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6-7
- 注册时间
- 2003-6-13
- 威望
- 0
- 金钱
- 4
- 贡献
- 22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2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44
- 主题
- 96
- 精华
- 0
- 好友
-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6-13
- 最后登录
- 2016-6-7
- 积分
- 227
- 精华
- 0
- 主题
- 96
- 帖子
- 644
|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中国有多少农民失去土地?
近来频频关注三农问题的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披露,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
而民间一些学者的估计远远超过这个保守的数字。专家估计,伴随着“圈地运动”的继续扩张,2030年这一数字有可能达到1.1亿人,专家保守估计,这其中将有8000万人既失地又失业,成为流民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造成的恶果,被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吞咽。这些失去生存根本的农民,如何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保障?
他们能怎么办?他们该怎么办?
打官司?弱势的农民,能折腾得过政府公权和财雄势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上访?在信访的洪流中,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谁理他们都是个事。
生死两茫茫的失地农民,除了沦为乞丐和暴徒之外,还能有什么途径,保障他们作为人最基本的生存权?
中国又多少农民失去土地?
上世纪80年代、1992年前后和2003年前后,中国兴起了三波轰轰烈烈的圈地浪潮,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开发区、工业园,侵蚀了面积惊人的耕地。而房地产业高居中国各大行业腐败之首,许多项目,并未产生其应有的效应,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使银行业处于崩溃边缘,中央被迫动用财政给银行输血。
而最触目惊心的恶果,就是使大批农民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土地。
党的喉舌《人民日报》2月3日披露,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
官方保守的估计尚且有如此惊人的数字,更惶论民间和一些学者的估计。
浙江师范大学王景新教授在冀、鲁、鄂、桂、浙、滇等11省134个县作了抽样调查,分到土地人口占总人口的84.5%。据此推算,全国至少有13.7%的农民无地。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1年,依法审批的征用土地数,加上违法占地约为4074~4420万亩,按人均0.8亩计算,失地农民数在5093~5525万。如果加上因农村超生等原因没有分到田地的“黑户口”劳动力,则可能逾6000万人。
一般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这就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群体”将从目前约3500万人剧增至2030年的1.1亿人。专家保守估计,这其中将有5000万以上的农民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而从动态来看,这一数字最高可达8000万人
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什么?
世代以农为本的农民,在苛捐杂税的盘剥下,尚能维持基本的吃饭,而一旦失去“命根子”一样的土地,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人民日报》披露,圈地运动中,对农民的土地补偿标准普遍偏低,难以维持长远生计。一些西部地区的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为1.8万元/人(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仅相当于2002年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按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生活;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相对于土地预期收益而言,郊区农民的年纯收入一般在4000元以上,按土地承包期30年计算,其预期收益约为12万元,扣除已承包年份,也在10万元左右。如果将1.8万元全额直接代农民进入社保,按失地农民平均年龄50岁、预期寿命72.6岁测算,每月只能领到60多元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当地近郊现行最低生活保障费180元和城市中档养老金500元的水平
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成为彻底的流民。城市的拆迁改造史,就是一部城市居民的辛酸史、血泪史,而农村的圈地运动,相比城市,则更为残酷血腥。
据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党国英介绍,最近10年中国“扫黄”屡扫不绝、性产业严重过剩,都是因为大量的农村失业人口过剩的供给。媒体上经常报道农民自杀或杀人、抢劫的案件,大多都是因为生活没有基本保障。这些,都与失地农民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危机密切相关
保护农民权益的制度缺位
失去土地而又得不到较高补偿的农民,被迫向城市流动寻求生存,但往往又因为劳动技能、文化水平和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无法找到赖以糊口的工作。回家,家园不再;进城,又找不到哪怕是清洁工这样的工作。他们面临的,是最基本的吃饱肚子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却又因为种种制度的不合理,而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众所周知,在城乡二元化结构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针对城市居民的,广大农民(包括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就是空白。农民的生老病死,都指靠着脚下的土地。中国的农民,素有“勤苦耐劳”之称,他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还要缴纳各种各样的税费。种地,作为一种既养活自己又养活工商学政等各界人士的劳动,与工人制造产品不同,享受不到任何的劳动保障措施和医疗保障措施,病死没人管,饿死没人负责,干不动了,也没有一分的退休金。普天下享受最不公平待遇的劳动者,无疑就是中国的农民。
社会劳动保障制度,无法保证他们在失去土地之后的生存,无米之炊的社会救助制度,根本无法为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提供充足的食物。失去土地,又找不到工作,政府发的钱又不够生活长久,这数量庞大的“流民”群体,拿什么养活父母老婆孩子,还有自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曾指出,中国的农民百分之九十的医药费需自己支付,相当于城镇居民的百分之六十,但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导致相当多农民有病却无力就医。农村和合作医疗制度,在人民公社解体之后,就濒临崩溃。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都没有医疗保障,更何况失业失地的农民,没钱,生病了,就只能等死
农民合法抗争的渠道缺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70%。处于统治的需要,农民自古以来就是一盘散沙,严重缺乏组织性。在改革开放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也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