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5-11-14
- 注册时间
- 2002-9-11
- 威望
- 0
- 金钱
- 10051
- 贡献
- 13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018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231
- 主题
- 406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9-11
- 最后登录
- 2005-11-14
- 积分
- 10183
- 精华
- 0
- 主题
- 406
- 帖子
- 2231
|
从传统文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看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条件
I2 p2 w- D3 I8 T
, `6 ~- o5 P+ c1 }9 d
1 n: s+ W7 d _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镇企业的勃兴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改革成果。15年来, 乡镇企业经济一直以每年几十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截止到1993年底,全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达到31776﹒92亿元,总营业收入达到28835﹒31亿元, 企业个数达到2452﹒93万个,职工人数达到12345﹒31万。在乡镇企业发达的沿海省份,据说经济增长超过了当年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时的发展速度。
7 Z$ o0 U8 v" B2 V对中国这一经济奇迹的产生,国内外研究者已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也不乏有人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探索这一奇迹的秘密。但总的来看,从文化角度研究乡镇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料有限,需要研究者以构建新学科的勇气去观察,去概括。1 {# t) j5 t" g4 i8 S
* z1 ~+ ?: i4 l* L: I
一
# m; l3 E7 W# n8 m% s
4 O. ?$ h4 p/ h4 }在诸多的文化层面中,我之所以要分析传统文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如下认识:/ O, x# i7 q& [% z4 [, e* I
其一,上层文化影响﹑弱化。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个时代,上层文化影响明显地弱化﹑ 淡化了;而新时代的上层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尚需要一定的时间,处于社会 上层文化影响的弱化是很明显的。( M! {: G5 G, a
其二,外来文化影响不深。尽管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流入明显增加,但主要是浅层的文化居多,如服饰﹑娱乐活动等,真正属于深层次的各种外来"思潮"﹑"主义",并未明显地影响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
3 V9 C! G! Y' z0 z/ [其三,不论怎样评价当代农村的主流文化,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农村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在上升。
# N9 u8 ^2 i7 p' O6 ]5 n# j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农村改革是从实行联产承包的家庭生产责任制开始的,家庭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上升,使中国千百年来以家庭(家族)为社会单元的农业的社会所造就出的传统文化,有了氤氲升华的社会条件(环境)。9 d( [- A* b# F; Y" u! }$ |9 u/ r. e
E. g. i6 P, R, {. I
二
) I7 l$ e' O5 |- G0 o( P
3 t4 |8 r! G- R* T Y) V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不能脱离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大课题。因为在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或曰以农村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大大超越过半数,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程度,有些地区,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已近乎到了"一统天下"的局面,乡镇企业带来的农村工业化,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说在这巨变中传统文化会得到某种升华,请看几例分析:
. ^$ {8 `& u1 z' w8 D--"共富观"。 许多成功的乡镇企业家,在追 当年创办乡镇企业的动机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带领乡亲们致富","带领穷哥儿们找饭吃"。追求共同富裕,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天经地义的社会理想, 具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和道德感召力。凭着这种信念 # g, v0 e8 s# T% u" Y% p% X& A, j! }, \
& h' g! m* v3 A0 w7 \- l# _: t1 b许多农民在创业初期顶住了政策还不那么放开时的政治压力,坚持把企业办下去;许多职工在企业遇到经营困难,发不出工资时,自带口粮去上班,也不肯离开企业,因为企业寄托着他们共同致富的希望。: u9 ]6 `5 ~8 n1 G5 P
从文化学的角度讲,对于理想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组织部份。古希腊先哲的《理想国》中充满了对政治平等的渴望,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至今仍表现在拉丁语系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中国古代的《礼记 - 礼运 - 大同篇》中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则更多地体现了华夏先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这种向往,至今仍是炎黄子孙潜移默化中共同的价值取向。
- L$ n0 z. D! J+ D
1 t8 U% `. I8 ]: K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共富观",与党和政府多年来作为上层文化灌输的共产主义理想相结合,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赁借这种作用,许多单纯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角度上看是绝对办不到的事,乡镇企业以其能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弥补了资源不足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凭借这种作用,许多国家在工业化初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时出现的种种野蛮残酷的社会丑恶现象,在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却得以避免或降低到很小的程度。从这种角度看,传统文化中的"共富?quot;,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剂",又是社会安定的"减震剂"。5 Z( v% J5 l. q" [, l
$ G5 r3 }) J E
需要指出的是,产生于小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社会的这种"共富观",其"共富圈",当然是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极大局限的。即便在许多大型乡镇企业中,这种"共富圈"也脱离不了"本乡本土"这样有限的社区范围内。这种"社区共富"的观念,即表现在社区内产权关系、分配关系上,也表现在社区之内经济交往中的种种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上。: ~# I, l0 K/ d' [3 O
4 H; A2 U0 X& Q3 S
当然,不论"共富圈"是大是小,追求"共富"总是一种积极的文化观念,比起若干地区尚存的"共贫观",即群体性的安于贫困、不思进取,以及比起少数崇尚"独富观",即追求个人致富,不顾及他人,"共富观"便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
! ]5 o' o& E4 o: Q4 G3 t& B" Y; U$ z1 c2 b' b6 S
――"家族化"。许多文化学研究者认为,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开成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我们不难从现实中感受这种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存在。某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屡屡被群众反映有"家长式"领导、"家族化"派系的存在,纠其源无非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消极反映。说来,"家族化"并非是一个定义严格的词汇,但其内涵对多数人而言是极明确的,它概括了这一类社会文化现象。
! }& u' ^- ?" q8 B( D# y, w6 }4 `' b9 K8 n
乡镇企业的管理文化中,毫无疑问是存在着"家族化"倾向的,相当多的乡镇企业家自己也不掩饰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恐怕不是去争论"家族化"之有无,而是科学分析这种文化产生、发展、演化的趁向。
$ A3 @/ s' M/ c3 z在乡镇企业中,"家族化"一般有如下表现:' h: K4 k, e/ S, r. B C% K
9 h7 w3 E0 z! |2 D$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