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0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才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复制链接]

97

主题

4

听众

29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12-10
最后登录
2008-1-25
积分
2968
精华
0
主题
97
帖子
2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6-7 08:3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今天,人才正成为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国与国的竞争正日益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事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以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安全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Q/ b6 b& o9 z! l / @8 k/ m0 a% |3 r. } K 人才战略 . Y+ @& a5 _& [3 E美国兴盛的根本所在3 Y3 \) e, ]& x$ f- p 5 z. p. A6 B5 G0 E0 f 建国只有200多年的美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从其历史可以看出,美国的成功有多种因素,但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是美国兴盛的根本所在。源源不断的外来高素质移民和国内教育培养的大量创新型人才,不仅创造了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并且塑造了一种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保持平衡的政治体制,和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型的经济模式。5 f0 E! v; c1 v8 X6 I* v9 U+ [ ( b9 [: s) L# P0 j) }7 y. _" ?5 G3 } 除了大量吸引外国移民外,美国一贯重视教育,着力培养本国人才。建国之初,美国领导人就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通过教育培养“美国公民”观念,使外来移民“美国化”,并在教育中倡导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立学校体系,大部分州制定了有关义务教育的法规。可以说,美国早就开始着力通过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成为美国早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美国工业技术革命能够快速发展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美国《新闻周刊》发表题为《没有哪项任务比这更重要》的文章指出:“在2000年以后的年代,我希望整个民族竭尽所能,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世界一流的教育。随着美国步入新的世纪,没有那项任务比这更重要。”; G# \- w8 `8 u7 F - a- [3 c+ [ l 人才争夺 . F A2 O3 @2 Q没有硝烟的战场: Y, A% d! [5 Y' P9 d ; d4 s" Q2 D& a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才流动成为一种最大的资本流动,世界各国几乎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人才争夺正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谁能在这个战场上取得胜利,谁就正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居于领跑地位。 7 s$ p( i ~4 c1 D# h0 ` U- @7 j0 c9 a0 t! o P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人才争夺的战场上,美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说,在人才安全方面,美国在与全世界较量。% M! E* Q- M3 v1 ]! Q* ? $ h3 _' a0 P3 Z' P8 G( Y$ f2 B 美国之所以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国高级人才的向往之地,除了具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这一因素外,还在于美国政府实行的一系列政策给优秀人才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宽松的科研环境,这三个因素既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也是保证科学研究能不断获取新成就的关键因素。为了补充国内高层次人才的不足,美国还通过发放高科技签证、设立多种奖励基金等等方法来吸引人才和鼓励科研发明。 . w G$ J. L. Q4 Q6 r; c/ C3 _" @/ w* S6 Y6 V: `! q6 q' v 需要强调的是,不仅仅是美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人才安全战略,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为了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人才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的重要国家战略。其中,首要策略就是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资,着力培养本土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其次就是制定相应的政策,防止本国优秀人才的流失,并尽量吸引外国人才。早在上世纪70年代,欧共体就意识到必须制定和采取紧急措施以制止“智囊外流”。近年来,日本、英国都放宽了向引进信息技术等人才发放绿卡的限制;从2000年开始,法国计划五年内给两万信息技术人才发放入境的签证;就是对移民一向保守的德国也于2000年开始实施“绿卡工程”,专门开设了网络征才热线。一轮新的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6 ?" r, S: q9 ]9 J3 i4 a- ] / y2 ?* K; p( U7 E3 ~" D7 p+ |人才安全1 F( b7 `& x, y5 e( t, V) c2 R, F 中国现状不容乐观3 i5 O/ f# W' g7 F- ^6 W8 ] # `8 c( c V% @" G9 a T3 j9 L 人才安全是国之大计。未来20年,中国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关键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看,教育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培养工作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总体而言,我国在人才安全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F" r! ~/ m. \7 o4 t 8 F% h" S5 {* ?# g 一是人才短缺严重,结构配置失衡。有资料显示,我国每万名劳动者中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仅11人,而发达国家这一数字接近或超过100人。在2000年国际科技竞争力排行榜上,我国“企业获得合格工程师的难易程度”的指标排名在47个国家中倒数第一。而由于人才培养和配置方面的不合理,造成了大量高学历的人才大多留在大城市,不少人学非所用。因此,在我国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存在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人才浪费的现象。0 m9 j! k/ M0 v r, B+ ` 9 [, J& F/ v" p4 \9 C 二是教育投资过低,投资结构不合理。在最新的统计资料中,1998至1999年,中国的教育经费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相比之下,土耳其的教育经费是其GDP的2.9%、印度是3.2%、俄罗斯是3.5%,菲律宾是4.2%,美国则是5%。更为严重的是,这有限的教育资源使用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 c% U+ @! A7 `0 V2 O& b2 V! P ' l/ F6 X# ~$ |; O 三是人才外流严重。我国的人才流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国留学学成不归;二是流到外资或合资企业。2001年,美国移民局发放了20万个用于招聘科技人员的签证,中国人就占10%。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近60万人,学成回国的只有15万人。有关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2/3留学生归国工作,1/3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和沟通信息,回归率与滞留率保持21是较合理和有利的。而我国却呈现13的倒比现象,这个数字值得深思。另外,在华外资企业凭借高薪,直接“面对面”地吸引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国内企业大量人才外流。许多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实际上成了外资企业争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桥头堡。人才流失、特别是关键人才流失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这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 ! y/ ]0 j1 u1 l& i- R$ b* a0 Z; o2 C7 h% t- r+ j9 y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面对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尽快制定并实施系统的人才战略,以人为本,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的胜利。这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问题。全面推出人才强国战略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也已召开。这一切举措都说明,走人才强国之路,已经成为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6 i. J) [. S4 U

29

主题

4

听众

6078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8
最后登录
2010-7-16
积分
6078
精华
0
主题
29
帖子
1043
沙发
发表于 2004-6-9 14:01:00 |只看该作者

竞争大

竞争大的国家发展的也就越快,这也是中国现在要追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