和郭维了。袁绍与曹操进行喝茶谈论,其实曹操使用的是缓兵计策,尽量的拖延时间,而让自己的其他兵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从袁绍的后背进行包抄。此时许攸其实已经看出问题点了,建议袁绍的三个公子马上起兵开始攻打曹操,但是此时郭维的看法是先不要动,并举例说曹操与袁绍谈判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实袁绍正占上风呢,因为此次意见的不统一使袁绍错过攻打曹操的大好机会,为袁绍的大败奠定了基础。 当袁绍大败后回到营地的时候,许攸就带兵晚上查看曹操的营地,并发现了曹操的弱点,粮草不足了,并准备飞报袁绍,而与此同时,郭维则正在给袁绍说,许攸自己建立了一些粮草,并且说许攸以前是曹操的老乡,这使袁绍对许攸有很大的不满。而此时郭维又举例说在讨伐之前,田丰就多次的告诉袁绍攻打曹操的一些注意事项,因为袁绍没有听取而导致袁绍出现了失败,并建议释放田丰并委以重任,而此时许攸的看法是此人不能久留,袁绍在许攸和郭维的左右中最后选择了将田丰杀害。 最恐怖的是田丰知道自己肯定是死定了,在自杀之前给袁绍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肯定是许攸在袁绍的面前说自己有问题而导致袁绍要杀他,并且暴露说许攸和曹操是老乡,并且在一段时间中和曹操进行信息的传递,有反叛之心,最可怕的是此信是由郭维当着许攸和袁绍的面念出来的。在袁绍大败的时候给念此信使袁绍对许攸失去了任何的信任,最后许攸选择离开了袁绍并投奔了曹操,在后来的战役中因为许攸提供的信息使袁绍大败。 从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许攸、田丰和郭维其实在进行窝里斗,并且为了自己能够被信任,不屑牺牲大局的斗争。而这些,我们现在把他们叫做“内耗”,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经常看见的现象,往往很多时候同一级别的人为了使领导相信自己,不屑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笔者总结了下,企业里面的“内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0 l- J9 _& d4 J& N3 R, `, B; X" F
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很多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很多喜欢内耗的人往往使用的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二、& G; {1 o C7 S; i
相互猜疑,互相拆台 内耗者使用的是看见一件事情没有在自己的手上完成就开始互相拆台; 三、
4 W) O* ?- y, g, @# o2 i人人相轻 内耗者使用的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策略。 四、' P$ S/ W+ p# m% J
疑心大,不诚信 内耗者使用的是散布谣言,使办理事情的人遭受打击,并损害他人的信誉等; 五、
/ G- V! |& I- d$ I6 s2 N蔑视制度,并打制度的檫边球 内耗者使用的是,研究制度问题,并在制度没有规定死的地方来做文章; 六、
I2 l/ D& ?5 ~* z4 R敏感度太高 内耗者使用的是,看见某一项事情将要发生的时候,就敏感的认为此事情一旦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七、: C% z! n( B8 F; a
推卸责任等等。 内耗者使用的是,看见某一项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不是帮忙,而是告诉别人此时又那些问题,需要小心,并在提供建议的时候说明白此时不关我的事情,我就适当的帮你看看,出了问题我不承担任何的问题哦。 以上是“内耗”者常见的现象,那么如何来治理组织的“内耗”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从时间上控制内耗进程
0 D, Y" S( U$ o5 v b& R6 P& ?0 D& x/ x( G3 p* g6 d1 S
忙起来就没有时间说三道四,压力下工作任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每天事情忙不过来,您可以看看国外的IT公司员工上班时紧张的状况,时常忙得连上洗手间都在小跑,他们没有时间去搞内耗。
6 q* Z# j. c, O c8 x0 J 2、从范围上限制内耗的扩散
: |2 T) Y& A% u
4 [. B+ f+ D4 S8 [" K% n( g既然在时间上可以限制,当然在空间上也可以隔离。限制他领导的部门的权利扩展,限制他的活动范围,这也是防止内耗的隔离办法。+ E* A6 V5 b* e3 @6 |
3、从利益机制上让内耗者失望& M/ f, m+ S- J! d1 Z7 Z2 c
9 C% ^2 z! T) b# r. ~0 P喜欢内耗的人一定有自己的利益期望值,如果他插手别人的事情没有利益,如果他搬弄是非的结果是适得其反,他自己就不得不偃旗息鼓。# g! E p9 n' ]) w/ V2 r& G
$ p3 L7 y1 f+ Z% Y3 ~
从总体上讲,以上的办法都是有效的方法,也是传统的办法,但人们使用了这些办法后,效果不佳,老办法治表不治本,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 Z' o3 {' {5 \5 S4 L: M1 W, I4持之以恒是解决内耗的惯性力量3 K9 E2 M3 m% a# m' F% J* `
T! d7 @8 V- v* L, b. S不要以为一次性地制定很多制度就可以根除内耗土壤。今天解决了问题,明天情况发生变化,如果您不能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就又有人出来“钻空子”,怕吃亏而争先恐后的内耗心理因素每时每刻都有可能被引燃,因此,要意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经常调查研究,修补相关政策的漏洞,要听取那些自认为吃亏了的人的意见,分析他们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同时再听听反对方的意见,这样您就找到了时时刻刻、长久遏止内耗的办法。 5、合理的分工从岗位设计上解决内耗 将对某一项事情有特殊能力的人放在相对应的岗位上去,这样减少其咨询和寻求帮助的环节,这样可以比较好的控制和解决内耗问题。 6、领导在布置工作的时候充分的考虑问题点 0 e7 k. W0 o! d) |5 `, @' L
很多领导在布置一项工作的时候会事先考虑跟自己时间较长的人,因为他比较信任,但是其实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并没有充分的考虑执行者是否是此方面的能手,然后后面来一句,某某全力的协助此时,就这个“协办”就出问题了,协办的人其实才是真正能做此时的,而主办的人就起一个组织能力,此时如果主办者不能具备本好的沟通技巧的话,协办的就开始出问题了,这样内耗也就出现了。
1 Z8 c9 C: G2 |1 F7、领导发现有内耗现象及时沟通并处理。# d% r) w" b" V$ H6 I( m: @, b
很多领导看见了内耗也不说,并美其名曰的说是要看看到底谁能表现出更高的能力,但是请领导记住,这些内耗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是要牺牲企业的利益的,同时也会牺牲部门的信誉度的,更会给企业带来很不好的习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