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3-20
- 注册时间
- 2011-7-26
- 威望
- 0
- 金钱
- 59
- 贡献
- 44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0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
- 主题
- 6
- 精华
- 0
- 好友
- 0
  
- 注册时间
- 2011-7-26
- 最后登录
- 2013-3-20
- 积分
- 103
- 精华
- 0
- 主题
- 6
- 帖子
- 13
|
在讲到研究的突破(创新)的时候,我们经常强调需要借鉴新的理论或视角以实现,我导师也跟我这么讲,我自己也这么认同。例如行为经济学的出现相对于原先正统的经济学理论是一个挑战、创新。# v7 Z4 U+ w; b* s' Z) q
但是有一点就是想不明白了:这个视角讲得通,可以验证;另外一个视角也讲得通,也可以验证显著,那真理到底在哪里?简单讲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该听谁的呢,谁能解释的variance多就采用谁的观点吗?
$ p3 T. o) e& j, o7 t& n
2 G. H, B" N6 U- x# q: u 以我自己近期研究的一个老topic:job satisfaction-job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为例,下图是Judge(2001)总结的一个可能存在的关系图,这图中包括了多种可能存在的关系,例如satisfaction直接影响performance,或者performance直接影响satisfaction,或者它们的关系受到如此多的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关系的影响。当看到这个图的时候,感觉是更加明白二者关系的呢?还是更加晕呢?我觉得我自己看到如此复杂的一个图时更加晕了。. }1 L% U2 W9 f) p1 G; k1 Z; V
7 @. H- B# n, s/ a+ G
' k/ b% `4 p" W" b3 N/ Y; d2 X 所以我自己有点愚见:学者们是不是在围绕两个variables的关系时急于为这二者关系成立寻找理论依据,结果弄出了这么多可能的关系?
, M- s, S v5 Y N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或者有无论文支持我的观点啊。$ _: ]$ _, v! j& f+ ~4 G
# w. S4 c& D- w* T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