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5-11-14
- 注册时间
- 2002-9-11
- 威望
- 0
- 金钱
- 10051
- 贡献
- 13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018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231
- 主题
- 406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9-11
- 最后登录
- 2005-11-14
- 积分
- 10183
- 精华
- 0
- 主题
- 406
- 帖子
- 2231
|
1 l2 ]0 ]$ r: U" s' N$ m前两年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山区采访时,路遇几个在当地“三线企业”工作的国企职工,说到所在企业职工的心态,使人感触良多。/ k* q9 }2 @' V* d( {2 a
# } h s. E: }, _7 N( A% v
这是一个20世纪70年代为“备战”建设在深山沟里的“副部级”大企业,现在却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职工有的远走高飞,到沿海地区谋职;有的靠给周围的小企业打工度日,甚至5元一天割麦子的苦活也干;还有的什么工作也找不到,或不去找,就靠企业“每天只能买几个馍”的少得不能再少的津贴度日。据说,这部分职工并非是老弱病残者,往往是原来表现不错的模范职工或中下层管理人员。他们拿不到工资,却天天去上班,在原来的工作场所一呆就是一天,许多人甚至还坚持开“班前会”、“班后会”。会上说什么呢?无非凑在一起回味昔日国营企业职工的光荣:当年建立“三线企业”时,国企职工最低一个月工资也有四五十元,还有公费医疗和各种福利,而当地农民一天的工分值不了0.1元,就不提企业领导的行政级别是与“省级领导平起平坐”,就是普通职工走在街上,周围那羡慕的目光不亚于今天看见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的感觉,何况还有“吃皇粮”的政治上的优越感。为了保留住这一份心理上的慰藉,他们不愿去给私企打工,也没有想到去自己创业,日复一日,远离了脱贫致富的机会。 我遇到的这几个职工,显然也是“模范职工”。当时,他们的汽车在秦岭的盘山路上抛锚了,荒山野岭中,连电话都没有,有的同伴回厂叫人,他们在这里看守着汽车,已经快一天了,只有用随身带来的干馍充饥。就这样,一边和我说话,一边还在抽空擦车。那份对企业的感情溢于言表,不问自明。很长时间,我都为那一幕情景所感动,困难中的国企居然有如此忠心的职工,诚然可敬,然而以时代的眼光看,又该对这些职工的行动做何评价呢?我心中不觉升起一丝感叹。
4 k& p& v; o6 C! D% C' r$ q( y& ^8 j
; t; D2 _# u2 H: @3 e后来,一个流行的词汇高度概括了这种现象,叫“国企情结”。 所谓“情结”,最早见于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书,大意是男孩子容易依恋母亲,女孩子容易依恋父亲,这种感情在成年后仍然会保留在潜意识中,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表现出来,在有的人身上,可能会表现出某种依赖型人格,缺少独立性,就像一个人成年后仍然要依赖家人,依赖朋友,像长不大的孩子,适应不了社会生活。所谓“国企情结”,就是指某些国企职工把企业当家长,在国企已不能为其提供工作机会与生活保障时,仍在感情上依恋,行为为上依赖,以至不能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所需要的竞争、独立的心理素质,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对“国企情结”的认识,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和现在某些经营得很好的国营企业中,要求职工敬业,忠于职守,以企业为家,可能都无可非议。然而,面对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大量国企职工面临着再就业的人生选择,如果再抱着“国企情结”不放,幻想有人会像母亲喂养婴儿一样把自己管到底,恐怕就要大失所望了,不但耽误自己的前程,也会给社会造成负担。因此,科学地剖析“国企情结”的心理误区,实在是一剂帮助困难企业职工脱贫的良药。 解开“国企情结”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一大二公”的思想由来已久,许多人的思想深处,以为在国企工作政治地位高自己有主人翁的感觉,即便囊中羞涩,也有一种“受命不迁”的“苦恋”。对此,则需要全社会都能动员起来,彻底消除极左时代的思想余毒,给在各种所有制企业工作中的员工以平等的社会地位,使职工的从业心理日趋健康、科学。 7 u) m- d% t7 o
+ q+ p! ]7 `1 P& U7 Q% { E) L% Z. }5 }
6 ]: J7 v2 {, f!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