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11-1
- 注册时间
- 2003-4-16
- 威望
- 86
- 金钱
- 2279
- 贡献
- 1157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522
- 日志
- 27
- 记录
- 1
- 帖子
- 202
- 主题
- 45
- 精华
- 0
- 好友
- 18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4-16
- 最后登录
- 2021-11-1
- 积分
- 3522
- 精华
- 0
- 主题
- 45
- 帖子
- 202
|
沙发
发表于 2004-7-22 14:1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接上
四、制定制度的一般程序2 Z8 V4 h- H, Y, z; _; G
企业运营,不过是一群人做一件事情。既然是做事情,就要讲究方法,就要有个先后次序,一般把这个叫做流程。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的运转其实就是企业运营的表现形式。制度建设应该围绕着企业流程的运转来设计与进行。市场上热销的一些所谓的企业管理制度汇总书籍,意图把制度建设搞成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其想法幼稚可笑,若有人奉若神明,则必然累己害人。+ G$ v0 E+ a2 G; n# j8 M3 ?
制定制度,首先要分析流程。流程好比是一条鱼骨的主干,长度多少、形状如何、控制点在哪等,都要摸清吃透;然后进行纵向分类,即按事务先后次序进行的分类,确定相关的作业性质和对完成这类作业所需要的资源情况;接着再作横向分类,即责任分工,又叫职能体系的分类;这样横切竖切,并非为了割裂彼此的关联和维系,而是为制定制度体系划好经纬。
1 C# e% ]3 c7 v" K5 z对流程的横向和纵向分割,使每一个“块”为体系分类文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同时,对体系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对流程之间的纵向联系,也将对形成的制度文件提出了彼此关联的要求,在以各职能体系构建管理文件的同时,仍关注流程的连续性要求,使企业流程与制度体系重叠在一起,重叠的程度越高,则制度体系发挥的有效性就越高。' q+ c$ m6 Z# B L" Y2 n2 ]$ M
作文件的人不仅应是流程分析的高手,同时也应是对企业总流程运作时各职能体系运做方式非常了解的专家,注重纵横的区别与联系,方能写出好的制度。) {( g1 X7 t* \. k
) @ `- J0 B/ A% t! r' r# T3 Q五、制度体系文件的一般层次
1 _( O* ~0 W' W( c. `1.手册
# F2 z" Z9 ? m+ b这是个老生常谈的东西,相信每个企业里都有。但是,这里对“手册”的理解,应该是一个搭建文件体系的“框架”,和“储物箱”,还是那种分类清楚,随手可取的“储物箱”。任何体系文件,只要与受控对象范围有关的,都可以加入手册,统一管理。这样,“手册”就好象一本工具书,纵然不是万能,也能达到“语录”的效果。
! r& U2 e7 ]9 @6 G; a! w2.流程与程序
8 k6 h2 R/ Y- q% Q大流程里有小流程,说明流程的文件就是“程序”。“程序”规定一件事情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去完成,但也仅此而已,其余的内容则记入其他的文件。一般程序后面都附有流程图,让阅读文件的人比较直观和准确地了解文件的内容。
. H& E1 K/ R* K" b9 n* H/ y# Q程序简单、流程更简单,一切罗罗嗦嗦的解释都可能多余。& z3 J6 U2 H8 q
3.规定
$ p9 a& H R1 \' Q7 W4 d“规定”是制度体系比较核心的部分,规定为一些特定的事情限定范围和制订标准,他不象程序和流程,只是告诉员工这件事情应该这样做,而是告诉在某个环境下,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了不能做的会有什么后果等等。
3 K$ i2 u8 \/ R7 v2 N! s- x: i流程和程序可以按着ABCD的先后次序描述,但规定似乎不太好拟定格式和先后次序,其实,规定应该同样写的有层次感,让人有一目了然的感觉,规定内容的分类可以“先原则、后具体”,要紧的是所有纳入规定的文字应尽量少地体现说明的意图,规定的“标准”特性应相当浓郁。
# R7 ^7 Q/ N9 Z4.规范
3 m5 E$ ?6 R) G% `/ W6 p6 Z“规范”是员工在处于某种工作状态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标准。与人相关的设备、设施、仪表、器械等,形成的管理文件都是规范,因为这些东西无一不是由人所操作和掌控的。规范文件中,“应”或“不”的文字出现频率出现将非常高,规范要求员工屏弃一切主观想法,100%依据规范要求去操作机器或完成工作。
' V1 Q- W5 Z( X" i8 y5.指南% J& ^3 ~1 `; ]$ `
“指南”作为上述文件的补充文件,专门给文件受控对象范围内的员工提供指引和使其加深对文件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执行文件要求。一些程序的要求是从制定者的角度出发制定而成,“指南”则要从接受者和服从者的角度进行诠释。0 q0 h$ J* Z1 r. L! f9 Q
6 G; U8 ?2 M* K! R六、文件的一般层次
' G, V) @; D8 C1 C- t3 r程序和规定从执行的角度来说,应具备下列要素:' N5 }5 M6 ?! y S
1.目的——表明制定此项文件的依据和必要性;
' d, g4 I; n+ B& E- t2.适用范围——表明需要遵守和执行的范围、受控员工群体;
- T, R5 x2 ?8 b/ D* a7 [3.职责——表明执行此项程序或规定,各相关方必须履行的职责要求。职责最好精确到每一个关联岗位,关联方如较多,则以部门为陈述单位,但应保持对应(即:不能岗位和部门混杂陈述);, ?2 B) H8 N8 p" C5 _7 H- |8 V
4.定义——在制度描述中,对不常用或专业程度较高的词语,可以以常规的方式,也可以从制度的角度来给予解释;3 y1 P n: N* @" q! G
5.关联文件——为了表明作为制度体系中的一支,该文件中涉及的所有相关文件都应作为关联文件罗列出来;0 C" F9 Z, o$ p4 `
6.内容——即:文件核心内容,如为程序,则按流程先后次序进行陈述;如为规定,则应寻找内在联系,按规律进行陈述;
, r, g: {6 @ F! _7.记录——表明为了完成文件中的若干要求,需要形成的作业表格的形成要求,如:保管年限、管理部门等; ?, l& F# W- N+ v4 o5 [
8.附录——作业表格的样本。
1 `; _* r4 \. Z+ H- b% Y规范和指南作为程序和规定的补充和附属文件,执行和受控范围是默认的,因此不需要象程序和规定那样描述详细,规范和指南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就可以了。0 E$ I8 H7 h, }5 a h' a: b+ ~; K, P
1.导入部分——说明本文件因哪一文件要求设立,用于何处,何时生效等;
0 V" y. Z& \! P6 N3 H5 h2.核心内容——文件的主要陈述内容。
) `, y0 T! d, V0 R# d+ n2 g0 \. c- V" }2 ?
七、怎样管理制度?" [+ J# s* C+ A0 D* d2 W, k
管理制度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你的制度是操作性强和有效性高的文件,不是颠三倒四、胡言乱语;不是“老太婆的裹脚布”——臭而且长。否则可能除了制订制度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以外,其他的人都不知其所以然了。
# z$ N! c4 T' j. [# T管理制度也很简单,有几个小小的原则:
$ p! y( k: x6 l' C2 S# `1.查阅方便。方便管理者在执行时,可以引经据典,游刃有余。不象现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找个文件翻倒手酸;% A" l, ^$ L0 w4 R$ m
2.现场张贴。这是一些制造企业里流行的手段,有种“大鸣大放”的意味,对低层次的员工效果不错。另外,一些文件,如行为规范、操作规范、办事指南等文件,张贴在必要的位置上,作用可能会大得多。
9 }5 }! f2 I7 c3.培训加考核。“双因素理论”的产物,强化、强化,再强化。这里有个窍门,一般的培训注重解释,注重循循善诱,但是效率低,用于工作岗位上的显性效果也比较差。培训不妨把重点转移到对条款的死记硬背的要求上和对违纪罚则的强调上面,估计除了尽到培训告戒的责任之外,效果会好一截。( b8 u, m6 p( }0 P# l3 L
4.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如何,应有一个或多个专、兼职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经常敲敲打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s$ p1 \) @5 b7 U- y5 v
5.定期评审。前面说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制度的适应性是不同的,应该进行定期的对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的评审工作,确保制度体系符合企业发展趋势和要求。
! a/ t. o3 H' _9 O" R: T
7 |$ j$ L1 p" {0 S制度因企业的存在而存在,因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只要确定了企业的战略,一切围绕实现企业战略的活动都应该是适当和必要的,在这一点上,制度建设也不例外。抱怨企业环境不适合制度建设,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想,于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战略目标,没有一点益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