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18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构念的测量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听众

5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1-12-1
积分
59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22:03: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beidous 于 2011-12-11 00:06 编辑 - j- J& _2 w, @% `
/ e, [( a- {8 K5 B: g. J
各位好,关于构念测量的几个问题求教:
2 Q) T) D, G: t8 f* ?/ n$ }(一)一个多个构念的几个维度属于罗老师提出的"合并模型",而其中每个维度属于反映型构念,如果跳过构念的几个维度直接用反映型指标(效果指标)测量这个构念(以附图中的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为例),那么:
: ]# K& u7 C# ^4 T. a" U(1)这个测量的信度如何衡量;从理论上讲不能用一致性系数衡量.
% ^: x- i; U5 n! m+ y(2)这种情况是否可以直接用sem验证性因子分析衡量测量的效度?
7 D+ a" Y  }- a( \, A' t(3)图中所绘测量模型是否合适?1 X" u- c3 b& X5 e# v7 {
(二)一个变量如"显性知识转移"只能从不同类型显性知识的转移来设计测量项目,也就是说每个题项 只能反映某一种显性知识的转移,那么这个变量是否能用构成性指标(由不同类型显性知识转移)测量?; u' o: f6 a$ t, [9 G
按照我的理解,这种情况下“显性知识转移”严格来说不是一个潜变量,那类似这种变量该如何测量?请各位不吝赐教。7 N- a- K- A%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1 21:47:34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如下,請Kenny與大家指教:
/ t  T; \$ h! x; M. @(1)如果直接用reflective indicator測量多維構念,此時構念變成一個單維構念(理論上是多維,但測量時變成單維),可以使用一致性係數評估信度。) h, p' g; s- }- d' W5 X5 k
(2)可用SEM驗證效度,我想您應該是想使用聚斂效度與區別效度。但嚴謹的效度是MTMM,需納入其他構念。- S3 t; ?" U6 d' F- s
(3)是否合適要看您設計這個構念時所使用的理論。1 ^* n6 E) a! t4 G
(4)如您所說,「顯性知識轉移」還是一個潛在構念,但是「每個題項只能反映某一種顯性知識的轉移,那麼這個變量是否能用構成性指標測量」,基本上這句話有矛盾,題項既然已是「反映」表示構念是因題項是果,應該用反應性指標測量;如果題項是因構念是果,才使用構成性指標。以上需搭配您設計構念時的理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听众

5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1-12-1
积分
59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5
板凳
发表于 2011-12-11 23:03:30 |只看该作者
jkliang 发表于 2011-12-11 21:47 ; ?8 k  r( C) f: r5 D" N" y
我的理解如下,請Kenny與大家指教:7 u8 b7 e% R( p0 p
(1)如果直接用reflective indicator測量多維構念,此時構念變成一個單 ...

/ j" E7 ]2 \: f: |* w感谢jkliang的指导, (2)(3)已经解决,(1)和(4)仍有不明,望jkliang和其他同学继续赐教:
' f  x1 X' g5 k( `0 F(1)如果多维构念属于潜因子型多维构念(LMC), 那么如您所言"用一致性係數評估信度";但如果多维构念属于合并型多维构念(AMC), 我的理解是 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不一定高,此时用一致性系数衡量信度 是不是不合适了?( P) f/ e& ~/ J1 q  j$ I; `
(4)我现在怀疑“显性知识转移”是不是一个潜在构念,认为如果每个指标代表某一类显性知识中的转移,那么「顯性知識轉移」不过是几个指标的汇总,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 M/ b$ T/ I- V先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地板
发表于 2011-12-13 11:06:22 |只看该作者
Dear beidous
0 D1 S: W. C; v2 k3 y(1)因為您已經想用reflective indicator直接測量這個構念,於校估時為什麼不能使用一致性係數呢?(雖然再定義上它是合併多維構念,但是Kenny書中也提到可以用reflective indicator直接測量)7 u4 G! Z+ v8 G
(4)如果構念是不可直接觀察,應該就可以稱為潛在構念,但是我知道有人認為formative model不能稱之為測量,不過我的信念是前者,所以「顯性知識轉移」應該還是潛在構念;另外構念與指標間的因果關係指的是原因與效果,不是前因與後果,舉例說「社經地位」,就是一個教育程度高、收入高、職位高所「構成」的「高社經地位」效果,不是因為教育程度高、收入高、職位高而造成「高社經地位」的後果,此點也可再閱讀Kenny書中所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5
发表于 2011-12-13 11:34:10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你们还是把 「测量-维度」的关系,和 「维度-構念」的关系 搞混了。  g+ F+ I) Q6 T2 p2 u2 n2 |/ m7 k
6 l8 @) ?4 V/ d, |) D
测量是把看不见的维度,变成看得见的东西来研究。因为维度看不见 (潜在的),测量看得见 (指标、项目等),我们就有信度、效度的问题了。也就是用这个 "看得见" 的测量,来代表"看得见" 的维度是否合理。
+ y$ b' K. b. J: b% l* @. w6 b: I1 s+ [  Z$ }
维度是潜变量(看不见的), 多维構念也是潜变量(看不见的)。这里就没有从可见的东西来代表看不见的东西的问题了。我们根本没有测量的模型,何来信度、效度呢?自然,你也可以打个比方,问一问维度之间是否一致(类似信度),和维度是否可以代表構念(类似效度)的问题。但是,我们所学的所有信度、效度的东西在这了就不一定适用了。比如维度与構念之间的关系有一类叫「轮廓模型」(profile model),这在测量与维度之间的关系中根本不存在。所以,如果要讲信度、效度(的对应比方 analogy),就要一套新的东西,不可以一味想过去的观念。( d8 |9 j( ^0 x6 H3 J$ a
1 u( Q, g. p8 n$ p0 [0 [
好,我现在直接解答你的问题。因为你的维度与構念的关系不是因子关系,所以 alpha coefficient,载荷等概念。但是,你的测量模型却是明明确确的因子模型。因此,谈测量的时候,你可以计算 alpha 系数,可以用所有你学过的信度、效度的概念。但是,到了维度与構念的关系时,内部一致性已经没有意思了。如果你希望知道这个多维構念的效度的话,你还是可以用 content validity, construct validity, criterion validity 等观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

听众

3056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0-11-28
最后登录
2022-1-10
积分
3056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288
6
发表于 2011-12-15 10:03:08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谢谢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